首页 / 正文

卷二奸情类 韩大巡判白纸状

作者: 余象斗

    永安县民曾节,娶甘氏为妻。一日,岳母腹痛,来赶甘氏去看。甫过三日,曾节家是母寿旦,又寄信叫甘氏回。岳母乃命子甘尚送姊归,将近曾家,只隔五里路矣。母又腹痛,令人半路赶甘尚速回。姊曰:“我去家已近,路亦颇记得,你可回去看母,须要小心伏侍也。”甘尚别姊而归。甘氏正行间,适遇两和尚来问曰:“娘子何往?”答曰:“我欲回曾家。”和尚见孤身妇人,遂起心绐之曰:“我亦将往曾家化缘,须从庄边大路去。”甘氏记路未真,遂依他指引。行不上三四里,见有一寺,甘氏曰:“我前来未曾有寺,敢莫行错路乎?”二和尚曰:“路未错也,从此去更近。此寺娘子未到乎?其中多有景致,可去一看,以暂歇步何如?”甘氏不肯入,二和尚强扯入去。进入僧房,二人各奸一次,仍放出寺门曰:“你须从前来路右边去,方是你家。”甘氏便骂曰:“二贼秃这可恶,我去报丈夫定把你来凌迟也。”二和尚闻言,恐怕真报来惹祸,遂曰:“一不做,二不休,不如扯回寺中,莫放他去。”二人复来扯入,每夜轮奸。过了一月,妇人染病。二和尚商议曰:“寺中有人来往,留他防护甚难,终为后患,不如缢死之。”其夜将来缢死,埋于后园梨树中,人并不知。后曾节见妻未回,自往外家去接。岳母曰:“昨已令小儿送回了。”曾节曰:“并未见回。”岳母曰:“快问我小儿。”甘尚曰:“我昨送姊到半路,因母腹痛,复令人赶回。姊道归路已近,他自晓得。分明归了,缘何说未见?莫非姊夫打死,埋没了,故来赖我家乎?”二郎舅辩了一番,不得明白,曾节赴县告曰:
    “状告为严究妻命事:节娶甘氏,结发为妻。因岳母病,节妻归宁,已经四日。狠舅甘尚送归,半路径自回家。妻身至今并无下落,非伊谋害,人在何处?乞严究根因,有无送归,是否谋害。生断还聚,死则收骸,庶命不冤,王法不乱。切告。”
    甘尚去诉曰:
    “状告为矫命赖饰事:尚姊甘氏,嫁恶曾节。琴瑟不和,累致反目。前归看母,随即送回。因何触怒,节私打死,沉匿身尸,反赖未归,希图掩饰。大路步回,众目共睹,安得诬陷未归谋害?乞究死根因,寻尸下落。死得雪冤,民不遭陷。泣诉。”
    时曹县令吊来审,尚执送姊近屋,身乃自回,姊在曾家身死;节执妻并未归,必尚谋害。两下都受刑宪,坚执不认。只作疑狱,并收拘囚。半年后,韩邦域为大巡,曾节又去告诉。韩院问曰:“汝舅既云亲送到半路,其中亦别有岐路否?”曾节曰:“左畔乃大官路,约三里可到高仰寺。”韩院曰:“寺中亦有甚人?”曾节曰:“有二三个和尚。我亦曾去问之,彼道并未见妇人经过。”韩院心疑,必妇人行错路,此寺中有弊。乃故意不准曾节之状。密嘱门子唐华曰:“曾节妻在路中失落,必高仰寺和尚所奸拐。我明日故革你出去,你可往此寺披剃为侍者,根究出此妇人,再重用你。”次日,韩院故寻小事,将唐华责十板,革出衙门不用。唐华忿怒,直往高仰寺去,情愿披剃出家。寺主僧真聪信之,收为徒弟。那唐华原是门子,人物标致,又伶俐豁达,小心醇谨,真聪爱之无极。寝则同床,出则同伴,一心偏向,把前侍者都丢了。唐华乖巧,又与真(以下原缺两个半叶)事过数日,韩院离了永安,众官都送到高仰寺。韩院入寺游玩,县官见坐良久,即命排酒来。韩院放怀与巡、守二道畅饮。将晚,案前有一人蓬鬓污垢,持状跪告。韩院命接上,在灯下高声读曰:
    “告状妇甘氏,状告为强奸杀命事:氏往母家看病,弟甘尚送回,半路先归。冤遭凶僧真聪、真慧错指路程,哄至高仰寺,强扯入奸,轮夜氵㸒污。经月染病,夜行缢死,埋尸后园枯梨树下。冤魂郁结,惨屈弥天。幸遇明台,照临山刹,不昧灵魂,负屈投光。诛僧惩氵㸒,幽冥感戴。故父甘鼎,代书抱告。”
    韩院怒曰:“高仰寺即此寺也,众僧有此氵㸒恶乎?”即递与高分守看之。高道接看,乃是一张白纸,心下疑异,转递与武分巡看。武道接过,并不见一字,目视高道曰:“何故一张白纸?”高、武二道并起身禀曰:“适大巡接读此状,何故学生二人共看,只是白纸,并无一字?”韩院赔笑曰:“是何言与钦!岂二位老先生近视乎?再由本院读与二位听之。”韩院接过,忽大惊曰:“果是白纸也,何其异哉!何其异哉!”当时吓得二道面面相觑。又各手下,在寺中上府送下府,接者何止二百余人。各各惊异,共说是鬼告状。原来是韩院自做一状在心,故令人将白纸来告,接去宣读,以服众人、吓寺僧,见得是鬼告伸冤,以瞒住唐华来报之迹也。韩院问曰:“持状之人何在?”手下见其人已脱身去了,故神其事曰:“才接状去,其人已化阵风去了。”众越加疑怪。韩院曰:“只其状我亦记得。”高,武二道曰:“适闻尊读,我都记得。”韩院曰:“可便拘众僧入后园梨树下,同去勘验何如?”手下各荷锄拥入,见梨树甚多,难以别认,惟见唐华在一梨树边站。韩院即指此树曰:“可在此掘之,若果有冤自当得尸。”众掘下三四尺,便见草蔫,裹一妇人,尸全未朽烂,其颈尚有索痕。众皆叹服韩爷是生城隍。乃将寺僧尽锁来问,真聪、真慧顿首服罪。韩院将加罪二侍者曰:“你缘何不救护,又不告发?”旧侍者曰:“我年幼阻他不得,又告他不得,乞饶我命。”唐华曰:“他谋死人在先,我出家在后,全不知其事,何以告得?”二道曰:“此两侍者说亦有理,大巡还宜赦之。”韩院判曰:
    “审得僧真聪、真慧,凶同罗刹,狠类夜义。孤妇迷途,不指西方觉路;单行近寺,扯入古刹丛林。欲海扬波,沉溺娇容,如啜枝头甘露;爱河起浪,恋迷美色,若吸蜜里波罗。两僧共一窠,菩萨心兮不忍;一女敌双秃,金刚骨也何堪。受病不是花残,切症还因两恨。汝放下经来不保命,番将索去促余生。草蔫裹尸,逝魂逐秋风寂寞;梨园埋骨,玉容随夜雨凄凉。冤鬼含愁,灵魂怒怨。半张白字,述尽原原本本之由;满纸暗词,写出凄凄切切之恨。始信种恶有报,谁云举首无神。二凶之罪既明,三尺之刑随断。”
    韩院已断诛二僧,永安县放出曾、甘二人,事始得白。后唐华复蓄发,同韩院过京,人始有疑是唐华所报者。
    按:此判之奇,全在使唐华为侍者一节。盖探出真情,虽不伪告白纸状,亦自足成狱矣。然初行此甚瞒得人过,亦巧矣哉!

猜你喜欢
  第52回 施巧计徐立遭擒 万恶贼惧刑实诉·牛瑞泉
  第十七回 胡涂虫受赃枉断 陈铁面执法雪冤·西泠野樵
  第九回挈相思月舠偷泛·
  第十六回 日丽纱窗喁喁小语 风生绮席炎炎大言·钟心青
  自序·
  第十回 梦金砖富翁得子 赐银瓶孽女归娼·丁耀亢
  二十·
  拙书生:拙书生礼斗登高第·天花藏主人
  第十四回 三拷下探陈叛势 两军前吐露真情·
  第 三 回 洒银公子求欢娱 丽容拒绝起祸端·
  第十回 雅观楼初请画观音 陈一娘复归旧夫婿·檀园主人
  第七回 各得其所·张恨水
  第六回 刘小姐唱和有意诗 张美玉招引无头祸·崔象川
  第三十回 赏灯月开宴品群花 试容装上台呈艳曲·陈森
  第二十八回 闻信息番帅吃惊 逞勇力先锋被获·吴毓恕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