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章十二月

作者: 徐枕亚

 余以教授余闲,设夜帐于崔氏,其家本偿余以极厚之修脯,贫为人师,余亦不辞。投馆以来,梨影爱怜备至,敬礼有加。

  盘中首蓿,不奉先生。隔户闻声,时关痛痒。为师得此,可谓殊遇。愧无时雨春风之化,徒有素餐尸位之讥。
  今岁将就残,考视鹏郎学业,不无进益,私心窃慰,谓可不负贤主人殷殷相待之意也。乃梨影厚余,复于常例之外,私赠余以手制寒衣一袭,铜制烟袋一具,以答余训读之勤。余不能却,则亦觍然受之。而赋二律以谢焉。
  年年压线太漂沦,旧泪青衫半化尘。
  夺锦才华穷早岁,赠绨情义到佳人。
  荒村雨雪苦寒月,独客关河瘦病身。
  狐貉自轻恩自重,一经着体暖如春。
  (寒衣)
  敲火熏烟几度吞,多情伴我破黄昏。
  偶然吐气有新意,信否餐霞是宿根。
  冷暖也随浮世态,吹嘘合感美人恩。
  精铜百炼才成就,但愿心坚似此存。
  (烟袋)
  昨宵风雨甚厉,鹏郎课罢归寝。余独就灯下,阅《长生殿》传奇一卷,倦而就睡。而窗外风弛雨骤,声声到枕。辗转久之,睡魔不至。朦胧间闻乎声甚谂,揭帐视之,则一垂髫婢立余床前,含笑语余曰:“君欲见意中人乎?盍从我去?”余应而起。
  婢导余自后户出。一片草场,已易为琼楼玉宇;瑶草琪花,非复人间所有。余不觉流连叹玩。既而回顾,则向来之垂髫婢已不见,忽见对面画楼中,一丽人掀帘露半面,见余笑招以手。
  余即循径登楼,楼中陈设甚丽,他无一人。丽人款接殊殷,谓余曰:“君意中人尚未至,在此少待可也。”既而絮聒不休。
  心甚厌苦,乘间下楼遁。
  既出,境物已非,一望平原,荒旷无际,闻后有追逋声甚急,因尽力狂奔,而两足疲软,举一步如千钧,窘甚。忽遥望见数十武外有一独行之女郎,审其状似梨影,觉足力顿健,刹那顷已追及,视之果为梨影。问曰:“君何为至此?”余具述所遭。梨影曰:“吾亦从彼处来,今与君脱离虎口矣。”
  余视梨影,衣履不整,状甚狼狈。见旁有一石,甚洁白,大可容数人,因相与据之而憩。
  坐甫定,忽觉身摇摇若无所主,惊视则所坐者非石,乃在一叶舟中。四围大海茫茫,风浪大作,舟已将次就沉。梨影战栗无人色,余极口呼救,亦无应者。恍惚间觉有一篙在手,因立船头徐撑之,思得傍岸,一失足堕入海中。
  惊号而醒,汗透重衾。起视残灯,奄奄就灭。风雨敲窗,繁喧未彻。回思梦境,历历在目。
  此梦也,胡为乎来哉!大海同沉,夫岂佳朕?由是知两人之结局,盖有难言者。惊魂摇曳,不复能眠。晨起以梦中所历,录示梨影,并赋两绝记之。
  分明噩梦是同沉,骇浪惊涛万丈深。
  竟不回头冤不醒,何年何地得相寻。
  一念能坚事不难,情奢肯遣旧盟寒。
  可怜万劫茫茫里,沧海干时泪不干。
  今夕得梨影和诗,并录之。
  凄风苦雨夜沉沉,魂魄追随入海深。
  不料一沉人不醒,翻身还向梦中寻。
  金石心坚会合难,残宵我累客生寒。
  重重魔障重重劫,泪到干时血不干。
  明夕复成两绝,以呈梨影。叹情缘之变幻,证梦境之离奇,余心至此,真惊定而惧,惧极而绝矣。
  痴人说梦梦无端,梦到痴时说亦难。
  我是痴人说痴梦,一篇写出当真看。
  挑灯为和两诗来,累汝劳神我不该。
  苦海同沉原是命,敢求残梦续阳台。
  自经前日一番龃龉,两情愈陷入极苦极深之境。盖决绝既有所不能,而已成之事实,又复一误再误,欲悔无从。
  初时梨影尚有一线之生机,今则生机尽绝,所余者,死趣而已。图报有心,回天无力。明知此事将来必演成极恶之果,即此愁病之光阴,诗歌之酬唱,亦正不可久恃。而一种深怜痛爱之私,乃在此死心塌地之时,益觉如醉如痴,不能自遣,到底终成绝望。则眼前同受之苦恼,使能有法以缩减之,斯为最幸。人祝长生,我求速死矣。断梦依依,犹怵心目。一回苦感,又成八绝。余之诗心未尽,即梨影之泪债未完,忍痛挥毫,无能已已。今世无聊,苦作耽吟之客;来生有幸,勿为识字之人。
  泪枯我亦为卿忧,翁耄儿孤不自由。
  人世几多缺陷事,今生且把再生修。
  青春易误志难酬,苦海何来般若舟。
  怨女呆儿痴不了,不知痴到几时休。
  保此微躯尚为刘,我生不免泪长流。
  当初何不相逢早,一局残棋怎样收。
  赏心乐事已难求,对泣徒然效楚囚。
  会少不如长死别,免教一别一添愁。
  一番噩梦岂无因,两字怜才总误人。
  死报痴郎无悔意,伤心卿自玉为身。
  薄命原知命不长,并头空自妒鸳鸯。
  最怜费尽心机巧,只博灯前哭几常
  谁识良姻是恶姻,好花肯放别枝春。
  薄情夫婿终相弃,不是梁鸿案下人。
  愁城十丈出无门,郁郁难如金石存。
  终恨相思成画饼,此生无日报卿恩。
  岁云暮矣,老母书来,催归甚急。余乃提前举行校中试验事,与梨影不通讯者又数日。至昨日事竣,明晨即拟成行。石痴游浙归来,盖在黄羊祀灶之后,余已不及待,则留函以代面别。
  明年之事,石痴未行时,已与余继续订定。此行亦不过月余短别耳。梨影知余将归,亦不留余,惟嘱即夕一画,以抒别捆。余亦允之。
  夜阑人静,复由秋儿导往。余至此已三上妆楼矣。前两次为诉冤,此一次为话别,都是相看有泪,惨不成欢。余仍赋诗数章以留纪念。梨影则别绪萦怀,无心作答矣。
  拈毫日日费吟神,苦说灯前一段因。
  后会不知何处是,卿须怜取眼前人。
  情爱偏从恨里真,生生世世愿相亲。
  桃源好把春光闭,莫遣飞花出旧津。
  一回相见一悲酸,苦语听来切肺肝。
  牵袂无忘今夕会,萧萧暮雨一灯寒。
  怜怜惜惜算知音,尘海茫茫难再寻。
  愿与西山老松柏,相期共保岁寒心。
  吟笺酬答锦千行,诗债还同情债偿。
  泪点墨痕乱收拾,一齐都检入行箱。
  朔风吹泪雪中天,鸿爪犹留未尽缘。
  不为倚门慈念切,古皇山畔过残年。
  刻骨相思信不虚,殷勤别后盼双鱼。
  同心字样防人觉,要把鸳鸯颠倒书。
  鸡声初唱仆夫催,此去郎须几日来。
  只待明年元夜后,瑶窗对坐赏残梅。
  晨钟动罢,余即登舟,双橹悠扬,容与乎中流者竟日,而余已抵家矣。匆匆卸装,书四绝付舟子携回呈梨影。
  参差碧浪放帆迟,江上伊谁唱柳枝。
  行过桥西人不见,船头犹自立多时。
  半篙烟水挽愁行,南国归桡促晓程。
  我欲西湖寻范蠡,他年一舸寄余生。
  迎船孤搭出烟岚,歌啸中流落日酣。
  蓦地乡音喧耳畔,遥知灯火近城南。
  客里欲归归未得,乡心日共雁南飞。
  归来却更相思苦,悔不还迟几日归。
  腊鼓声声,愁催永夜。葭灰寸寸,景逼残冬。斯时余姊亦归去,家中惟母嫂二人,相与栗碌摒挡,为度此残年之计。行踪甫定,琐事频陈,余至此亦不得不收拾书囊,屏除笔砚,与家人分头料理。而余之日记,遂无可记之事矣。
  至今日得梨影诗札,情意殷渥,不可不答。勉踵原韵以寄之。诗不能佳,姑录之以志深爱云尔。
  原作
  故园应有未开梅,心共年残归思催。
  人事终难弥缺望,天公何苦妒奇才。
  愁中岁月浑如梦,劫后情怀尽化灰。
  春意渐回人意冷,眉心一寸锁难开。
  碧云天际渺归舟,此后新诗孰与酬。
  心事茫茫成泡影,泪波汩汩抵江流。
  更无余笔翻棋局,剩有相思诉笔头。
  腊鼓声中愁绪乱,迢迢书寄日盟鸥。
  和作
  一枝寄到陇头梅,暮景匆匆鼓早催。
  泪到尽时犹有泪,才经恨后更无才。
  一身渺渺肩还重,万事悠悠心渐灰。
  忆自归来常闭户,至今未放笑颜开。
  天寒江上送离舟,要待明年再唱酬。
  每为怀人愁月落,忍将恨事说风流。
  感卿有志为红玉,恐我无缘到白头。
  莫忘西湖好烟水,早来荡桨伴闲鸥。
  余之归也,为十二月十三日。前夕曾与梨影话别,虽相对无欢,固未见其有病态。其后于十七日得彼诗札,亦未言有病,今则残年将尽,正是家家祀灶之时,而梨影一纸告病之函,忽焉递到,又令余一片惊魂,摇摇无主矣。录其书曰:梨影病矣。病数日矣。此病亦无大苦,不过一时感冒耳。君闻此信,为梨影怜则可,为梨影愁则不可也。但孱躯弱质,已受磨于情魔,怎禁再受磨于病魔!
  偶撄微疾,便自疑惧不死不休,即死奚惜!缠缚于情网而不知脱,沉没于爱河而不知拔,是无异行于死柩之中而求生也。
  以梨影平日之心情,固早知其必死。一病之余,便觉泉台非远,深恐旦暮间,溘朝露,离尘海,我余未尽之情,君抱无涯之戚。况梨影生纵无所恋,死尚有难安。七旬衰老,六尺遗孤,扶持而爱护之,舍知已又将奚托?此梨影今生未了之事。
  梨影若死,君其为我了之。然梨影固犹冀须臾缓死,不愿即以此累君,但未卜天心何若耳。瞑眩之中,不忘深爱。伏枕草草,泪与墨并。霞郎霞郎,恐将与君长别矣。我归天上,君驻人间。一枝木笔,销恨足矣,又可惜梨花竟死。孽缘有尽,艳福无穷。伏维自爱。
  己酉十二月十九日白梨影伏枕书上霞君文几。
  嗟乎梨影!病何其骤!又何其危笃至斯耶!余兹身在家中,又何从飞入妆楼,一觇真状?惟有默祝苍天,留彼余生,慰余痴望而已。乃书二律,寄以慰之。
  苦到心头只自知,病来莫误是想思。
  抛残血泪难成梦,呕尽心肝尚爱诗。
  锦瑟年华悲暗换,米盐琐屑那支持。
  知卿玉骨才盈把,犹自灯前起课儿。
  江湖我亦鬓将丝,种种伤心强自支。
  应是情多难恨少,不妨神合是形离。
  琵琶亭下帆归远,燕子楼中月落迟。
  一样窗纱人暗泣,此生同少展眉时。
  梨影之病,未卜若何。眼底残年,垂垂欲荆彼病即能速愈,而二诗和到,计时当在明年。余与彼一年来酬和之作,即将以此诗作归结。
  情缘误尽,此生何慕百年;心血呕完,成绩仅留一卷。翻阅数过,不胜自惜,爰仿浪仙故事,滴泪和酒,呼我诗魂而祭之。而此一册无聊日记,亦随此残年而告终矣。
 

猜你喜欢
  第十回 彩云散后遗恨结千秋·符霖
  第四回 失胞亲访旧遇贤东 重世谊留宾报故友·陈朗
  第二十五章 惊鸿·徐枕亚
  第十六回 沈乞儿故园归梦 翟员外少女迷魂·丁耀亢
  第十八回 金昆联榜锦衣旋·
  第三十八回 再翻供公堂成黑暗 复告状大地见光明·黄南丁氏
  卷十五 姑妄听之一·纪昀
  第82回 于大人定兴私访 进宝儿哭诉屈情·牛瑞泉
  第三十回 苏州府救火检验 李连义人命缠身·
  第十八回 困窘中美人巧点金·风月轩入玄子
  第四回 赏对联贲侯嘉甥女 听曲文琴默诤表弟·尹湛纳希
  第八十三回 柳暗花明数言铸大错 天空地阔一别走飘蓬·张恨水
  第二回 寇阿男京华呈色相 秦绍祖杯酒议婚姻·吴趼人
  第二回 此起彼伏满家春 小姑别法识妙趣·临川山人
  第六回 赢氏贪淫为淫累始改淫心 贼秃性恶作恶深终罹恶报·曹去晶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