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则 小乞儿真心孝义
人生天地间,口里说一句话,耳里听一句话,也便与一生气运休咎相关;只要认得理真,说得来,听得进,便不差了。古语云:“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亦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譬如人立在府县衙门前,耳边扰扰攘攘,是是非非;肚里就起了无限打算人的念头。日渐习熟,胸中一字不通的,也就要代人写些呈状,一日不去发动,心上痒痒难过。到后来一片善良初念,都变作一个毒蛇窠了。又譬如人走到庵堂庙宇,看见讲经说祛,念佛修斋,随你平昔横行恶煞,也就退悔一分。日渐亲近,不知不觉,那些强梁霸道行藏,化作清凉世界;书上说尧舜时,君臣都是和和霭霭,遇着当行的好事,君曰:“都!”都者,乃是美的光景。臣曰:“俞!”俞者,亦就赞叹道:“是该行的了!”遇着不当行的事,君曰:“吁!”吁者,艴①然之辞。道:“此事如何该行!”那臣亦曰:“咈!”也就随着君王主持之意,道:“此事不该做的!”这个朝堂之上,君臣上下,一气和同,自然成个雍熙②之世,太平之年。看到后来战国时,燕丹太子卑躬曲礼,聘请荆轲行刺强秦,也是一场千古豪快之事。如何平白地起个论调,君臣俱以素白衣冠送之,到那易水之上,就作慷慨悲歌,预先说个壮士不复还家之语,那空中也就亘起一道白虹,直贯天日,竟国亡家破。可见人口中说的言语,大则关乎国运,小则关乎一身。今日我们坐在豆棚之下,不要看做豆棚,当此烦嚣之际,悠悠扬扬,摇着扇子,无荣无厚。只当坐在西方极乐净土,彼此心中一丝不挂,忽然一阵风来,那些豆花香气扑人眉宇,直沁肌骨,兼之说些古往今来世情闲话。莫把闲字看得错了,唯是闲的时节,良心发现出来,一言恳切,最能感动。如今世界不平,人心叵测,那聪明伶俐的人,腹内读的书史,倒是机械变诈的本头。做了大官,到了高位,那一片孩提赤子初心全然断灭。说来的话。都是天地鬼神猜料不着;做来的事,都在伦常圈子之外。到是那,不读书的村鄙之夫,两脚踏着实地,一心靠着苍天,不认得周公、孔子,全在自家衾③影梦寐之中,一心不苟,一事不差,倒显得三代之直、秉彝之良,在于此辈。仔细使人评论起来,那些踢空弄影豪杰,比为粪蛆还不及也。今日在下斗胆直向众位仁兄前,放肆说个极卑极贱的人,倒做了人所难及的事。说来虽然一时污耳,想将起来,倒也有味。
你道天下卑贱的是甚么人?也不是菜佣酒保,也不是屠狗椎埋,却是卑田院里一个乞儿。请问诸兄,天下的乞儿,难道祖父生来,世代袭职就是此辈不成?却也有个来头。这人姓吴名定,乃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人。他的祖叫做吴立,贡士出身,为人气质和平,遇人接物,无不以“恕”字“耐”字化导乡人。那一乡之人俱尊从他的教诲,称他为和靖先生。生有五子,四子俱已入胶庠,耕读为活。只因晚年欠些主意,偶将房中一个丫头有些姿色,一时禁持不定,收在身边,生下一子,长成六七岁,唤名吴贤。他的意念,就与人大不相同,四位长兄也俱不放在心上。十余岁父亲去世,那弟兄照股分居,吴贤也就随了母亲到自己庄上住了,请位先生教他攻习诗书,思量干那正经勾当。到了十七八岁不得入学,忽一日仰天而叹,说出一句骇人闻听之言,道:“人生天地间,上不做玉皇大帝,下情愿做卑田乞儿。若做个世上不沉不浮、可有可无之人,有何用处?不如死归地府,另去托生,倒也得个爽利。”此亦是吴贤一时忿激之谈,那知屋檐三尺之上,玉帝偶尔游行,从此经过,左右神司立刻奏闻。玉帝传旨,即命注生注死及盘查禄位判官一齐俱到,查那吴贤有无阳寿禄籍。那判官按簿清查,内有一条写着:“荆州人吴贤,志大福轻,妄生怨读,应行勾摄,抵作卑田。但他生平原无暖昧心肠,委身虽属卑微,品地还他高洁。”此是幽冥之事不题。
且说吴贤在家说了这句妄话,不数日间,阳寿顿绝。妻子尚有妊孕在身,到了十月满足,生下遣腹一子,乳名定儿,后来即名吴定,面貌却也清秀。年岁渐长,奈何家业日逐凋零,只因他命里注定是个乞儿,如何撑架得住?到了二十余岁,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只得奉了母亲往他乡外府。不料母亲双目俱瞽,沿路搀扶,乞食而去,家中叔伯弟兄毫不沾染。那些亲戚,只晓得他傲物气高;不想到别处干这生涯。朝朝暮暮,一路讨来的或酒或食,先奉母亲彀了,方敢自食。忽然省得本年八月十五日,乃是母亲四十岁诞辰,定儿心里十分怀念,力量却是不加,日夜思索,不知怎么设处,为母亲庆个寿旦才好。此在后话。
且说楚中有个显者,官至二品,奉旨予告,驰驿还家。那年六月初旬,正是此公五十华辰,其母亦登七秩,却在九月之杪。若论富贵声势,锦上添花,半年前便有亲亲戚戚,水陆杂陈,奇珍毕集,设席开筵,忙乱不了。那显者道:“我母尚未称觞,如何先敢受祝?况今已归林下,凡百都要收敛。我且避居山间僧舍,断酒除荤,拜经礼忏,虽不邀福,亦足修省身心,一大善事。”偶尔策杖潜行,忽闻鼗④鼓之声出自林际,显者惊道:“是亲朋知我在此,张筵备席,率取音乐,以为我寿也。”心窃疑之。转过山坡,只见几株扶疏古木之下,一个瞽目老妪坐于大石之上。一个乞儿牵着一只黄犬,一手携着食篮,随将篮中破瓢土碗同着零星委弃之物,一一摆在面前,然后手中持着一面鼗鼓,播将起来。那黄犬亦随着鼓韵,在前跳舞不已。乞儿跪拜于下,高捧盆瓯,口里不知唱着甚么歌儿,恭恭敬敬进将上去,曲尽欢心。
那显者从旁看了半日,却是不解甚么缘故,走向前来问道:“此妪是汝之何人?”那定儿上前道:“尊官且请回避,吾母今日千秋之辰,弗得惊动!”显者笑道:“螬食之李、鼠蚀之瓜、釜底余羹、瓶中浊酒,遂足为母寿乎?”定儿道:“官人谬矣!我虽读书不深,古圣先贤之语亦尝闻之。圣门有个曾子,养那父亲曾暂,每日三餐,酒肉俱备。吃得醉饱之余,问道:‘还有么?’曾子连连应声道:‘有。’就是没时,决答是有的。倘或父亲要请别人,也立时设备。这教做‘养志’之孝。到那曾元手里,却不解得这个意思,供养三餐之外,虽酒肉照常不缺,若问说:‘还有么?’那曾元就应道:‘没了。’不是没了,却要留在下顿供养,这只教做‘养体’,如何称得‘孝’字!我辈虽用破瓢土碗,与那金镶牙箸、宝嵌玉杯有何分别?就摆些浊醪败汁,与那海味山珍又有何各样?牵着黄犬,播着鼗鼓,唱着歌儿,舞蹈于前,便是虞廷百兽率舞、老莱戏彩班衣,我也不让过他的!”显者听了这段说话,连声赞道:“有理有理!”那瞽妪在上唤道:“是谁称赞?快请过来奉一巨觞。”定儿遵了母命,请过显者。那显者一时感动自己孝母之心,就不推托,竟尽欢一饮而尽。遂对定儿道:“见汝至诚纯孝,何不随我到府中,受用些安耽衣饭,度汝母亲残年,也免得朝夕离披匍匐之苦?”定儿摇手道:“不去不去!母亲百岁之后,我日则沿门持钵,夜则依宿草庐不离朝夕,宛若生前。若一人富贵之家,官人虽把我格外看待,那宅内豪僮悍婢,能不轻贱吾母哉!今见富贵缙绅之家,一膺新命,双亲远离,虽有忆念之心,关河阻隔,徒望白云,一番悲叹。不幸一朝见背,即有同僚当道绫锦吊奠挽章,及朝廷赐有焚黄祭葬、优恤重典,也只好墓顶夸张,坟头热闹。及至拜扫之余,儿女归家,灯前笑语,狐狸冢上,向月哀鸣。那从古来种柏居庐,闻雷扑墓的孝子能有凡人?九泉之下,一滴难到,家中纵有黄金百万,能买我母亲生前一笑哉?”说得显者热闹胸中,化作一田冰雪连底冻的相似,垂头叹息。尚要开言说些甚么,定儿道:“吾母醉矣!”背负瞽妪,竟自去了。那显者快快而回,不在话下。
且说定儿背了母亲,回到旧日安身去处照常乞食,过了年余,那母亲也就故了。众乞儿俱来相吊,歌着《薤露》之词,掩埋在一空阔不碍之地。坟前左右,也植了几株松柏,结个草棚,便于藏身。日里常乞食,供奉三餐,整整三年同於一日。那近处乡村市上,舍北桥南,那道他是个孝子,人人起敬。况且遇着成熟之年,一方一境,那布施的、供养的都抢着先头,把定儿吃得肥肥胖胖,比那游方僧铺单打坐,人家轮流斋供的,胜如十分。定儿心满意足,也没有别的奢念。一日遇着母亲忌辰,清早起来备了些香烛,从人家讨了些荤素东西,一直来到坟前摆下。将香烛点起,仍似生前模样,把鼗鼓摇将起来,唱了许多歌儿,又哀哀惨惨哭了一回,把那供养的残酒也就一一饮在肚里。眼角乜⑤斜,酒意渐渐涌上,一跤放倒,就在坟上睡了一觉。醒来不觉日色蹉西,睁眼一看,信步便走。不上行有半里之程,要过一道断头小河。脱了破鞋,踏着水沙,将近对岸上涯所在,脚指头忽然触着,疼痛异常。只道撞了石头,恐怕又撞了后来之人,带着疼痛,弯腰一摸,将欲丢弃道傍。原来不是石头,拿起看时,却是一个大大青布包袱。即便提到岸上树荫之下,打开看时,却是白屑屑、亮光光许多松纹雪花在内。定儿看了,点点头道:“此不知何人所失?此时又不知如何懊恨。无处追寻,只怕那人性命未知如何了也!”仍旧包裹好了。天色将晚,一面将银包悄悄埋在枯树之下,就在左近庙宇廊下宿了一夜。早间讨些早饭吃了,却也不往别处去,依旧走到那断河口阴凉所在,痴痴对着那一泓清水,眼也不合,且等甚么人来。
那个所在是个背路,却也过往的少,直待日色中时,只见一人披着头发,散开襟袖,失张失智,赤着两脚下过河来。定儿道:“此必是矣!”立起身走向前去,问着那人何往。那人看是乞儿,恐怕他化钱财逗留身子,一言不答,只往前奔。定儿道:“老兄如此慌张,莫不失了甚么东西?”那人回身即问道:“你莫不拾得么?”定儿道:“试说何物?”那人道:“在下出门三年,受了许多艰难辛苦,挣得几两银子,近来闻得母亲有病,心急行程,不料遗失中途。尊兄检得,若有高怀怜悯在下,情愿将一半奉酬。”定儿道:“可有甚么包裹的么?”那人道:“是一个青布双层夹包,千针百线纫捺成的。”定儿道:“是矣,是矣。可随我来!”走到枯树之下,原封不动,双手交还。那人打开,分了一半送与定儿。定儿道:“得此一半,何不全以匿之?”断不肯受。那人跪谢再三,不觉路上行人聚了一堆,从旁看见推逊不已,定儿执意如初,众人说:“送他二两当个酒资,难道你也不收?”定儿见众人说得有理,勉强收了,藏之怀中。个个叹道:“乞丐下贱,如此高义直薄云天,真真难得!”从此定儿的名头,远近也就尊重许多。
又一日,闻得北山之下,一个僧人募造白衣观音宝阁,塑了金相,将要开光,无数善男信女拜经礼忏。一则随喜,再则赶闹佛会,也得几日素饱。行到中途,望着茂林之间聊且歇脚,只闻得竹条丛里忽有呻吟之声。上前一看,却见一个年纪幼小妇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瞬息垂毙。定儿见了,唬了一惊,想道:“无人去处,如何有此一物?莫非山魈⑥木客假扮前来,哄我人头,打算我的性命!”又道:“既要哄我,如伺作此尪羸之状?也还是人,断不是鬼,其中必有缘故。”复转身上前细看,那妇人口里也还说得话出。定儿问道:“你是何人?须要直言细说,我方救你。”那妇人徐徐道:“我是黄州麻城人家一个女子,自愧不端,乃被负心薄幸诱我潜逃。不料所带衣资盘缠殆尽,中途染了一病,旅店中住了几时,欠下房钱没可布摆,那负心人昨夜把我背负至此,抛弃荒林,不短去向。倘得恩人救拔,死不忘恩!”定儿听了这些说话,信是真的,也就扶掖起来,将他跎在背上,走到近处一座古庙之中,轻轻放下。一面寻些软草摊放地上+教他睡得稳了,一面寻个半破砂锅,拾些柴枝竹梗,煎些汤水小食,早晚接济。送毕饮食,那定儿即便住在门外另自宿歇,宛如宾客相似。不半月间,那妇人肌肉渐生,略堪步履,愿以身嫁。定儿道:“娘子差矣!汝虽是不端之妇,我自具救人之心。若乘人之危而利之,非义也;贵人之报而私之,非仁也。这段念头,与我迥然不合。你自早晚调护身体,那个姻缘千万不可从此作想。你的父母家乡去此不远,何不同你渐渐访问,回家便了。”不数日间,就到了麻城。查问住居明白,那父母只得密密收下,感服异常,赠他盘费二两。定儿固辞,勉强再三,只得收了藏之怀中,依旧乞食而去。
偶然行到黄梅市上,看见一老者愁眉蹙额,携着一子约有十一二岁,头上插一草标,口称负了富室宿逋五金,愿鬻⑦此子以偿前债。走来走去,却也不见有人唤动。定儿凝睛看了半晌,叹口气道:“富室豪门,那里在此些须五两之负?毕竟鬻予以偿,何忍心也!”因出怀中之金,谓其人道:“吾将为子往请。”因同见富翁。阍者⑧入报,富翁道:“唤经手问其取足本利,还其原券是矣,见我何为?”阍者道:“又有一乞儿在外候见。”富者道:“是必拉取乞儿,将欲向我作无赖事也。”阍者道:“闻得乞儿持银在外,代其偿还。”富者心疑其事,因出厅前。那负债者同着定儿立在阶下,负债者道:“员外恩债,子母应偿。但老病家贫,实无所抵,还求员外开恩,宽限几时。”富者道:“此话说已久矣!前许鬻儿偿我,今见我何得又是前说?”定儿上前道:“员外家如猗顿,富比陶朱,五两之负,直太仓一粟耳!何必要人卖子以偿?吾不忍见。我虽行乞道上,怀中积有四金,代彼偿之。尚欠一金,须望宽恩。若必不肯蠲除⑨,我情愿在贵地行乞,渐渐填补。”富者听了大怒道:“分明此人将这四两银子挽他出来,将我奚落。悄实可恨!就是乞儿,安得怀中积贮四两?我前日闻得庄丁夜间被盗,失去粮银四两,此必无疑。速写一呈送去黄梅县里,并那欠债老儿指作窝家,追赃正法,刺配他乡,方平吾气!”那些左右家人听见家主指挥,即刻写成状纸,将那几个人一条绳子连鸡相似,火速送到县里。
彼时县主乃是新选甲科,姓包名达,聪察异常,不青殉情枉法,闻名的赛阎罗。将状收进,即刻升堂。把那前情一问,一边却是一人欠债鬻子,一人仗义代偿;一边道是贼情,原脏执获在官。正在踟蹰,只见门外许多良耆里老鱼贯相似,一班约有三四十人,跪向门外。县主早已看见,俱唤进来。不待县主开口,那些跪下之人口里喊道:“一个义士!一个义士!众百姓们俱目击的,不可被那为富不仁的陷害了!”包大尹道:“我也不凭你们人多说的就信了,快退下去,待我一一问来。”先叫那欠债老子,将负债卖子原由说了一遍;又叫定儿将仗义代偿,及将说话触犯了员外情由说了一遍。包大尹详情道:“乞儿抄化之银,不过糠秕碎米,零星不多,如何有这四两大块银子?”正欲动刑,那众人上前把定儿抱住,将当初还金还妇两段情节,说得真真实实。大尹道:“也难凭信。若说还金还妇得来之银,此地相去不甚相远。”
两处行文,不几日都拘到案前,那失金之人与那失妇之人,说得凿凿有据。大尹先暗取四两银子试那二人,那二人看了不认;复取那四两银子验看,那两人上前连声道:“是是!”将一包零碎之银信手撮开两处,上那柜上等于一称,刚刚却是二两之数,一毫不差。大尹即将富者取出头号大板打了四十,发在监中,要问招诬之罪。富者再三求怜叩免。大尹姑息,于富者名下罚银叁百两,旌赏定儿;那妇尚未嫁人,即断配为夫妇。后来生有三子,仍习书香一脉,至今为黄州巨族。
列位尊兄,可信幽冥之事原不爽的?前边说那判官簿上,注着吴贤名下“委身虽属卑微,品地还他高洁”,今看将来,一字全然不差。皆因吴贤无心说这两句放肆之语,那知就落了这个轮回,可见说话要谨慎的。我们今日在此说些果报之语,都是有益于身心学问的。若群居在豆棚之下,不知豆棚之上就有天帝玉皇过的,万一说些氵㸒邪之话,冥冥之中,我辈也就折罚不尽也。
众人合掌道:“佛菩萨之真言,不是过也!”俱躬身唯唯,作礼而退。
①艴(fu,音扶)——生气的样子。
②雍(yong,音拥)熙——和乐升平之意。
③衾(qin,音亲)——被子。
④鼗(tao,音陶)——拨浪鼓。
⑤乜(mie)斜——眼睛因困倦眯成一条缝。
⑥山魈(xiao,音消)——传说中山里的独脚鬼怪。
⑦鬻(yu,音玉)——卖。
⑧阍(hun,音昏)者——看门的人。
⑨蠲(juan,音娟)除——免除。
猜你喜欢 第九章 夤夜扣门·天虚我生 第二十三种 斩刑厅·石成金 第三回 甄香菱云路拜严亲 史太君他乡救仆妇·嫏嬛山樵 第五回 慈觉寺春风别梦·白云道人 第十回 老王洪救人喪生· 第一种 今觉楼·石成金 第五十一回 无人无我一衲西归 是色是空双棺南下·魏秀仁 第二十四回 雷霆万钧封禁苏报馆 松楸一望埋筑莲花泾·钟心青 第一回 李侠士豪情赠骑 唐明皇御幸春游· 第二回 见利巧施美女计 背人假借梅花诗·南北鹖冠史者 第九段 石生访旧续前欢 二女矢心酬厚德·李春荣 第三十四回 绣货铺张总管拚股 美人局来顺儿迷魂·天虚我生 第七十九回 沈兰姑训子成名 陈宝书童年登第·西泠野樵 第05回 奔父命巧遇攒戟岭 避仇人深羁不染庵·墨憨斋主人 第七十八回 锦屏风办理文靖祠 庆贺礼排满萧墙街·李海观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