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七回 宿孽偿完儿见母 新缘另结客还家

作者: 丁耀亢

    第四十七回 宿孽偿完儿见母 新缘另结客还家

    诗曰:

    长松林下喜髡头,摩顶堪同古佛游。

    山鸟一自一鸣秋后月,白云常淡雨前秋。

    因无功力悲伽释,腹有文章笑孔周。

    昏夜漫漫愁未且,草堂独卧一灯留。

    单表云娘、细珠、老师姑三口儿,在善人王寡一妇一家住下。

    闻得泰定说慧哥有信,喜得云娘一夜不曾睡。等到天明,使泰定左近寺院遍找。都有信息,只是找不见。辞了云娘,要过山去远寺里跟寻。云娘说:“我们在这王施主家等你,切不可去远了。等你回来,还要过海朝落伽哩。”泰定说:“我知道了。

    这山上净室极多,知道他在那个净室里?一个孤人,那里藏不下!他既然有信,娘也耐心等等。”说毕,佯长去了。等了二日不见回来,云娘常在门首使细珠张望不题。

    却说这河南来进香一会的男一女一,原同云娘搭船过海,内有尼僧四众:两个老的五六十岁,两个小的不上二十五岁,甚是典雅。因过了海在山下住着,也等顺风,要朝落伽,才到大寺里进香,还愿做道场,回向忏悔。艄公因人少不肯开船。这些尼僧见云娘一行也是尼僧,走来约云娘同过海去。问了问云娘,原是山东东昌府武城县人。云娘问道他,是汴梁大觉寺的尼僧,也没问姓名来历,约就过了明日,早下船过海。如今有百十众香客才开船,不是一两个人去得的。云娘支了船脚与他,和老师姑急要趁船过海,又等不见泰定回来。到了明日,众人急等云娘开船,没奈何,只得留下细珠在王斋公家里等泰定:“叫他在村里等罢,我随老师父朝了菩萨,也完了心愿,遇顺风不过二日就回到这里了。”说毕,辞了王寡一妇一,和老师姑一胸一前挂了香袋、数珠,念佛而去。这山下一条小港通潮,进得大洋,望落伽山开去。

    原来南海周围三百余里,内有观音菩萨正殿,丛林大寺,不是落伽山。这落伽乃菩萨修行的仙地,黑海洋里风浪极大。

    这些善人进香还愿,只到了大寺里烧了香疏,就算是至诚了。

    没有敢进大洋来落伽亲朝菩萨的。这落伽山下,普陀岩、紫竹林、潮音洞,活现的一尊观音,叫得应、看得见的。但人虔诚,处处都是实相,也有白鹦哥、五一色一莲花、宝栏珠树、金碧莲台;如不虔诚,只见一座空山沙岛、几块顽石,又没有寺院,各人带着口粮净水,受饿而回,还有覆舟之恐。因香客多不敢去,只完了进香之名便罢了。

    云娘一行众人上得船来,只见甘露寺宝公法师,挑着锡杖,也来赶船。云娘不敢相认,只和这东京一女一僧们叙起家乡,问了姓名。这年小的,一名莲净,一名梅心;这两位老师父,俱是大觉寺出家。因东京四太子废了刘豫,把大觉寺天火烧了,这些尼姑都在外住,各寻净室,因此二尼随众南游。问了云娘,云娘也将出家根由说了一遍。正遇北风,把船抛在港里等顺风不题。

    却说泰定遇见了空,主仆二人夜晚不敢行走,宿在山上净室里,次日天明,也不吃早饭,辞了老僧,走下山来。二人路上吃些带的干粮,直走到天黑,才到得村口。只见细珠立在门首,见泰定远远领着个小和尚来,知是慧哥找着了,忙忙迎将来,笑嘻嘻道:“今日怎么也找见你了!”了空细看,才想起:“细珠当初背着我到处逃躲,今日在此相见!”不觉眼中落泪,便问:“母亲可在屋里?”细珠道:“等了你们三日,不见回来,和一船香客进海朝落伽去了,不过二日就回来。怕你们没处寻,留下我这里等你。他师徒两人随着些姑子,去一日了。”

    说毕,进了王善人家。王妈妈出来,甚是欢喜,说是菩萨灵感,母子重逢,连忙安排斋饭给了空和泰定吃。

    细珠因灯下将慧哥细看,只见两耳垂肩,唇红齿白,好不持重端庄的一个福相,仿佛还像当年怀抱中的影儿,因想起:“前日那个骂去的又是谁?真是,同名的也甚多!”故不住的暗笑。慧哥问道:“你为何只是笑我?”细珠道:“只因前日同娘在门口,见一个小沙弥,黑瘦伶仃,全没像个人形,一胸一前挂着了空名字,我就疑是假的,被我们骂去。今见了真了空,一自一然不同。”了空听说,也笑道:“前日被你骂的就是我,怎么有个真的假的?只因我一心访寻母亲,又病后才好。前日山下遇见白衣婆婆,指我吃了濯垢泉水,一时病体全愈,转觉肌肤壮实了许多。”王寡一妇一听见,连忙合掌念佛:“这婆婆就是菩萨显灵,使你母子相见!”大家遂一齐念佛。

    斋完,细珠一自一去房里独宿。了空、泰定在外边睡下,商议道:“我来南海一月有余,也要亲朝落伽,只因母亲不见,难以远去,如今正好趁船同上落伽,亲谢菩萨接引我母子大恩。

    似这顺风,一潮就赶上了。也朝了菩萨,又见了母亲,岂不两便!强似你我在这里坐守。”泰定道:“也说得是,只怕没有去的顺船。”

    因就早起来山头一望,只见一只大船正在港里泊着哩。原来没有大篷,是一只平底宽船,只有一根小小桅儿,扯着片竹篾蒲席,不甚齐整,却也坚固。泰定上前问道:“这船可上落伽去么?”内有一个老稍公,白须,有七十年纪,领道三个水手,俱是道人打扮,包巾道衲。见了空、泰定问船,道:“你们上落伽赶香客进香的么?”泰定道:“正是了。”老稍公道:“我是龙稍公,你只要多把些船钱,管今夜早潮就赶上了。”

    泰定许他五钱银子、二斗饭米,稍公嫌少。那水手道:“他是个出家人,那有得多银子把我?送他一程,踅过山去,在大寺门首载香客罢。”忙叫:“上来,上来。”这了空、泰定各挑随身衣具,上舱里坐着。顺风一阵,早送出港,入大洋而去。

    正是:

    前船才去后船开,前浪初平后浪催。

    滚滚波涛千古恨,飘飘舟楫几时回。

    到头莲域儿逢母,入掌明珠蚌有胎。

    同上法船登彼岸,一花五叶出潮来。

    原来大海茫茫,瞬息千里,各人驾的是各人的船,各人走的是各人的路,前后相望着,看看赶上,忽然一阵风潮,又隔得不知多少远,因此海船极是难追赶的。行到半夜,只见前船上一点灯光,如渔火相似。始初只有灯盏般大,后来渐渐开朗,似车轮样,火光乱滚起来,忽然又灭了。满海黑云如絮,海水泛涨,好似锅滚一般。只见来了一阵怪风,那龙稍公道:“不好了,龙来取珠了!”泰定问道:“如何龙来取珠?”老稍公道:“但见海中有珠宝,就有宝光射到龙宫海藏里面,似一股虹光相似。龙王上来取宝,海水翻腾起来,船不能行,必有覆舟之祸。除有大神力护住珠宝,龙夺不去,才可以保全的。”说不及话,只见海中泛起火光来,照见两条神龙在海中翻波搅浪,鼓鬣扬须,夹近船边。满船稍公水手只是念佛,那船一似随风柳叶、逐浪桃花,团团转将起来,眼前要翻。只见了空上船头盘膝而坐,不知口里念些甚么经咒。一时间风急水涌,两条龙夹船而行,耳边风雨之声,半夜里不辨南北。撮到落伽山根下,先闻得大船旁边扑通一声,早把这船桅吹折,船翻转来,一船人沉落海去,乱叫救人不迭。这先泊的大船上人多手快,早把了空、泰定从水里救起。眼看着一自一己的这只破船,连稍公水手沉下海去,影也不见了。只因了空有了一百八颗明珠,所以招出龙来窃龋亏了空有些佛力,神龙不敢来夺,到送了一阵风,和他母子相见。此乃佛法妙处。

    这船上救起两个人来,到了天明看了看,云娘才叫:“泰定,你因何到这里?”月岩老和尚见了了空,道:“你因何到这里?”泰定对云娘道:“慧哥也在这里了!”原来母子师徒凑在一船。不是遇风,如何得见?才知是菩萨接引之力,满船人都念佛不消说。慧哥和云娘抱头痛哭,月岩禅师劝住道:“既已出家,不可一情一根牵绊。”众香客也要落泪的。

    到了岸上,只见一片荒山石涧,那得个菩萨来?众人朝上齐声念:“南无大慈大悲至灵至感观世音菩萨,弟子们万里虔心朝见老母,求显些神通,众人好瞻仰,坚心向善。”一言未毕,只见海风一阵,把落伽山遮了,满海中现出空中楼阁,何止千百座,门窗内俱是观音。住了一会,大众又念一声佛号,又只见一阵风来,楼阁全无,满海里五一色一莲花,红黄青碧,一朵朵莲花上都是观音。这里和佛不绝,只见一阵风来,莲花全无,潮音洞口悬崖下,倒垂着一株金一色一梅花来,足有十丈余高。

    干似黄金,花如白玉,古干千寻,香风四起。吹下两片花来,沾在梅心、莲净衣边。满空中天花乱舞。又有频伽鸟、白鹦鹉空中现出,往洞门里去了。真是佛法仙缘,灵山福地,一时出现。

    这月岩和尚合掌而念偈曰:

    所见非所见,法界亦如是。

    大海亦沤同,楼阁开蜃市;

    风定失烟楼,化为功德水。

    一波一莲花,五一色一烂青紫;

    念彼观音力,一花一佛子。

    佛子本无相,天水竟空尔。

    于何梅生香,香生一色一亦死。

    一色一香两归尽,石一女一即天一女一。

    譬如母觅儿,既见念彼此。

    以无所得故,故名无所祝

    月岩长老念偈已毕,别了了空,一自一挑锡杖向普陀岩去了。一行香客尼僧照旧上船。

    辞了众人,回到王善人家里,看细珠还坐着等哩。了空向云娘八拜,向老师姑问讯谢了。次日,一行人进了普陀大寺。

    几进牌坊,金绳引路,宝塔摩空,松竹麋鹿,不似人间,就是佛域仙都。到了大殿前,瞻拜了丈六金身的菩萨,各人随心还愿。梅心、莲净一行,念的《梁皇宝忏》,回向拜佛。云娘念的《报恩经》,七日方了。和这众香客合伴东归,随着河南的大会人多,一路好行。

    次日出了海,搭小船到了临安,另赁浪船过江,由扬州起旱。此时山东大乱,不便孤行。到了湖心寺拜别卢氏,母子好回乡。卢氏接着,见云娘有了慧哥,大家哭了一回。想起一自一己没儿,他乡不便久住,把两口棺木寄葬于寺前,随着云娘母子回武城县来。正是:旧时王谢堂前燕,秋来还作一双飞。

    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章 夜哭·徐枕亚
  第二十五回 介寿堂筹添海屋 瓶花阁泪出情肠·陈少海
  第二十五回 黄安城四路进兵 杨家岗二熊大战·牢骚子
  第十一回 蠢愉儿开门揖盗 巧吉士接木移花·
  附:纪汝佶六则·纪昀
  第十三回 误病症割除胡子 巧姻缘打下祸胎·儒林医隐
  第十七回 祝融一炬熔尽铜山 飞燕重逢营成金屋·钱锡宝
  第七回 守钱枭烧作烂虾蟆 滥淫妇断配群花子·蕙水安阳酒民
  卷十 飞白散人传·吴敬所
  第二十二回 斩铁牛贵儿劝进 施号令蓝能制官·花溪逸士
  第二十三回 仆仆风尘登堂人不见 萧萧车马纳币客何来·张恨水
  简介·渭滨笠夫
  第八回 张监生言旋故里 赵玉儿甘守空帏·江左淮庵
  第五回 云来姐·罗浮散客
  第一回 谭楚玉远游吴越 刘藐姑屈志梨园·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