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六回 六即重会挹香亭 五王定计含芳院

作者: 佚名

诗曰:

人世茫茫无了休,寄身谁识等浮沤。

谋生作尽千年计,公道终须万古流。

西下夕阳谁挽住,东流逝水不回头。

人人不解苍苍意,空使身心夜半愁。

元统二年二月朔日,五更时分,太后临朝。但闻得净鞭三响,文武俱齐。奏事官依次而立,上本官随班而进。太后灯下览本,因房劳过度,双目少聪,令张昌宗立于龙案之傍朗诵。却好六郎接着一本读时,乃系丞相狄文惠公之子狄平进的谢荫表。读曰:

伏以桂馥兰馨,继述愧箕裘之业。龙章凤诰,褒封惊纶綍之荣。恩光彻于九原,感激刻于五内。是因明王之盛典,不以远而或遗。遂使先臣之微忠,每于久而益著。粤稽彝典,必录功臣。表宅以树风声,世禄以优给养。山盟海誓,簪缨爰及于苗裔。铁券金章,位号必殊乎编户。

盖屋上之鸟,恩以类推。而身后之荣,物因人重。栾却降为旨隶,晋世与叔向之悲。房杜大壤门墙,唐政勤李绩之叹。彼皆遇非其主,所以玷及其宗。伏念臣父仁杰,三代留遗之直臣,百世殊绝之人物。适晋朝创业,功出于射钩。值嗣圣还宫,心存于遇巷。正言谠论,刚方随飞鸟之依人。义胆忠肝,正直夺凤雏以回阙。身为一鉴,远追謇谔之风。党植五龙,夹取虞渊之目。良臣自作,国老见称。功固盛于当时,庆罔渝于后世。鹤归华表,乘箕已越于百年。燕去堂前,有构更恢于累世。冠裳凋谢,布衣惭兰玉之家。宫室荒芜,旧国感黍离之咏。家人不兢,国乎何尤。凌烟且溺于风波,谁怜世胄。白马重盟于金石,孰问青缃。岂期没故之臣,再沐圣朝之宠。

兹盖伏遇顺圣皇帝陛下,健质天成,睿谋神授。志在尧舜英后之列,耻居汉晋凡主之间。物色求贤,当宁遣持旌之使。励精图治,临渊与结网之思。虎变龙飞,景进益隆于授受。风行雷动,先声已播于华夷。父老扶杖而愿生,隐士脱囊而思用。参苓满箱,奚亏溲渤之微材。桃李成林,何取枯凋之余蔓。

然而阳春之大造,施恩于不报之人。天地宏恩,动心于无情之地。人虽已逝,不忍遽忽其余支。功有可录,不必曾劳于当代。百年骏骨,忽增偿于千金。一介儒生,遽滥竽于庶职。光生蓬荜,敢云拭玉树之风尘。恩出昭阳,自庆同寒鸦之日影。顾凡庸之品,终难附骥以续貂。而感激之余,尚当策驽而磨钝。

仁义之道,守为许国之资。忠孝之诚,誓作传家之范。

内求不忝于先人,上求无负于朝廷。伏愿德以日亲,政繇人举。圣寿应南山之寿,君子万年。皇图协东洛之雄,木支百代。臣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

谨奉表称谢以闻太后听罢表文,道曰:“观卿嗣气,深有父风,朕深嘉羡。”遂入国子监,三月后赴吏部量才擢用,狄平谢恩去了。六郎又连诵数本,朗朗清音。太后把眼看他,只见六郎把手儿揭着那读的本,如玉笋一般,令人可爱。太后又思往日之情,便道:“朕已倦极,可将未折之本,进宫慢读。”着百官退出,卷帘退朝。

六郎随了太后进宫,太后命去朝衣坐下。六郎尚疑敖曹在内,不敢造次言语。太后曰:“吾多时以来,如被人魇者,今日始知有卿耳。”六郎曰:“向闻如意君在此,请出一见,何如?”太后曰:“彼去矣。”六郎曰:“为何去了?”太后曰:“却不闻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六郎曰:“今番可人期不来,须知俗子推不去。”太后笑曰:“自今日为始,使清风能自至,明月不须期。”六郎放下心肠,与太后谑笑如常,道曰:“记得在玉妹家,看娇红传之情乎?”太后曰:“娇红至今在箧,此情安得顿忘。但为汝受了张江二贼之汙,每每思之,使人汗泚背流。今不知张玉何存,玉妹安有?”六郎曰:“张玉为了大伙,已被狄文惠公打死于荆州府堂,玉妹现在我家中。”太后惊曰:“今玉妹在你家,可令人自来一见。”即着官人将玉妹召进。玉妹行君臣礼,即赐坐下。太后曰:“别来许久,丰韵犹存。向来并不知汝归侍六郎,今日问及,方知汝在,故召来一面。”玉妹道:“臣妾每每思念陛下,未蒙圣召,不敢轻自入朝。今幸睹龙颜,比少年时增华美彩,使臣妾不胜之喜。”太后命宫娥置盛宴管待,玉妹六郎太后欢酌至晚,玉妹辞归。太后留住六郎,令二监执金莲宝炬,送玉妹还家,道:“常进来,与朕一谈。”

玉妹谢恩退出,太后送至挹香亭前,方才住步。挽着六郎手曰:“别来许久,宁不念我乎?”六郎曰:“虽有微忱,恐不能如意。”太后情动,搂住六郎亲嘴。六郎揭裙,立而就之。文媾之际,此讶其小,彼讶其宽。掀帏氵㸒荡,终不欢畅,勉强苟完其事。次日召张易之进宫,交媾大不如敖曹。然二张要逢迎太后,得遂欢心,便谗谮着张柬之。故遍寻南海奇药,养龟弥大,以便进御。

且说桓彦范闻知二张复进宫闱,必有谋害张柬之的心了,便想道:“张柬之着害,我四人一起,兔死狐悲,岂能免哉?”遂发帖请了敬晖、袁恕己、崔玄晴、张柬之四人,俱至自己府中议事。长班实时把四位大臣请到,桓彦范迎着,接入后花园含芳苑内。分宾坐下,屏去左右,曰:“今特请四位到舍,商一要紧事耳。”张柬之等道:“愿闻。”桓彦范道:“我五人皆蒙狄文惠公所荐,俱以赤心报国,以图中宗复位。待把张武二氏扫除,方得肃清朝野,以快人心。是我等之素心也。今二张复进,宠幸倍常。枕席之间,语言必听。不记得于狄公第中,放冯年骂六郎之事乎?六郎兄弟怀恨,又添三思从旁谗害,则张老先生之祸,早晚不可料也。张老先生被害,则波及我四人。仓卒之间,何计能免。特请垂教,以保首领。”张柬之道:“我蒙狄公指教,此策已筹之久矣。他预先定下武氏九罪,向欲你我并斩张武二氏,以绝祸限,使中宗归帝位,反周为唐,皆是你我之愿。今我五人,俱是一心,先把武后九罪宣之。其罪曰:

武后以太宗才人,蛊惑祸帝,一罪也。

戕杀主母皇后,二罪也。

黜中宗而夺之,三罪也。

杀君之子三人,四罪也。

自立为帝,五罪也。

废唐宗庙,六罪也。

诛锄宗室,七罪也。

秽德彰闻,八罪也。

专用醋吏,毒痡四海,九罪也。”

柬之读罢九罪,众皆勃然憝舞道:“我等天下奇男子,当立天下之奇功,岂当睹此氵㸒荡而默默哉。”遂令整酒,五人同心立盟道:“自今各自陈兵防卫,待早晚不时杀进宫闱,斩张武二姓之人,复立中宗,肃清四海。如违此盟者,天日监之。”五人在含芳苑内,立志已定,遂欢畅而酌,至晚方散。不题。

太后因二张出外养龟,久不进宫御幸,便思复召薛敖曹进宫。待有甚变,实时轻身再避亦可。何待兔守株,甘受此凄凉情况也。即令官娥取明珠一颗,红相思荳十粒,龙涎饼百枚,紫金鸳鸯一双。即遣牛晋卿至三思第中,密授敖曹。内销金龙凤笺一纸,书曰:

前者草草与子言别,静中思之,殊足伤叹。每每至花朝独饮,月夜孤眠。粉黛满侧,一知己。泪渍斑斑,时在衫几。昔日何乐,今日何苦。昔夕何短,今夕何长。一剎那顷,便作人天。咫尺间,顿成吴越。人生有几,堪此生离。今遗晋卿间于月圆之夕,用小犊车载子,从望春门进宫,少留数日,以完未了之缘,且结来生之好,勿云岂无他人。跂足书,不他及。

外尾又附一诗曰: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应取石榴裙。

敖曹读之下泪,作回奏一道,付牛晋卿去讫。既而叹曰:“再入必不出矣,吾今已脱离火宅,岂堪再陷深阱。”至五更时分,将金珠藏入轻囊,窃其千里马,从西门而出。三思次日不见敖曹,心下大惊,着人四下布寻,不知所向。只得进宫,将逃去之事奏闻。太后惟悲泣而已,道:“你可再令人往海内遍寻,若得他来,当封汝为王爵。”三思道:“大赏之下,必有勇夫。若即得封王,当为计遍觅,以报陛下。”太后曰:“今日且休,待明日临朝,封汝为魏玉,封张易之张昌宗以侯位,你道意下何如?”三思喜道:“明日宫殿谢恩。”太后留住三思道:“明日谢恩,今必须先一夜习仪,可在此演习一番,待朕观之。”三思道:“臣仪圣览久矣,何不厌观。近学得虏中拜舞,甚是可观。”太后只道他是真话,道:“即可试之。”三思笑道:“即加封那如意君的时节,这般模样无二。”太后骂曰:“蠢子,毋得乱朕方寸。”

毕竟次日封王,未知众臣从否,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三十回 苏州府救火检验 李连义人命缠身·
  第二十八回 平蚁穴丹墀奖元勋 赏龙舟红闺酬令节·
  第六回 夜里欢终惹疑心起·风月轩入玄子
  第二十六回 冒名姓真来宰相家·
  第十五 恋酒贪花·邺华生
  第七回 借戏文台前辱骂 守节义夫妇偕亡·
  第六十八回 堂上说狂欢召优志庆 车前惊乍过仰伴留痕·张恨水
  第六十回 新婚夕夺被俏嗔郎 好春宵入帏怜小妹·天虚我生
  第四十三回情脉脉鹣鲽同心恨绵绵鸳鸯共命·朱瘦菊
  第一回 弃浮名馆求佳丽 游玄墓诗种错缘·南北鹖冠史者
  序·牢骚子
  第十章·苏曼殊
  第十二回 猛英雄怒打恶奴 住小店实说真话·储仁逊
  第廿一出 遣媒·孟称舜
  第八回 清上官推情度理 作恶妇攀东扯西·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