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回 暗更名才子遗珠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诗曰:

    一段姻缘一段魔,岂能容易便谐和。

    好花究竟开时少,明月终须缺处多。

    色胆才情偏眷恋,奸心谗口最风波。

    细思不独生人忌,天意如斯怎奈何。

    话说张轨如因一时醉后高兴,便没心把白小姐的事情,都对苏友白说了。后见苏友白再三留意,又见和诗清新,到第二日起来,思想转来,到有几分不快。因走到亭子里来与王文卿商议。只见王文卿蓬着头,背剪着手,在亭中走来走去,像有心事的。轨如见了道:“老王,你想甚么?”王文卿也不答应。张轨如走到面前,王文卿恼着脸说道:“你两个聪明人,为何做出这糊涂事来?”张轨如道:“却是为何?”王文卿道:“昨夜那个姓苏的,又非亲又非故,不过一时初会,为何把真心话对他说了,况他年又少,人物又生得俊秀,诗又做得好,若同他去,却不是我们转替他做了垫头了?”

    张轨如道:“小弟正在此追悔,来与你商议,如今却怎生区处?”王文卿道:“说已说了,没甚计较挽回。”张轨如道:“昨夜我也醉了,不知他的诗毕竟与我何如,可拿来再细看一看。”王文卿遂在书架上取下来,二人同看,真个愈看愈有滋味。二人看了一回,面面相觑。

    张轨如道:“这诗反复看来,到转像是比我的好些,我与你莫若窃取了他的,一家一首,拏去风光一风光,燥皮一燥皮,有何不可,小苏寻时,只叫小厮回他不在便了。”王文卿道:“小弟昨夜要他做第二首,便已有心了,今仔细思量,还有几分不妥。”因又说道:“我看他苏莲仙,年纪小小,也像个色中饿鬼,你我既不要同他去,他既晓得踪迹,难道就肯罢了,毕竟要寻访将去。他若自去,这两首诗,岂不弄重了一对出来,那时便有许多不便。”

    张轨如道:“兄所言亦是,却又有一计在此,何不去央了董老官,但是苏莲仙来,便叫他一力辞去,不容相见,不与他传诗,难道怕他飞了进去不成。”王文卿道:“只是诗不传进去,里边不回绝他,苏莲仙终不心死,到不如转邀他去,明做一做罢。”

    张轨如道:“怎生明做。”王文卿道:“只消将这两首诗,留起一首与我,将一首写了你的名字,先暗暗送与董老官,与他约通了,叫他只回白老爷不在家,一概收诗,然后约了苏莲仙,当面各自写了,同送进去,董老官回他不在,自然送下,却暗暗换了送进。等里面与他扫兴一回,他别处人,自然没趣去了。那时却等小弟,写了那一首送去,却不是与兄平分天下了。”

    张轨如听了,满心欢喜,道:“好算计,好算计,毕竟兄有主意,只是速速为之,董老那里却是那个去好?”王文卿道:“这个机密事,如何叫得别人去,须是小弟自去,只是董老官是个利徒,须要破些钱,方才得妥。”

    张轨如道:“谋大事如何惜得小费,称二两头与他,许他事成再谢。”王文卿道:“这二两头也不少,只是这老奴才眼睛大着,不在心上。事到如今,也说不得了,率性与他三两做个妥帖,或者后边还用得着他。”

    张轨如无法,只得忍着痛称了三两银子,用封筒封了。就将苏友白的头一首诗用上好花笺,细细写了,却写了自家的名字。转将自家的诗,叫王文卿写了,做苏友白的,却不晓得苏友白的名字,只写个苏莲仙题。写完了,王文卿并银子同放在袖中,往锦石村来。正是:

    损人偏有千般巧,利己仍多百样奸。

    谁识老天张主定,千般巧计总徒然。

    原来这董老官,却是白侍郎一个老家人,名字叫做董荣,号叫做董小泉。为人喜的是银子,爱的是酒杯,但见了银子,连性命都不顾,倘若拏了酒杯,便头也割下来。若有事央他去,只消买一瓶酒,用个纸包,便连府中匙大碗小的事情,都说出来。就是这新柳诗,也是他抄与王文卿的。

    这日王文卿来寻他,恰好遇着他在府门首。背着身子数铜钱,叫小厮去买酒。王文卿走到背后,将扇儿在他头上轻轻的敲了两下道:“小老好兴头。”董老官忙回身来看,见是王文卿,便笑道:“原来是王相公,王相公来下顾,自然兴头了。”王文卿道:“要兴头也要在小老身上。”

    董老官听口声是生意上门,便打发了小厮,随同王文卿走到转湾巷内,一个小庵来借坐,因问道:“王相公此来,不知有何见谕?”王文卿道:“就是前日的新柳诗和成了,要劳你用情一二。”

    董老官道:“这不打紧,既是诗和成了,要若面见老爷,只消略坐一坐。老爷今日就要出门,只待他出门,我为你通报一次,便好进去相见。”王文卿道:“到不消见得老爷,只劳小老传递一传递就好了。”董老官道:“这个一发容易。”王文卿道:“果然容易,只是略略有些委曲,要小老周旋。”董老官道:“有甚委曲,只要在下做的来,再无不周旋的。”

    王文卿道在袖子内摸出两幅花笺来,说道:“这便是和的两首诗,一首是敝相知张相公的,一首是个苏朋友的,小老可收在袖内,过一会,待他二人亲来送诗,烦小老回一声,老爷出门了,一概收诗,待他拏出诗来,再烦小老将他送来的诗藏下,却将这二诗传进与老爷小姐看,便是小老用情了。”董老官笑道:“这等说起来,想是个掉包的意思了。既是王相公来吩咐,怎好推辞作难,只凭王相公主意罢了。”

    王文卿来时在路上,已是三两数内称去一两,随将二两头拏出来,送与董老官道:“是敝友张一个小东,你可收下,所说之事,只要小老做得干净巧妙,倘或有几分侥幸,还有一大块在后面哩。”董老官接着包来,便起身来说道:“既承贵友盛情,我便同王相公,到前面一个新开的酒楼上去,领了他的何如?”

    王文卿道:“本该相陪,只是张敝友在家候信,还要同来,工夫耽搁不得了,容改日待小弟再相请罢。”董老官道:“既是今日就要来,连我也不敢吃酒了,莫要饮酒误他的事情。”王文卿道:“如此更感雅爱。”遂别了董老官,忙忙来回复张轨如。

    此时张轨如已等得不耐烦,看见王文卿来了,便迎着园门问道:“曾见那人么?”王文卿道:“刚刚凑巧,一到就撞见了,已与他说通了,怎么小苏这时候还不见来?”正说不了,只见苏友白已带着小喜走将来。原来苏友白只因昨夜思想过度,再睡不着,到天亮沉沉睡去,所以起来迟了。梳洗毕吃了饭,随即到张家园来,却好相遇。

    三人相见过,张轨如道:“莲仙兄为何此时才来。”苏友白道:“昨夜承二兄厚爱,多饮了几杯,因此来迟,得罪。”王文卿笑道:“想是不要见白小姐了。”苏友白笑道:“若是二兄不要见,小弟也就不要见了。”张轨如道:“既要去,也是时候了,不要说闲话误了正事。”王文卿道:“小弟诗未和,也是无奈,只要二兄快快写来诗同去,倘那一个讨得好消息回来,也好打点酒肴贺喜。”遂同到亭子上。张轨如与苏友白各写了昨夜的诗句,笼在袖内。张轨如又换了一件时新的衣服,叫小厮备了三件马,一同出园门,望锦石村来。正是:

    游蜂绕树非无意,蝼蚁拖花亦有心。

    攘攘纷纷眷春色,不知春色许谁侵。

猜你喜欢
  第廿十回 感神梦婿作螟蛉·云封山人
  第十二回 百岁老人买假药 一朝强种有灵丹·儒林医隐
  第十回 访妻踪青州露迹 念师骸山野逢魔·
  第十六回 深悟道双玉谈因 小游仙群钗入梦·花月痴人
  第二十五回 救凤公一人报德·
  第三回 陈秀才一念怜贫 裴公子两番放饵·
  第六回 缔良盟私越百花轩 改乔妆夜奔巴陵道·
  第四十回意外缘惊魂沉水底心上事吉谶出山中·李涵秋
  第七回 左金童性定悟前因 右玉女梦游登大觉·海圃主人
  谢小娥·
  卷之六 选琴瑟·徐述夔
  第十八回 定海关文士谈兵·云封山人
  第四回 画船书舫怀同畅 绿鬓红灯志更殊·绿意轩主人
  第一回 胡瑞英潜室交欢 两闺女密探消息·
  阴阳帽·省三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