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段 返罗浮妻妾齐美 告终养翁婿同居

作者: 阿阁主人

    山岚及兰瘦翁俱移家罗浮,雪香同猗猗拜见冷氏,冷氏甚喜。松、竹将桂蕊的事告知冷氏,冷氏曰:“此事易起猜媒,况我媳妇系初婚,何能遽及此事?俟我与媳妇商量停当方可。”松、竹应诺而去。冷氏谓猗猗曰:“吾儿旧眷一妓,我实不知,今日松、竹二生对我言及那妓,意欲为吾儿小星,你意下如何?”猗猗曰:“那妓儿已见之。其为人也幽闲贞静,当面足令人钦,过后尤令人慕。儿本乐与相聚,还望母亲玉成。”冷氏喜曰:“似儿如此贤慧,古人《江有汜》之诗可以不作。” 

    一日,松、竹复至,冷氏复将猗猗之言告知松、竹。松曰:“兰家弟妇的贤慧,好早知之。既伯母许可,当择日接桂蕊回。”竹曰:“伯母若见了桂蕊,必定爱怜。” 

    少时,松、竹出,到索笑斋以告雪香,雪香遂喜,遂请松、竹为媒,择日接桂蕊到家。松曰:“雪香与月香这段姻缘,是柳曲江为之汲引,必须央曲江为媒,方是有始有卒。”竹曰:“翠涛之言是也。”三人议定,复谈叙半时方去。 

    菊婢自遇松翠涛于船上归,时服侍冷夫人甚殷勤,冷氏亦爱怜之。是日闻桂蕊尚在,不日即请柳相公为媒择吉迎归,亦自私心窃喜。乘间谓雪香曰:“自婢子与主人同出院后,一别已经一载,以为主人葬于鱼腹,婢子今生已无相见之期。今幸主人尚在,到君意欲迎归,易不早为之所,使婢子得早相见?”雪香曰:“尔不言,我亦必急图之,此亦可见尔眷眷主人之意。” 

    次日,雪香至竹嶰谷家,欲议请柳曲江为媒。至则曲江先在焉,一见雪香笑迎曰:“弟远游数月,前日始归。闻雪香克谐旧姻,不胜愉快,今日特邀嶰谷,方欲同到尊府,一则叙契阔之怀,一则贺于飞之喜。不期雪香先来,真是快事。”雪香曰:“弟因归家未久,未得一叙离别之情。今日正欲邀嶰谷同到尊府,更有一事相烦。恰与曲江相遇,亦是奇缘作合。”竹笑曰:“雪香这一段奇缘,真是曲江作合,此语到也恰当。”柳曰:“雪香说有事相烦,得毋为桂月香乎?”[雪香]曰:“然。曲江何以知之?”柳曰:“方才听得嶰谷言及,始知其中颠末。”竹曰:“曲江既在此,雪香可当面相请。”柳曰:“弟愿执斧。”雪香曰:“曲江慨诺,足见高谊。”坐叙一会而别。 

    次日,曲江即邀翠涛、嶰谷同至山岚家。松、竹二人,山岚认识的,遂指柳曰:“此位尊姓?”曲江告以姓字,并道来意,与令媛作伐。山岚曰:“谁家?”曲江曰:“梅雪香。”山岚曰:“固所愿也。”即进内与桂蕊说知,忙备酒肴,款待三人。尽欢而别,一同来见雪香,云:“山翁甚喜,只恐兰家弟妇不容。”雪香曰:“此举正出你弟媳之意。”遂及禀知母亲冷氏,冷氏以明月珠一颗为聘。一切合卺之事,自有猗猗料理,遂择吉迎归。 

    成婚之夕,二人原旧相识,不似寻常遮遮掩掩。彼此对坐,各道相思。雪香曰:“睹卿丰姿如旧,而形骸消瘦,足见别后奔波。”月香曰:“自去岁蒙郎君大德,拔我于污泥之中,即以身许君,谁知落奸人之井。私心自计,唯有赴水一死,与君结来世缘。岂料藕丝未断,浮沉十余里,幸得恩父母救起,留此残喘得侍中栉,岂非天随人愿。”雪香曰:“伤心语不忍过听,夜已深矣。”遂各就寝。欢娱之际,雪香抚摩殆遍,戏谓曰:“记去岁在院时,蒙卿留宿。酒酣情畅,愿借青楼蓝桥一度。卿执意不肯。斯时亏卿把持得定。”月香曰:“斯时妾非不欲,其拂君意者,正为今日地也。妾口占一绝,请君验之。”诗云: 

    粉黛丛中订好逑,今朝果遂抱衾裯。 

    灯前细认猩红色,犹是当年璞玉不? 

    雪香闻诗,喜曰:“当日聆卿之言,已知卿守贞以待,何俟今日。”二人细细聒聒,不觉鸡已三唱。 

    晨起梳洗毕,拜见母亲冷氏。冷氏喜曰:“老身一见尤怜,怪不得吾儿眷恋。”复拜猗猗,执小星礼。猗猗执其手,曰:“姊姊何拘此礼?妹自西子庙一见,已自心降。及邀至寒舍坐谈,时姊姊道梅郎事甚悉,料梅郎诗中所载必是姊姊。及阅鸳鸯图,姊姊背地沉吟,则鸳鸯图其为姊姊所以无疑。无奈姊姊藏头露尾,不肯明言。妹私心暗祝,倘得与姊共事梅郎,生平愿足,岂知今日果如所愿。妹方虚太以待,而遽行此礼,是愧我也。”二人推逊不已。冷氏喜曰:“自古恃才者傲,恃色者骄。我儿才既对、貌相当,今又互相推逊,是洵女中杰士,足以愧天下恃才、恃色者矣。你二人自后,无分大小,姊妹相呼。猗猗曰:“善。”于猗猗年少长姊之,月香妹之。两人你怜我爱,不必细述。 

    三朝后,雪香具帖奉谓曲江及松、竹三人,酌谢玉成之美。翠涛曰:“这段姻缘,老伯大人仙见已明示‘重到西泠,二美偕归’,弟等不过从中作合,何力之有?但喜酒是要吃的。”遂各畅饮而别。 

    自此,雪香日与猗猗、月香揩至母前问寝视膳,闲则敲棋、赋诗。一日,猗猗正与月香对弈,雪香忽至,见芷馨在旁,笑谓曰:“子莫又静观鹬蚌。”猗猗微笑曰:“你偏记事。”月香问故,猗猗将在自芳馆对弈之事说了一遍。月香笑曰:“梅郎可谓多心,我意欲让渔人获利,不知姊姊意下如何?”猗猗曰:“我于芷馨虽则主仆,情同姊妹。当梅郎在自芳馆北居住时,我既守礼避嫌,一切诗简往来,非芷馨何以能达?尔时纵无苟且之事,然两下不无盟约。这几日观其动静,知郎君得陇望蜀已久,本欲与妹妹商议,同菊婢一齐收入房中,但恐郎君无御众之策。”雪香笑曰:“多承二卿美意,我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月香笑曰:“郎君好厚脸。”三人戏谚一会。猗猗遂将此事告知母亲冷氏,冷氏曰:“我儿贤慧亦至此耶!”于是择日收入房中。一日,雪香私谓芷馨曰:“今后不致丢你在脑背后了,你可如意否?”芷馨曰:“说也羞人。妾始念,不过望相公垂青,俾使长相依傍,不致失所,于愿已足。至若床第之私,非敢与闻。”雪香曰:“偶一为之,可乎?”芷馨恐猗猗听见,急趋而出。 

    忽闻外面喧嚷,问是何事。菊婢曰:“鹤奴报去是本县太爷奉部文到此,召相公进京授职,请相公出去。”雪香闻之,忙整冠束带,出来迎接,一面送过县主,一面即请松、竹与曲江并兰瘦翁、山翁到家商议。翠涛曰:“曲江素性无志功名,独我三人偏欲就试鸿博,幸而出人头地,告假荣归,本志已遂。今朝廷徵召又至,弟与嶰谷实不欲往,不知雪香是何主见?”雪香曰:“弟请兄等至,正是为此。弟以家父仙去,老母在堂,且兰岳翁与山岳翁移家到此,弟一就职,萍踪靡定,安能遽迎板与到任,即两岳翁处谁人照应?意欲与二兄作一《告请终养表》,求县主转详上司,申奏朝廷,伸弟等得以优游林下,彼此弄月吟风,岂非人生快事?奚必纾紫拖绿为?”瘦翁与山翁曰:“贤婿之言亦是,但勿因我二老致抗君命。”雪香曰:“婿主意已定,岳父大人不必过虑。今残腊将终,俟明春共举可也。”遂各相爵而去。 

    光阴迅速,不觉已是新正。三人计议上表,详请上司。上司转奏蒙上谕: 

    朕以孝治天下,梅如玉等奏请终养,诚乌私之至情,朕甚嘉焉,准其终养。时敕诰命其母,封为太夫人;其内子,封为夫人。钦此。 

    雪香奉上谕,焚香拜谢圣恩,即到松、竹两家道贺。曲江闻之亦至,遂一同转至雪香家,拜贺冷太夫人,并拜见兰、桂二夫人。月香曰:“婢子始终蒙诸君作合,尚未叩谢大德。今既降临,婢子之幸。”遂裣衽而拜。翠涛等逊谢。举首忽见菊婢,初非婢子装饰;兰氏侧复一美人侍立,知是芷馨。退谓雪香曰:“二弟妇侧侍立者非芷馨、菊婢乎?”雪香曰:“然。”翠涛曰:“何以亦梳蝉鬓、插凤钗,全不似婢子装饰?”雪香曰:“尚未请兄等吃喜酒,已收用了。”翠涛曰:“二弟妇能勿吃醋乎?”雪香曰:“不唯不吃醋,而反曲成之。”翠涛曰:“非吾弟不能消此福,然非二弟妇之贤,吾弟亦不能享此福。第恐占尽人间春色,有犯造物之忌。”雪香曰:“在兄造物或忌之,在我梅雪香造物方曲成之,何忌之有?” 正谈笑间,忽兰瘦翁与山翁至,遂各出位相迎,彼此道贺。兰瘦翁曰:“今而后贤婿可与松兄等得以优游林下矣。”雪香曰:“小婿志愿已遂,所恨者家父仙去,未获终养耳。”翠涛曰:“伯父仙去,然比堂□草自可忌忧。且伯父根基不知几生修到,吾弟亦唯培养根基,家声勿替足矣!”雪香曰:“善。”于是大排筵宴,命芷馨同菊婢把盏。竹曰:“不可。今既为弟妇夫人,即二翁丈亦必不轻视。”遂命鹤奴捧觞,饮至深夜方散。 

    雪香从容谓猗猗、月香曰:“二卿情同姊妹,朝夕甚欢。但二岳父母大人另居一处,于必终觉不安,二卿以为何如?”猗猗曰:“据妾愚见,家下亦无多人,虽然茹舍竹篱,颇甚宽阔,不免移至家中,使妾与桂妹得以朝夕亲候,岂不两全?”雪香曰:“正合吾意。”遂告知太夫人,择日移至家中。二翁每日寻山玩水,欲仿癯翁陈迹;二姥自有冷太夫人共话。唯雪香日偕二美敲棋赋诗,出门则寻翠涛、嶰谷吟风弄月。人之见者,莫不交相羡慕,曰:“松、竹二子固佳,然而梅雪香真仙品也。”赞曰: 

    所谓伊人,丰姿绝俗。骨傲神清,比德于玉。 

    不慕繁华,依子空谷。谁其友之,唯松与竹。 

    孤高成性,静而能安。谁其配之,唯桂与兰。 

    陋彼桃红,嗤他李白。冒雪冲寒,独标品格。

猜你喜欢
  卷十 清虚先生传·吴敬所
  第十六回 见白镪失义 因雀引鸣冤·梦觉道人
  第十三种 说蜣螂·石成金
  第二十二回梅生这番得计娇娘两次魂消·风月轩入玄子
  第一回 娇春月初试云雨情·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五回 看盛会万人聚小镇 缺妆奁一女泣空房·黄南丁氏
  第三回 二佳人暗地偷香·云游道人
  第十一回 淫兴酣再战娇娇女·
  第二回 逞雄威檀郎施毒手 忍奇痛石女破天荒·李渔
  第九回 入士去兮淫地练功·临川山人
  第三十一回 宠龙阳魂消锦帐 闹刺客胆破深宵·陆士谔
  第四十六回 开绮筵豪饮赛清歌 抱锦裯分房还故宠·归锄子
  第一回疑是仙子临波来·春江隐士
  秋夕访琵琶亭记·李昌祺
  第三十九回太糊涂人何梦梦真狡猾想入非非·朱瘦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