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余答曰:“余出家以来,未尝习此,舍《香赞》、《心经》、《大悲咒》而外,一无所能,恐辱命,奈何?”
监院曰:“瑜伽炮口,只此亦够。尚有侍者三人,于诸事殊练达。师第助吾等敲木鱼及添香剪烛之外,无多劳。万望吾师勿辞辛苦,则常住增光矣。”
余不获已,允之。监院欣然遂去。余语湘僧曰:“此无益于正教,而适为人鄙夷耳。应赴之说,古未之闻。昔白起为秦将,坑长平降卒四十万。至梁武帝时,志公智者,提斯悲惨之事,用警独夫好杀之心,并示所以济拔之方。武帝遂集天下高僧,建水陆道场七昼夜,一时名僧,咸赴其请。应赴之法,自此始。
“余尝考诸《内典》:昔佛在世,为法施生,以法教化四生。人间天上,莫不以五时八教,次第调停而成熟之;诸弟子亦各分化十方,恢弘其道。迨佛灭度后,阿难等结集《三藏》,流通法宝。至汉明帝时,佛法始入震旦。唐宋以后,渐入浇漓,取为衣食之资,将作贩卖之具。嗟夫,异哉!自既未度,焉能度人?譬如下井救人,二俱陷溺。且施者,与而不取之谓;今我以法与人,人以财与我,是谓贸易,云何称施?况本无法与人,徒资口给耶?纵有虔诚之功,不赎贪求之过。若复苟且将事,以希利养,是谓盗施主物,又谓之负债用。律有明文,呵责非细。”
湘僧曰:“阿师言深有至理,令人不可置一词也。第余又不解志公胡必作此忏仪,延误天下苍生耶?”
余曰:“志公本是菩萨化身,能以圆音利物。唐持梵呗,已无补秋毫。矧在今日凡僧,更何益之有?云栖广作忏法,蔓延至今,徒误正修,以资利养,流毒沙门,其祸至烈。至于禅宗本无忏法,而今亦相率崇效,非宜深戒者乎?顾吾与子,俱是正信之人,既皈依佛,但广说其四谛八正道,岂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同日语哉?”
湘僧曰:“善哉!马鸣菩萨言:诸菩萨舍妄,一切显真实,诸凡夫覆真,一切显虚妄。”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回 访宝玉气走张公子 羡雪岩宠纳金黛云·梦花馆主 第五十二回 沈白清出详各宪 姚夏封得信探监· 第十一回 张状元衣锦还乡 武探花居丧守服·崔象川 第十五回 邹雪娥急中遇急·嗤嗤道人 第十二回 皮老爷无心获盗 祝公子有意邻船·陈少海 第四十三回 附官舟入京登鼎甲 见师尊为友诉冤情· 第一回 幻虚境册开因果 大观园梦启情缘·陈少海 第二十五回 兑母珠世交蒙惠赠 捣儿茶义仆效勤劳·逍遥子 第九十五回悬弧设三府徵祥进爵添筹一堂集庆·李涵秋 第十二回 何巡按听诉私访 徐黑虎认车被擒· 第九回 遭流离兰英失母 买针指翠娟认妹·李修行 第十二回 闻兄死囹圄腾身 趁客投阇黎获宝·庾岭劳人 双血衣·省三子 第五回 遣书生村儿窃帕 会契友羽士留情·松云氏 第二十二回 祁二娘房中骗夫主 张秀才桶内失真魂·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