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情中谐
《塗说》:有个人很怕老婆,常为老婆下跪,他的朋友便将程颢《春日偶成》一诗改了几个字,拿来嘲笑他,朋友是这样改的:云淡风轻近夜天,傍花随柳跪床前。
时人不识予心怕,将谓偷闲学拜年。
涕泣女吴
《林居漫录》:郑范溪是河北安肃县人,他有个女儿,长得十分漂亮,称得上倾国倾城之貌。选郎官蒋遵箴倾慕她的美貌,便向郑范溪求婚,想作他的姑爷。郑范溪嫌蒋遵箴年龄太大,样子也难看,拒绝了他的请求。恰值郑范溪谋求宣州总督的职位,江陵同意了他的要求,而蒋遵箴则借故不举荐他。随后,强行给郑家送去聘礼,并让人转告郑范溪:“老先生想掌管北门的钥匙,遵箴愿补东床之缺。”言外之意是说:“你要是想到宣州做官的话,就得叫我做你的女婿。否则的话,没门儿。郑范溪不得已只好同意了蒋遵箴的交换条件。女儿出嫁那一天,范溪夫妇搂着女儿的头失声痛哭。江陵听说这件事之后,戏谑道:“范溪为了当上官,哭喊嫁女也情愿。”听到这话的人无不开怀大笑。
尼嫁士人
《驹阴冗记》:饶州有个尼姑,嫁给了读书人张某。他的同乡戴宗古写了一首诗赠给他们夫妇,诗中说:短发蓬松绿未匀,袈裟脱却着红裙。
于今嫁与张郎去,赢得僧敲月下门。
读到这首诗的人都拍手叫好。
月夜招邻僧闲话
《拊掌录》:许义方的妻子刘氏,素以端庄贞洁自称。义方曾有事外出,一年多才归家。回来后,便问妻子:“我不在家时,你独处无聊,和邻居亲戚往来吗?”刘氏说:“没什么往来,自从你走了之后,我闭门自守,足不出产。”义方听了妻子的话,赞叹不已。随后,又问道:“那你靠什么打发时光?”
妻子回答:“没事时,作几首小诗来解闷儿。”义方很高兴,便让她把诗拿出来欣赏。岂料,开卷的第一篇题目便是“月夜招邻僧闲话”。
仿春秋
《清波杂志》:宋哲宗元祐年间,敏求斋有《**春秋》一书。书中记载:陈生与宋家的娼妓相好,一天,两人到曹家饮酒,席间,陈生用春秋笔法在墙壁上题字道:“春正月,会吴姬于宋,夏四月,复会于曹。”有人在他的文后戏续道:“秋饥,冬大雪,公死。”读了这前后文字,令人大笑不止。
耕余凿旧
《群居解颐》:唐宪宗元和初年,有位显贵之官娶了他的表妹。婚前,两人频频幽会,同僚们多有所闻。举行婚礼的那天晚上,清和的张仲素、宗室李程为傧相。女方的娘家人向他们索求《催妆诗》,仲素吟诵道:“舜耕余草木,禹凿旧山川。”
李程开始时不明白仲素怎么咏出这样的诗句,过了好久,忽然感悟道:“张九啊,张九,舜禹之事,我知道了。”
赠妾诗
《冷斋夜话》:有位七十老翁新买了个小妾,为此,他大宴宾客。苏东坡当时也在座,老翁向他求诗。东坡问:“您的小妾今年多大了?”老翁说:“三十 。”东坡便以玩笑的口吻说道:“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
独不见建义井者乎
《韦居听舆》:周益公的夫人嫉妒心特重,益公买了个小妾后,她恨之入骨,尤其是看到益公待小妾那亲热的样子,更是咬牙切齿。一天,益公有事外出,她便把小妾绑在院子里,此时,正值酷暑,烈日当头,小妾被晒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
益公回来时,小妾便告诉益公她口喝难忍。益公忙去给她倒了点热水。他的夫人正在屏风后偷看,见益公给小妾倒水,便嘲讽他说:“好个相公,为婢女取水。”益公笑着反唇相讥:“我拿点水算什么,你没看见有人正给她挖义井吗?”
吊丧妻
《笑史》:解学士友人的妻子死了,死者是个凶悍暴戾的妇人。解学士听到凶信,便到友人的家中吊唁。他一进门就说:“恭喜!恭喜!”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人家妻子死了,不说点悲痛安慰的话,怎么还要贺喜呢?只听他接着说道:“恭喜这位四德皆无,七出全有的妇人呜呼哀哉,这真是大吉大利。”原来,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妇人规定了四种行为规范,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简称“四德”,又规定了丈夫遗弃妻子的七个条件,即无子、氵㸒邪、不侍奉公婆、瞎说乱道、盗窃、妒忌、恶疾,简称“七出”。统治者认为,只有符合“四德”的妇人才是贤妻良母,而违犯了“七出”中的一条,都在被逐之列。照此看来,那位“七出”俱备的妇人死了,不是值得庆贺的吗?
秃疮天子跛足皇后
《五代史·杨光远传》:五代时沙陀部的杨光远曾被后晋国封为东平王。他秃头断臂,样子极难看,又不识字,然而他能言善辩,有心计,后因谋乱被杀。杨光远秃头,他的妻子腿跛,人们揶揄他们说:“自古以来岂有秃疮天子,跛足皇后?”
这话后来竟成了笑料。
春色
《随园诗话》:听说广东的妓女,没有让人满意的。一天,我偶与龙文去妓院,的确兴味索然。我问那些妓女的姓名,龙文笑着说:“都叫春色。”我不解地问:“怎么有这样的美名?”
龙文说:“‘春色恼人眠不得’吗!”
溺爱不明
《息影偶录》:陆通明祖祖辈辈都住在洞庭山,有位姓吴的人常来他家,吴某不大正经,说话办事总是幽默滑稽。一天,陆通明的妻子生孩子,吴某问陆通明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陆通明说:“生了个女孩,已经溺死了。”吴某说:“先生向来十分精明,这事做得欠通。”陆通明很惊讶地问他为什么,他说:“你难道没听说溺爱者不明吗?”
妓谑
《余墨偶谈》:孝廉阳少南到某县游历,与那个县的一位妓女好上了。当时那位妓女也就十二三岁。又过了几年,阳少南又旧地重游,此时的阳少南已头发斑白,胡须繁盛,那位妓女也长成了少妇模样。一天,阳少南与朋友去拜访她,并开玩笑说:“女孩子每天都和男人混在一起容易长大。”妓女转到他的身边,捋着他的胡须说:“虬须公,大概也是每天和女人混在一起容易老吧!”说完,大家都笑了。他们两人的话虽是诙谐之语,便也足以令人猛醒。
老僧最惧内
《桐荫清话》:一天,僧人祗园召集几个人小聚。有人问在座的人谁最怕老婆,大家还没来得及回答,祗园却说:“只有我这老僧最怕老婆。”大家一听,都很惊讶。祗园笑着说道:“只因为最怕老婆,所以不敢娶。”在座的都笑了。
名士是何物值几文钱
《渔矶漫钞》:妓女刘元,岁数已不年轻,但仍佻达轻盈,目含秋波。曾有位名士慕其名而来寻乐。睡觉时,刘元面向里面的床帷,不答理他。名士忍耐不住,拍着她的肩头说:“你不知道我是名士吗?”刘元听了他的话,转过头来说道:“名士是什么东西,值几文钱呢?”后来,人们把他们的对话传为笑谈。
牛姓喜联
《两般秋雨庵》:纪文达生性幽默诙谐,天津的牛太守为儿子娶妻,纪文达与牛太守是姑表亲,便先派人送了副喜联:绣阁团圆同望月,香闺静好正弹琴。
牛家见了这副喜联煞是高兴,但不知道纪文达是在用“吴牛喘月”和“对牛弹琴”的典故。后来,纪文达又亲自登门贺喜,指着那副喜联说:“我用您尊府的典故写的喜联怎么样?”
牛家这才恍然大悟,一家人开怀大笑。
纽扣诗
《坚瓠丁集》:解大绅愿开玩笑,他见妇女的衣服上钉着几排纽扣,便作诗戏谑道:一幅鲛绡剪素罗,美人体态胜姮娥。
春心若肯牢关锁,纽扣何须用许多?
忠孝娘
《稗史类编》:有位儒生年已古稀还新娶了两位小妾。小妾进门后,他便拜托朋友给这两位小妾取名。朋友说:“干脆就叫忠娘、孝娘吧!”老翁说:“忠孝二字到是很不错,便拿它给妾姬命名则不合适。”朋友说:“没什么不合适的,这两个名字都是有出处的。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素娥
《北窗琐语》:杭州的妓女,多卖身给盐商。妓女素娥便被歙州的盐商买去。黄南谷曾经拜访过妓女素娥,见素娥家的墙壁上贴着她的一张画像,像旁题有一首诗,诗云:淡红衫子淡红裙,淡淡梳妆淡点唇。
只为一身都是淡,将来付与卖盐人。
阴阳生
《近事琐言》:福建有位医生姓阴,而他的妻子却姓阳,人们说他们是颠倒阴阳。后来,他们两人生了个儿子,人们又戏称他们的儿子为“阴阳生”。
破瓜无元
《辍耕录》:一人娶妻,但已不是处女,袁可知道后,赠给他一首《如梦令》词:今夜盛排筵宴,准拟寻芳一遍。春去已多时,问甚红深红浅。不见不见,还你一方白绢。
卷耳
《群居解颐》:韦庆本的两只耳朵有点朝上卷屈,朝中大臣多呼他为“卷耳”。后来,他的女儿被选为妃子,长安令杜松寿前来向他祝贺,并说:“我早就知道您的女儿一定会被选为妃子。”庆本不明白地问:“为什么?”松寿便用手把自己的耳朵卷起来说:“卷耳,后妃之德也。”
嫁娶谑词
《坚瓠戊集》:康熙壬申年的冬天,民间误传皇宫要挑选绣女,百姓信以为真,纷纷你嫁我娶。一时间,花轿满街,锣鼓乐声盈耳。这不禁使人想起《忆唐明皇》的一首词: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休负好风光。
现在仓卒嫁娶,很可能就有以倾城之貌,误嫁给不称心的郎君。年少有情,古今同理。为此,有位幽默书生作了一首《两同心》词:天使遥临,小民惶惑。年庚帖才出寒门,花灯轿已来香陌。
趁今宵日吉时良,嫁个娇客。那管门楣非匹,便谐琴瑟。一枝花银烛摇红,三杯酒金樽凝碧,倩鳞鸿探问梅香。夜来消息,宪示森严,民疑莫释。乏妆藉口匆忙,无聘礼委时仓卒,感皇思女嫁男婚。向平累毕,顿使皮箱净桶,价高十百。呼掌礼数遍追求,唤喜娘多方寻觅。看年来节届秋冬,稳婆忙迫。
夫人裙带
《清波杂志》:蔡卞的妻子七夫人,是王安石的女儿,颇知书达理。蔡卞每有国事,都先跟她商量,然后再到官府发令。
当时,蔡卞的下属们啪:“我们每天奉行的,都是人家咀嚼过的余渣。”一天,蔡卞举行家宴,伶人吆喝道:“右丞相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朝廷内外传为笑谈。
君子有三畏
《唐语林》:唐中宗时,裴炎常说人的妻子有三个阶段让人怕:年轻时,看她像活菩萨,哪有人不怕活菩萨的;等到儿女满堂时,看她像女神九子母,哪有人不怕女神九子母的;再到五十六十时,薄施妆粉,有的地方青,有的地方黑,看她就像吃人精气的鸠槃荼鬼,哪有人不怕鸠槃荼鬼的?
确对
《归田录》:梅圣俞以诗知名,但三十年也没谋到一个馆职(唐宋时,凡在史馆、昭文馆、集贤馆等处供职,自直馆至校勘,都称馆职。——译者注)。到了晚年,才参加编修《唐书》,书虽然写成了,但还没等上奏皇帝,他便死了。士大夫们都为他惋惜。当初,他接受皇帝诏令修《唐书》时,对妻子说:“我今天参加编撰《唐书》,可以说是猴子钻进布袋里了。”
他的妻子说:“您对于做官,和鲇鱼上竹竿有什么两样?”
听到这话的人都说他妻子回答得精确。
糟糖妾
《野语》:孝廉计东,是个贫穷的读书人。他曾经娶了个小妾,因家中没多少钱,所以每天都是粗茶淡饭,他的夫人戏谑地说:“自古以来有糟糠之妻,没听说有糟糠之妾,你打算怎么办?”
我自哭亡妾耳
《宋书·刘怀慎传》:刘怀慎的儿子德愿,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世祖曾戏弄过他。世祖的宠姬殷贵妃死了,葬礼完后,大臣们来到殷贵妃的墓地,世祖对刘德愿说:“你哭贵妃,要是能哭得悲悲切切,我一定重赏你。”刘德愿应声便捶胸顿足唪啕大哭起来,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世祖很高兴。封他为豫州刺史。随后,又让御医羊志哭贵妃,羊志也呜呜咽咽哭得很悲伤。事后,有人问羊志:“你哪来那么多眼泪?”此时,羊志的爱妾也刚死,他回答说:“我那时候并不是哭贵妃,而是哭我自己的亡妾。”羊志也是个滑稽幽默的人,常愿开玩笑,世祖也喜欢拿他开心。
一肚皮不合时宜
《调谑编》:一天,苏东坡退朝归来。吃完饭,抚摸着肚子慢慢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忽然回过头来对侍从们说:“你们说说,我这里都装的是什么东西?”一位婢女应声答道:“都是文章 。”东坡不以为然。又一人说:“满腹都是机巧智慧。”
东坡也认为她说得不对。这时,朝云说:“朝士一肚皮不合时宜。”东坡听后,捧腹大笑。
茶亦能病人
范公偁《过庭录》:刘贡父在长安做官时,与一名叫茶娇的妓女相好。茶娇姿色美丽,聪慧多才,贡父十分喜欢她,此事盛传一时。后来贡父被召回朝。临行时,茶娇远道相送,贡父设晚宴痛饮,并作离别诗说:画堂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唱渭城。
唱尽一杯须起舞,关河风月不胜情。
刘永叔是贡父的朋友,他听说贡父要回京城,便出城十五里去迎接他。到了贡父的住地,见贡父醉酒未醒,便问他:“为什么还不起来?”贡父说:“自从上路以来,遇到亲朋好友都留我饮酒,因而我总是醉意醺醺。”永叔跟他开玩笑说:“贡父,不但酒能醉人,茶也能醉人呢!”
娶重婚妇
《坚瓠集》:萧轸登第后,便又娶了位再婚的妇人。他的同学以《柳梢青》词跟他开玩笑说:挂起招牌,一声喝彩。旧店新开,熟事孩儿家怀。老子毕竟招财,当初合下安排。又不是豪门买呆,自古道正身替代,现任当差。
以我姓伍故相弄耳
《封氏闻见录》:“杨伯博任山南县丞,他的妻子陆氏,是位大家闺秀。县令朱某,妻子姓伍。一天,县令家举办宴会,邀请各县官夫人赴宴。客人到后,县令的夫人便问县丞的夫人姓什么,回答说:“姓陆。”又问主簿夫人,回答说:“姓戚”。县令夫人刚听她们回答完,便生气地转身离开了客厅。夫人们不知怎么回事,就都想告辞。朱某听说后,便急忙去问夫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夫人说:“县丞的夫人说她姓陆,主簿的夫人说她姓戚,因为我姓伍,所以她们联合好了来耍弄我。
其余夫人,亏着我没问,若是我问她们,一定是姓八姓九了。”
朱某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便大笑起来,说:“人各有姓,怎么是戏弄你呢!”于是,就让妻子出来主持宴会,招待客人。
天使其然
《启颜录》:山东有位书生,娶了个蒲州姑娘。薄州那儿的女子多患囊肿病,书生的丈母娘脖子上面就有个囊肿。结婚几个月后,书生的岳父怀疑他不聪明,便设置酒宴,将亲戚们请来,想考考他。岳父问他:“你在山东读过书,肯定明白好多道理,你说说鸿鹤为什么能叫?”书生回答:“上天使它这样。”又问:“松柏在冬天还绿是怎么回事?”回答说:“上天使它这样。”又问:“道边树有骨(骨出)又是怎么回事?”
回答说:“上天使它这样。”岳父说:“你什么道理都不懂,真是白在山东住了。”于是便戏谑道:“我告诉你吧,鸿鹤能鸣,是因为它脖子长;松柏冬青,是因为它心中强;道边树长骨(骨出),是因为车碰伤。怎么能说是上天让它们这样呢!”
书生说:“岳父大人先别见怪,请让我把听到的话奉酬给您,不知是否可以?”岳父说:“你尽管说,没关系。”书生说:“虾蟆能鸣,怎么是脖子长?竹子也冬青,怎么是心中强?夫人颈下有囊肿这样大,岂是车碰伤?”听了女婿的话,岳父羞愧难当,无话回答。
众鸟欣有托
《中兴间气集》:李秀兰,是唐代著名的歌妓。她不仅容貌俊美,而且言语幽默滑稽。一天,她和时贤们在乌程开元寺聚宴,河间府刘长卿也在座。她知道刘长卿患疝气病,便对刘长卿说:“山气日夕佳”,刘长卿素以五言长城自称,遂应声对道:“众鸟欣有托”。在座者无不大笑,都认为出句好,对句也佳。
正烧着大云寺门
《群居解颐》:信州有位女子,落拓贫困,但她的歌唱得很好,而且还喜欢饮酒。日常生活不是缺衣就是少食。有人曾送给他一块上有信州地图的布,她就染了染做了个裙子,但上面的墨迹还在。一天,邻居来拜访她,她拿出酒菜,陪邻居喝酒。喝了一会儿,一位婢突然惊叫起来:“娘子,你的裙子烧了!”邻居忙问:“烧了什么地方?”婢女说:“正烧着大云寺门。”
管夫人
《词话》:赵承旨与管夫人伉俪相得,唱和甚多。一天,赵承旨想纳娶小妾,便给夫人写了一首词: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何过分?你年纪也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夫人看完了丈夫的词,也挥笔酬答道: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他来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和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歌妇嘲僧
《全唐诗话》:杨苧萝是洛阳的歌妓,聪慧有才思,秘书郎杨凝式十分爱怜她。一天,讲经僧云辨去拜访他们,宾主坐在客室里闲聊,忽然有个蜘蛛从檐前垂丝而下,正对着苧萝和云辨。杨凝式笑着对苧萝说:“你要是能作诗戏谑得体,云辨大师会送给你五匹绸绢。”苧萝应声嘲谑道:吃得肚婴撑,寻思绕寺行。
空中设罗网,只待杀众生。
云辨身高体胖,所以苧萝借蜘蛛同他开了个玩笑。杨凝式见了诗,笑得前仰后合,忙叫云辨快拿绢来。云辨笑着送给苧萝五匹绢。
烟蓑乘夜护花台
《坚瓠癸集》:福建的陈成玉喜称与人开玩笑,他的朋友周行可娶了个后妻,他便写了一首诗戏谑行可说:十分春色海棠开,**漫天暗里来。
可是东君勤爱惜,烟蓑乘夜护花台。
因为周行可有络腮胡子,所以陈成玉这样开他的玩笑。
你小是小,也是个老爷
《坚瓠广集》:张好儿,是吴地的妓女。她容貌温柔而美丽,而且还极聪慧。一天,有位老翁让她陪着游玩,杜君看见后,讥诮地说:“他老是老,但你也是个小娘子。”这杜君本来没有户口,借太医院的名义,用钱买了个小官做,因而,好儿应声回敬他说:“你小是小,但也是个老爷。”听到这话的人,都为她的回答拍手叫好。
嘲李端端
《支溪友议》:唐朝诗人崔涯,是吴越一带的人。他狂放不羁,才思繁捷,与张祜齐名。他常在妓院题诗,诗成之后,便被人到处传颂。如果哪个妓女被他赞美,那么,门前便车马络绎不绝;如果受到他的贬低,则门可罗雀,衣食难以为继。
因此,妓女们见了崔涯都小心谨慎地服侍他,讨他的欢心。
他曾经嘲笑一位妓女说:
虽得苏方木,犹贪玳瑁皮。
怀胎十个月,生下昆仑儿。
又云:
布袍破袄火烧毡,纸补箜篌麻接弦。
更着一只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
有位妙女名叫李端端,崔涯先是写了这样一首诗来嘲弄她: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囱耳似铛。
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生。
诗中把李端端写得没个人样,眼睛暗淡无光,鼻孔黑洞洞的像两个大烟囱,招风耳如同锅铛,当她把象牙梳子插在发髻上时,就跟黑糊糊的昆仑山上挂着一弯月牙似的。
李端端见到这首诗后,忧心如玻一天,她从节度使留后(官名)的官署归来,远远望见崔涯和张祜走来,便恭候在路旁。
等见了二人,便向他们拜了两拜。战战兢兢地哀求说:“端端只侍候三郎六郎,请您二位开恩。”崔涯见状,又动了恻隐之心,便重赠给她一首绝句:觅得黄骝鞍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
扬州近日浑成错,一朵能行白牡丹。
这首诗,先说去会端端的心情急切,然后否定了自己前头的说法,最后极力称赞李端端白如牡丹。
崔涯的这首诗传出去之后,扬州城的富商巨贾争先恐后地往李端端家跑。于是有人嘲笑道:“李家娘子是才出墨池,便登雷岭。为什么没几天的工夫,竟黑白不均?”
他还有两首杂嘲诗:
其一云:
二年不到宋家东,阿母深居僻巷中。
含泪向人羞不语,琵琶弦断倚屏风。
其二云:
日暮追来画阁中,百年心事一宵同。
寒鸡鼓翼纱窗外,已觉恩情逐晓风。
郭素学王轩
《侍儿小名录》:王轩曾到浙江诸暨县南西施的出生地苧萝山游历。他找到西施的遗迹,便在那块浣溪石上题了一首诗: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溪石,不见浣溪人。
刚题完诗,就见一位身穿素衣,佩带琼佩的女子飘然而至,对王轩说:妾自吴宫还越国,素衣千载无人识。
当时心比金石坚,今日为君坚不得。
王轩明白她就是西施,便又赠给她一首诗说:佳人去千载,溪山久寂寞。
野水浮白烟,岩花自开落。
猿鹤旧清音,风月闲楼阁。
无语立斜阳,幽情入天幕。
西施说:“这诗写得够美了,但还没完全道出我的内心世界,于是便酬答道:高花云外晓相怜,幽鸟两中啼不歇。
红云飞过大江西,从此人间怨风月。
两人一唱一和,不觉日已西沉,便各自散去,约好明天在水边相会。第二天,当王轩来到水边时,西施早就在此迎候。
因此,王轩在苧萝山逗留了一个月才回家。
有个叫郭素的人,听说了王轩题诗奇遇后,便也来到苧萝山,在浣溪石上留诗,企望见到西施,但等了多日,也没见到踪影,进士朱泽作诗嘲笑他说:三春桃李本无言,苦被残阳鸟雀喧。
借问东邻效西子,何如郭素效王轩。
米言
陆灼《艾子后语》:燕国里季的妻子姿容秀美,但放荡不拘,暗中与邻家少年有染。里秀风闻此事,便想来个突然袭击,抓住氵㸒妇奸夫。
一天,里季告诉妻子,说他有事外出,晚上不在家过夜,妻子一听很高兴,便让邻家少年来到她家。里季躲在隐密处,见少年进了屋,又插上了门插,便去敲门。他的妻子听到敲门声,惊慌地说:“我丈夫回来了,怎么办?”少年也很害怕,朝屋子四周看了看说:“有窗户吗?”回答说:“这屋子没窗户。”又问:“有什么洞吗?”“也没有。”“那我从哪儿出去呢?”里季的妻子看了看墙壁上挂着的一个布袋子,对少年说:“快钻进这里躲一躲!”少年无奈,便钻了进去。里季的妻子将布袋子悬挂在床边,并告诉少年:“你别害怕,他要是问我的话,我就说是装的米。”于是,就装作刚起床的样子,给丈夫开了门。丈夫进门后,搜遍了屋子的角角落落,也不见少年的踪影。等到他来到床边,见床边鼓鼓囊囊悬着个大口袋,一举还挺重,便盘问妻子:“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妻子作贼心虚,结巴了半天也回答不出。里季很气愤,厉声喝问不止。
少年在袋子里这个着急,可也没用。他十分担心事情败路,不知不觉地竟在袋子里答应说:“我是米。”里季一听,便拿起棍棒把他打死了,随后又将妻子杀掉。艾子听说这件事后,笑着说:“从前‘石头’在晋国开口说话,今天‘米’在燕国回答别人的问话,真是趣事。”
只写“姊夫生”可也
《敝帚斋余谈》:皇家的亲戚李文全,是当今慈圣太后同一母所生的兄弟,故武清侯李炜的长子。他生在富贵之家,从未曾跟外请的老师受文化教育。他有个大女婿叫钱振民,是原贵戚安昌伯钱承宗的嫡系子孙,承袭了锦衣带俸指挥使的官职。一天,女婿准备一筐礼品送给李文全的名叫李诚铭的长子,恰好被李文全看见,要来名片观看,见钱振民在上面自称“制眷弟”(即:正在服丧的亲属关系的小弟),因钱振民在父母的丧期正在服孝,所以这样自谦是得体的。李文全却看罢大怒,将名片撕得粉碎,将送礼的仆人打了一顿赶走。钱振民没料到出这种事,赶紧前去向大人请罪,并问为什么要把名片撕毁?
李文全就说:“你不过是我的大女婿,怎么敢要制服你的舅弟,居然这样称呼!”钱振民这时心里已明白岳父颟顸无知,就说:“这是我错了,那么今后该改成什么样的称呼呢?”李文全想了半天才说:“你就写‘姊夫生’就行了。”姊夫生的意思是“姐夫学生”,文理不通,不伦不类,一时传为笑谈。
谁是阿奴他
《余墨偶谈》:父母为儿女联婚,看男方则比较容易,但要看女方则很难。因而,常有人家趁未下聘礼之前,硬要女方母亲带着女儿来答拜,女儿幼小,不大明白,男方家则找了个机会看了看。
戚某刚刚商量婚事时,他的朋友作了一首绝句戏谑他说:女儿娇小貌如花,妆罢随娘往婿家。
拜罢姑嫜拜姊妹,不知谁是阿奴他。
这末尾的“他”字叶韵,颇似女郎口吻。
一韵对
《坚瓠辛集》:尚书边贡,娶的后妻胡氏,是个通晓文墨的女子。尚书的身边妾姬成群,胡氏常吃醋。一天,边家宴请宾客,席间,有位宾客说了句酒令:“讨小老嫂。”边贡对不上来,胡氏在一张纸片上写了“想娘狂郎忙”几个字,递给他说:“你怎么不用这句话对?”在座的宾客见了她写的字,都大笑起来。
秀才张妓
《坚瓠续集》:秀才张,是教坊的妓女,因她能引文填词,而且举止娴雅,人们便送了她这样一个绰号。她曾经到过琴川,琴川的名士钱方伯将她留在家中过夜。等她到了锡山时,秦封君对她也十分倾慕。一天,秦公宴请宾客,秀才张也在座陪酒。
有一位客人戏谑她说:“你往来于琴川锡山,在钱秦二公之间周旋,你到底是事奉齐国,还是服侍楚国呢?”此时,张妓王用筷子夹着一块鱼,听了这位宾客的话,随声应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在座的宾客无不称赞她答得巧妙。
梧州竹枝
《余墨偶谈》:马少莲是粤西人,性风雅,工诗词。闲暇之时好到妓院逛游,每遇妓女,都为她题诗作词,受他褒扬的,身价陡增;受他贬抑的,门庭冷落。大有崔涯狂士之风。曾作梧州竹枝词数十首,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其中一首说:六寸圆肤软似绵,抛将罗袜坐床前。
高翘脚指多灵动,夹住煤头好吃烟。
读之,令人忍俊不禁。后来听妓院中的人说,马少莲诗中描述的事情,在妓院中习以为常,不用这种方法来待客,客人会觉得对他不亲近,这真是恶作剧呀!
花么凤
《余墨偶谈续集》:别驾陆定笙,是浙江人,他家有个美童,花,小名为凤儿。凤儿能吟诗作词,话语幽默滑稽。因为他身体瘦弱,穿衣服撑不起来,人们戏称他为“么凤”。凤儿也漫不经心地答应着。后来又有人拿这个绰号讥诮他,凤儿说:“这称呼其实很雅气,我死以后,如果这名称还继续有用的话,当能与叶小鸾作佳偶,这是我深感荣兴的。”他那诙谐之趣都与此类似。
嘲老人娶少妇
《坚瓠集》:浙江有位老翁,年已六十三岁,却娶了个十六岁的女子为继室,有人作诗嘲笑他说:二八佳人七九郎,婚姻何故不相当。
红绡帐里求欢处,一朵梨花压海棠。
陈后山《诗话》也戴绝句云:
偎他门户傍他墙,年去年来来去忙。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他人作嫁衣裳。
又王雅宜七十岁时娶了个小妾,许高阳嘲笑他说:七十做新郎,残花入洞房。
聚犹秋燕子,健亦病鸳鸯。
戏水全无力,衔泥不上梁。
只烦神女意,为雨傍高唐。
五 似
《裴子语林》:东晋大臣桓温,字元子,是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对自己的长相与风度很满意,自以为可以和汉宣帝刘询、西晋将领刘琨相媲美。有人把他和王莽相比,他大不高兴。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年间,桓温率兵攻打前秦苻坚,因军粮不足,半路而退。来的路上,也是在北方,找到一位能做针线活的老年婢妇,一打听,竟是当年刘琨的婢女。
婢女一见桓温,便潸然泪下。桓温觉得很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哭。她回答说:“您特别像当年的刘司空(指刘琨)。”桓温一听很得意,便出去正了正帽子,抻了抻衣服,又进来问道:“你看我哪儿长得像刘琨?”婢女说:“眼睛很像,但您的眼睛太小:脸庞很像,但您的脸庞单薄;胡须很像,但您的胡须太红;形体很像,但您的形体太短;声音很像,但您的声音女人气。”桓公本想听些恭维他的话,没想到把他比得不成样子,气得他摘了帽子,脱掉外衣,倒在床上蒙头大睡。这种不痛快的情绪,持续了好多天。
此事岂可使卿有勋耶
《世说新语》:元帝生了皇太子,很高兴,下令赏赐群臣。
大臣殷洪乔谢道:“皇子诞生,普天同庆;臣无功勋,愧受厚赏。”中宗笑着说:“这事怎么可以使你有功勋呢?”
兄妹相谑
《诚斋杂记》:宋代大文学家苏子瞻有个小妹,善于写词作赋,日繁慧多辩,但她长得不太漂亮,尤其是额头宽而凸,子瞻常拿她这个缺欠处开玩笑说:莲步未离香阁下,梅妆先露画屏前。
小妹也不示弱,应声道:
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一声传。
因为苏子瞻胡须又多又长,所以小妹也就此开他的玩笑。
小妹那年刚刚十岁,听到的人莫不大笑。
便是皇后也少那两块不得
《轩渠录》:范师厚是个滑稽幽默的人,一次,他去平江,太守郑德象问他这儿的妓女哪个漂亮,师厚说:“王蕙、赵芷姿色不凡。”德象说:“赵芷不是不好,但她脸上的颧骨太高。”
师厚不同意他的看法,以诙谐的口吻说:“南方的妇人,岂有没颧骨的,就是钱大王的皇后,也少不得那两块。”
必为人呼作白猴耳
《玉泉子》:白敏中作丞相时,曾想招前进士侯温作女婿,这种想法酝酿了好久。他的妻子卢氏说:“你身为宰相,愿意来作女婿的多了,咱们既已姓白,再以侯氏儿子为女婿,肯定会被人称作白猴。”敏中听妻子一说,也就放弃了这种打算。
酒楼题壁
《行都纪事》:浙江吴兴县月河的莫氏,自称名门望族。
他常说:“我祖父在大观年间曾在贵族大学读过书,以精通《春秋》而驰名远近。”一天,他来到一座酒楼饮酒,见墙壁上题有一行字:“春三月,公与夫人会于此楼。”这行字本是一位轻薄少年携带娼妓在此饮酒随便题下的。莫氏竟提笔在那行字的下面续题道:“夏大旱,秋饥,冬雨雪,公薨。君子曰:‘不度德,不量力,其死于饥寒也。应该呀!”’见到这几行字的人,无不大笑。
鳏夫续娶登车妇诗
《余墨偶谈续集》:有位鳏夫续娶了一位再婚的妇人,况两人将词名牌集合在一此作了一首律诗戏谑道:双双燕语柳初新,灼灼花娇点绛唇。
青玉案温初有赠,红罗绸暖默舍颦。
换巢鸾凤瑶台月,并蒂芙蓉锦帐春。
琴调相思引芳兴,两同心莫话前姻。
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调谑篇》:大通禅师,操律高洁,人非斋戒沐浴,不敢登上他的宝殿。一天,苏东坡携带妙妓去拜谒他,禅师一见妙妓,脸上便显出不高兴的样子。苏东坡便作了一首《南柯子》词,让妙妓演唱。其词云: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睫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妙妓唱完这首词,大通禅师露出了笑脸。苏东坡说:“我今天参破老僧禅了。”
陈玉卿
《清代声色志》:妓女陈玉卿是广陵人。她本是良家女子,聪颖敏慧,能诗工弈。不幸的是,父母早亡,只得依靠叔父生活。而她的叔父又是个无赖,见侄女长得漂亮,就设计把她卖到妓院里。乙亥年的夏天,她随鸨母辗转迁移到苏州。苏州是妓女云集的场所,她们极会修饰打扮自己,素以玉卿芝兰自赏,不屑与那些初登妓场的小姐妹为伍。因此玉卿在当时没什么名气。
缕馨仙史是位知名人士,一见玉卿,就为她所倾倒,遂赋诗褒扬她。于是乎,声名大振,王孙公子走马灯似地来往于她家,无不以入迷香洞,在照春屏题诗为荣。玉卿对待客人,虽然应酬得体,但倾心的极少,独与浙西的陆吉仙及缕馨仙史二人向慕流连,缱绻倍至。吉仙曾赠给玉卿一首诗,玉卿步韵和道:“愁眉深销怨芳时,佳句飞来比色丝。
从此春江花月夜,新歌不唱唱新诗。”
她还叠韵赠缕馨仙史云:”
画楼寂寂鎻芳时,烦恼多于十丈丝。
只有鹦哥能解事,口衔红豆记新诗。”
其诗颇清婉可诵。
玉卿住在小东门外,屋内低下狭小,屋外尘土飞扬,噪音不断,不堪驻足。某君开玩笑地说:“凤凰也栖于枳棘中吗?”
玉卿随串应道:“凤凰何敢当,我这一生好似鹦鹉困在樊笼中而已。”
其聪颖如此。
大姑
《清代声色志》:相传秦淮有个名妓号为大姑。某观察很眷恋她,曾太傅为此戏作一联诗云:“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钳魂。”
一时传为美谈。
荷官
《清代声色志》:百文敏公出任两江总督的时候,江西中丞胡果泉设筵宴请他,并召戏班前来祝兴。其中有个叫荷官的艺人,先前是京师菊部名角之冠,文敏和他非常亲近。这一日正逢荷官登场献艺。文敏见之喜形于色,就问身旁的人说:“这不是荷官吗?为什么到这里来了?人也长大了,难怪我老夫鬓发斑白了。”戏罢,荷官来到文敏公面前,跪倒请安,并捋着他的戏装胡须说:“太师不老,不过是用了官府的服饰貂蝉口白才显得老了些。”文敏听罢大喜,随与荷官满饮三杯说:“你可谓荷老尚余擎雨盖,老夫可谓菊残犹有傲霜枝。”
赶三
《清代声色志》:赶三是京城有名的第一丑角,为人诙谐。
一天在皇宫演戏,皇室贵人将要陆续落座时,他忽然独自跑上台来吊场,表演小品皇帝落座说:“你们看我是假皇帝尚且得坐,那真皇帝还日夜侍立,又何曾落座呢?……”当他看到三位王爷到来时,又扮作老鸨母的模样扯着高嗓门喊道:“老五老六老七出来见客呀!”当时京城的妓女大多分二行,按排行称呼她们。而这时是惇、恭、醇三位王府的王爷落座听戏,赶三竟用妓院的行话戏弄他们。恭王爷本来就洒脱不羁,喜欢诙谐,因而听了大笑。醇王爷本来恭谨,虽然听了不高兴,然而坐在太后的旁边不敢多言。惇王爷平时就严正,听了大怒:“何等狂奴,敢如此放肆无礼。”遂喝叱侍从把赶三当场拿下,重打了四十大板。
马湘兰
《清代声色志》:马湘兰诗云
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卮。
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
马湘兰长得楚楚动人,名冠一时。相传湘兰长着一双大脚。
江都的陆无从以诗戏弄她说:
杏花屋角响春鸠,沈水香残懒下楼。
翦得石榴新样子,不教人见玉双钩。
湘兰,名守真,小字月娇。因为善于画兰花,故号称湘兰,所居在秦淮胜景处。湘兰五十岁的时候,有个乌阳少年追求爱慕她,坚决要娶她为妻。湘兰笑道:“外人以为我私卿,犹如卖珠儿。哪里有年过半百的青楼人,才拿起畚箕扫帚作新媳妇的呢?”听到的人无不捧腹叫绝。
猜你喜欢 第七回 富室贫儿生埋金受报 前愆孽女死对案归娼·丁耀亢 第六回 释冤仇一尊金佛 立心愿两粒明珠·陈少海 第二回 小寡妇洞房花烛夜· 第六十回 渴慕未忘通媒烦说客 坠欢可拾补过走情邮·张恨水 第三回 访青楼誓缔鸳鸯·烟水散人 第60回 徐老者羞辱媒人 贺庆云公堂诉冤·牛瑞泉 第十五回 朋奸窃柄·长安道人国清 第六十五回 李游击挥兵围贼窝·储仁逊 第二十二回 宫殿上四美成婚 孤城中两忠遇难· 第三回 憨和尚调情甘系颈· 第十回 故剑现巅芒备知劫夺 输棋寻救着纯用推敲·吴航野客 第一百回秦太君考终团圆宴华登云归结·李涵秋 第三回 游平山乘舟邀妓女 进水关带醉闹娼门·檀园主人 第八回 尹夫人囚车被劫·陈端生 第十六回 地藏庵公子占兄位 内省斋书生试赌盆·李海观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