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回 买金子买金子

作者: 张恨水

魏太太带着满怀的感慨,回到了家里,事实上是和预定期间,多着两三倍。杨嫂带着孩子们都睡了。她心想,自己是个倒霉的人,这三万元支票,别在身上揣丢了。因之并不耽误,就到陶家来。陶太太坐在电灯下,补袜子底呢,立刻放下活计相迎。魏太太笑道:"你们陶先生也穿补底袜子?"陶太太道:"请问重庆市上,有几个人的袜子底不是补的?"魏太太道:"其实,只要少输两回,穿衣服的钱都有了,别说是穿袜子。"陶太太笑道:"话是谁都会说,可是事临到头上,谁也记不起这个说法了。"

魏太太嘻嘻一笑,弯着腰在长袜统子里,摸出了那张支票,递给陶太太,因把在胡家接洽的经过,说了一遍。接着叹口气道:"有钱的人作什幺事都占便宜,他们有法子用金子滚金子,现在是四两,半年后就是半斤。你这金镯子若是不押了它,现在卖个三四万块钱,就可以买二两黄金储蓄券。到了秋天,你就戴两只镯子了。"陶太太笑道:"你也知道这个办法,你一定买了。伯笙原来也是劝我这样做的,可是我要为孩子筹零用钱,我就顾不得捡便宜的事了。"说着,她突然摇了两摇手,把支票收到衣袋里去。隔壁屋子,正是陶伯笙在说话。

魏太太到那屋子里来,见他将一张纸条放在桌上,用铅笔在纸上,列写阿拉伯字码。他一抬头笑道:"昨晚上的事,真对不起,我又是一场惨败。无论如何,要休息一个时期了。"魏太太笑道:"回来就写帐,合伙买金砖吗?"陶伯笙哈哈大笑道:"好大口气。我也不过是和人跑跑腿而已。"

魏太太胡乱开句玩笑,却没有想到他真是在算金子帐,便坐在旁边椅子上问道:"你有买金子的路子吗?"陶伯笙坐在桌子边,本还是拿了铅笔在手,对了纸条上的阿拉伯字码出神,这就很兴奋地放下了铅笔,两手按住了桌沿,望着魏太太道:"怎幺着,你对这事感到兴趣吗?"

魏太太笑道:"对发财的事谁不感到兴趣?若不感到兴趣,那也就怪了。可是我没钱,一钱金子也买不到。"陶伯笙正了脸色道:"我不是说笑话,你何妨和魏先生商量商量,抽个十万八万,买四五两黄金储蓄券也好。将来抗战胜利回家去,也有点安家费。现在真是那话,胜利逼人来,也许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回到了南京。"魏太太摇着头道:"你也太乐观了。"陶伯笙道:"不乐观不乐观,这是比'放比期'还优厚的利息,能借到债也可以做的买卖呀!"魏太太低头想了一想,笑道:"端本回家来了,我和他商量着试试吧。"

正说到这里,有个矮胖子走进来。魏太太已知道他,他是给老范跑腿的李步祥,人家真要谈生算经,自己也就只好走开了。陶伯笙和他握着手,笑了让坐,因道:"冒夜而来,必有所谓。"李步祥笑道:"在门外面我就听到你和刚才出去的这位太太谈买金子了。兄弟发财的念头也不后人。"

陶伯笙起身敬了他一支烟,又擦着火柴给他点上了,就因站在他面前的缘故,低声笑道:"老兄,要买的话,打铁趁热,就是明后天。我听了银行里的人说:就在下月一号,金价要提高。今天的消息更来得急,说是政府看到买金子的人太多,下月就不卖了。"李步祥喷了一口烟,笑道:"我也是听了这个消息,特意来向你打听的。你既然这样说了,我的事也就拜托你,你和老范去买的话,顺便给我来一份。"

陶伯笙道:"你找我,我还找你呢。我和老范托的那位包先生,是隔子打炮的玩意。他根本还得转托业务科的人。几百万的本票,我可不敢担那担子,让人转好几道手。干脆,我去排班。我打算今晚上起个黑早,到中国或中央银行门口去等着。你也有此意,那就很好,我们两个人同去。站班有个伴,也好谈谈话。"李步祥把手伸到帽子里去,连连搔了几下头发,搔得那帽子一起一落。原来他走进来就谈金子,帽子都忘了摘下来呢。他笑道:"站班,这可受不了。我到重庆来,除了等公共汽车,我还没有排过班。为了排班,什幺平价东西,我都愿意牺牲。"

陶伯笙架了腿坐在床沿上,衔了支烟卷在嘴角上。左手拿了火柴盒,右手取根火柴,很带劲地在火柴盒上一擦,笑道:"难道说,买平价金子,你也愿意牺牲吗?"说完了,方才将火头点了烟卷深深的吸上一口。李步祥道:"若是你陶先生西装笔挺,都可以去排班,我李步祥有什幺不能去的。不过你拿几百万去买,虽然是人家的,怕这里面,不有你很大的好处。我可怜,只拼凑了二十万元,买他十两金子而已。"

陶伯笙笑道:"十两还少吗?我太太想买一两,那还凑不出那些钱呢。这些闲话都不必说了。银行是八点钟开门,我们要六点钟就去排班,晚了就挤不上前了。我们在哪里会齐?"李步祥已把那支烟吸完,他把桌上的纸烟盒拿起,又取了一支来抽,借以提起他考虑的精神。陶家这屋子里,有两把不排班的椅子,相对着各靠屋子的左右墙壁。李步祥面对了主人背靠了椅子,昂起头来,一下子吸了五分长一截烟,然后喷出烟来笑道:"我还得问明白了老兄,我们是到中央,到中国?还是到储汇局?"

陶伯笙笑道:"还是中央吧。听说将来兑现金,还是由中央付出。为了将来兑现的便利,就是中央吧,而且我的四百万元本票,只有一张五十万,是中央的,其余有两三家商业银行。为了他们交换便利,也是中央好。"李步祥笑道:"你真前后想个周到,连银行交换票据你都替人家想到了。"

陶伯笙唉了一声道:"你知道什幺?你以为这是在大梁子百货市场上买衬衫袜子,交了钱就可以买到货?这买黄金储蓄券手续多着呢。往日还有个卡片,交给买主,让你填写姓名住址储金的数量。自从买金子的人多了,卡片不够用,银行里笔墨又闹恐慌,这才免了这节繁文。可是你还得和他们讨张纸条,写好姓名数量,将钱交了上去。当时他给你个铜牌子,明日再去拿定单。你若是现款,那自然你以为是省事,可是要带上几百万元钞票,你好带,人家还不愿意数呢。最好你是交中央银行本票,人家只看看就行了。其次是各银行的本票,他收到了本票,写了帐,把你的户头登记了。本票交到交换科。交换是中央主办的,其他国家银行也是送到这里来交换。交换科每天交换两次,上午一次是十一点。交换科将本票验了,若是商业银行的话,还得算清了,今天他们并不差头寸,这张本票,才算是现钱。交换科通知营业科,营业科交办理黄金储蓄的人开单子。这几道手续,至少也得十二小时。若是你赶不上十一点钟的交换时间,中央晚上办理交换,第二天下午,才能通知营业科,你这定单,至早也得第三天才能填好,所以我们必须上中央,而且要赶上午。这个月已没有几天了。万一下月停止办理黄金储蓄,这两日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事。"李步祥听了这篇话,茅塞顿开,将手一拍大腿道:"真有你的,怪不得老范要你跑腿。你怎幺知道得这样多?"

陶伯笙笑道:"这年头作生意不多多地打听,那还行吗?我除了在银行里向朋友请教而外,又在中国中央,亲自参观了一番。本来这件事还有个简单办法,就是托着来往的商业银行代办,并无不可。人家和国家银行有来往,天天有买卖。可是老范这人精细起来,却精细得过分。他原和三家商业银行有来往。其中一家有点靠不住,他的存款都提出来了,其余两家也是拼命在抢购金子。他怕托运两家银行不十分卖力,会耽误了时间。反正有我这个跑腿的,就在银行里开了本票,让我直接到银行里去买定单。反正是两条腿,站他两小时的班,这比辗转托人情,向人陪着笑脸,总要好得多。我们这是拿着几百万元去存款,又不向人家借几百万,凭什幺那样下贱去托人情呢?"李步祥笑道:"你说的这些话,我都明白了,不用说了。事不宜迟,我连夜凑款子,明天早上我们在中央银行门口相会。"

陶伯笙道:"你不是说,已经凑足了款子吗?"李步祥道:"款子现成,全是现钞。我听到你说,银行里嫌数现钞麻烦,我连夜和朋友去商量,去掉中央银行的本票。若是掉不着本票的话,就是去掉换些大票子也好。"

陶伯笙道:"这倒是个办法。最好明天早上你来约我,我们一路到中央银行去,排班也好排在一处。"李步祥道:"那也好,反正走你这里过,弯路也有限。那末,我就走了。"说着,他就起身走去。

李步祥是个跑百货市的小商人,没有钱在城里找房子住,家眷送在乡下过日子,他却是住在僻静巷子里一爿堆栈的楼上。这原来是重庆城里一所旧式公馆。四进房子,被敌机炸掉了两进半。商人将这破房子承租过来,索性把前面两进不要。将旧砖旧料,把炸了的半进盖个半边楼。李步祥就是在这加做的楼上住着。破砖和石头堆的坡式梯子,靠了屋边墙向上升,墙上打个长方洞,那算是楼门。楼倒有一列楼廊,可没有顶,又可算是阳台信。旧式房子的屋顶,本来是三角形,屋檐前后总是很低。炸弹把这屋子炸去了半截,修理的时候,就齐那三角形的屋脊附近,由地面起了半截墙,墙上钉着木板,拦成半边楼。这样,楼的前面,高到屋脊,也就可以在板壁上开门开窗户了。楼里自然是前高后低,是斜形的,但临窗放桌子,靠后墙铺床,也起居如意。因为屋顶是斜的,为了显得里面空阔些,全楼是通的,并不隔开,一字相连铺了七八个床铺,两头对面又各铺了一张床。在这里住的人,倒好像坐小轮船的半边统舱。因为临窗的桌子和靠墙的床,相隔只可走一个人。若有人放把椅子在桌上算帐,经过的人,必须跳栏竞赛地斜了身子跨过去。再加上箱子篮子盛货的包裹,其杂乱也不下于一个统舱。

李步祥走到这楼上,见不到罩子的秃头电灯泡,挂水晶球似的,前后左右,亮着四盏。两头两张三屉小桌,各堆了一堆椒盐花生,配着几块下江五香豆腐干。每张桌前,或站或坐,各有三四个人,互递着一只粗碗在喝酒,因为那股浓烈的香气袭人,就是不看到碗里有什幺,也知道是在喝酒的。他呵了一声道:"好快活,吃花酒。"

这堆栈里一个年老的陈伙计,秃着头,翘着八字须,脸上红红的。卷起他灰布长衫的袖子,正端了粗饭碗在抿酒。放下碗来,钳了半块豆腐干,向他招招手道:"来来来,李老板,我们划几拳。"李步祥的床铺,在半间楼的最里面横头。这像坐统舱的边铺,是优待地位。他正要经过这两个吃花酒的席面。走到陈伙计面前,见有两张粗纸放在花生堆边,纸上洇着两大团油晕,还有些酱肉渣子。便笑道:"怎幺着,今天打牙祭?"陈伙计笑道:"什幺打牙祭?他们敲我的竹杠。"李步祥道:"那未必是老兄赚了一票,要不然,他们不会无缘无故敲你的竹杠。"

吃酒的人中有位刘伙计,便道:"李先生,你要知道,你也该喝他四两。陈先生令弟,由西康来,和他带来三两多金子。在西康不到三万元收的,到了重庆作四万五卖给别人了。那三两金子,根本就是带一万多块钱货到西康去换来的。前后也不过四个月,他赚了个十倍转弯,这还不该敲他一下吗?"陈伙计本来是端了酒碗待抿上一口,听了这话,笑得牙齿露着,胡子翘着,把碗里的酒喝不下去,索性放下碗来,笑道:"你不要听他们夸张的宣传。赚是赚了一点,哪里就赚得了许多呢?"

李步祥说着话,走到他的床边,将壁上的西装木架子取下,将身上穿的这套西服脱了挂上去,另在床底下箱子里,将一套旧的青呢中山服穿起。原来在重庆的商人,只要是常在外面活动的,都有一套拍卖行里买来的西服。就以这半个楼面上的住客而论,在家里挤得像罐头里的沙丁鱼,出去就换上了西服。你在街上遇到他,想不到他是住在这鸡窝里的。

陈伙计看到李步祥换下了西服,倒想起了一件事。笑道:"李先生出去跑市场,舍不得穿这套西服的?今天忙到这时候回来,有什幺好买卖?"他毫不考虑,笑道:"抢购黄金。"陈伙计抓了把花生走过来塞到他手上,笑道:"别开玩笑了。"他是江苏人,憋了这句京腔,那个开字和玩字,依然是刻字晚字的平声,实在不如本腔受听,全楼人都笑了。

李步祥剥着花生,笑道:"你以为我是说笑话吗?我是真事。明日一大早,我就到中央银行去排班。明日上早操的朋友,希望叫我一声。"原来这楼上也有一位国民兵团的壮丁,是堆栈里两位学徒。他们没有吃花酒的资格,各端了本川戏唱本,睡在床上念。就有个川籍学徒答道:"要得。往常买平价布,赶汽车,(川人对乘船乘车,均日赶)都是我喊人咯。"

陈伙计道:"李先生真去买黄金储蓄券。若等一天,我们一路去。"李步祥道:"我不说笑话。你若是打算买,那就越快越好。听说下月一号,不是提高官价,就是停止办理黄金储蓄。这消息虽然已经外露,知道的人,还不算多,等到全重庆的人都知道了,你看,银行门口怕不会挤破头。所以要办……"

那位陈伙计,本已坐到那三屉桌子边,缓缓地剥着花生。听了此话,突然向上一跳的站了起来,问道:"李先生,这消息靠得住?"李步祥倒不是像他那般紧张,依然坐在原位上,剥了花生米,落在右手掌心里,张开嘴来,手心托了花生米,向嘴里一抛,咀嚼着道:"不管他消息真不真,决定了办,明天就办。早一天办,拿了储蓄券,将来就早一天兑现取金。"

有位坐在床上端酒碗的张老板,是个黑胖子,穿了西装,终年顶了个大肚子,颇有大腹贾的派头。谈起生意经,倒只有他是陈伙计的对手。这时,他把酒碗放下,将五个指头,轮流的敲着桌子,因微笑道:"老兄,我刚才和你商量的话怎幺样?你何必一定要买十两?你手上有十五六万先买他七八两,等凑到了钱,再补二两,那还不是一样?老兄,你要知足,你一万多块钱,变成了三两多黄金。黄金卖了十五六万,再去作黄金。黄金卖了十五六万,再去买黄金储蓄,半年之得,有半斤金子了。"陈伙计听了龇开了牙齿,手摸了几下胡子,笑道:"既然是对本对利的生意你为什幺不干。"

张胖子皱了眉,嘴里缩着舌头啧的一声,表示惋惜之意,因道:"我的钱都在货上了,调动不开,手边上只有两三万元,二两都凑不上。"说到这里,陈伙计突然兴奋着,站了起来,大声问道:"各位有放债的没有?三千五千,八千一万,我都借。半个比期,我一定奉还,只要能凑成四五万块钱,我就心满意足了。我照样出利钱,但我希望照普通银行的规矩,七分或八分,不让我出大一分就好。"他这样号召着。虽然有几个人响应,但那数目,都只三千两千。

那最有办法的张胖子,拖了个方凳子,塞在屁股后面,就在桌子边坐下,在花生壳堆里挑着完整的花生出来,慢慢地剥着吃,他却不说什幺。陈伙计望了他道:"老张,真的!你有没有现款?"他这才笑道:"老兄,赚钱的事个个想干的啊!我有钱,我自己也去买黄金储蓄了。"陈伙计道:"我不相信你就只三万现款。"

他慢慢地还是在剥花生,在花生壳堆里找花生,而且还把喝光了酒的空碗,端起来闻上一闻。看它脸色沉着,好像是在打主意。于是大家也就沉默着,听他发表什幺伟见。果然他挑出一粒花生,又向花生壳堆里一扔,然后脸子一扬道:"我倒有个有福同享的办法。像凑钱买航空奖券一样,现在我们在这屋子里的人,除了自己有钱可以去买三两五两的不算。那只能买一两八钱,或者连五钱都不够买的,可以把款子凑起来。凑到十万,我们就买五两,凑到二十万,我们就买十两。记一笔总帐,某人出了钱多少,将来兑现,按照出的资本分帐。黄金储蓄券,记着出钱最多的那人姓名,由他开具收条,分交投资的,收据由他亲自签字盖章为凭。储券也由他负责保存。大家不要以为我出的主意,我想拿这储券,我手边只有现款三万。我这个数目不会是最多数。"

他这样说着,就有好几个人叫着赞成赞成。有的说出二万,有的说出一万五千,那不够一万的,就再向别人去商量,借点小数来凑整的。都是这样说,连五钱金子都定不到,那就没意思了。那两个川籍学徒,也由床上坐起来,不看川戏唱本了。一个问道:"哪天交款?"

张胖子道:"打铁趁热,马上交款。陈先生年纪最大,我们公推他临时主席,款交给他。我们再推一个代表,明日一早到中央银行去排班。由主席今晚交款子给他,他负全责去办储蓄。将来兑现的时候,大家奉送一笔排班费。这样做,我觉得最公道也最公开。大家干不干?"这时,除了陈伙计为着凑不到款子,谢绝当临时主席外,其余的人一律同意。有的开箱子找钱,有的在衣袋里摸索。

那两个川籍学徒,是这楼上最穷的分子,各各掏摸身上,都不过两三千元。甲学徒向乙学徒道:"别个都买黄金,我们就无份,我们也凑五钱金子股本,要不要得?"乙学徒向床上一倒,把那放在被卷上的川戏唱本,又拿了起来,答道:"说啥子空话?我没得钱,你也没得钱。发财有命喀。"甲学徒走过来,拉着他道:"我和你咬个耳朵(说私话也)。"于是低声道:"大司务老王有钱,我们各向他借四千。自己各凑一千,不就是一万?"乙学徒道:"你去和他说吗,碰他那个酒鬼的钉子,我不招闲。"那甲学徒倒是想到就办,立刻下楼到厨房里去了。

约莫是十分钟,有人就在门外叫道:"买金子,买金子,要得吗!"门拉开,那个大司务老王进来了。他一张雷公脸,满腮都是胡桩子,在蓝布袄子上系着青布围襟,手捞起了围襟,只管揩擦着两手,笑着问道:"朗个的,打会买金子?我来一个,要不要得?"

张胖子笑道:"好长的耳朵,你怎幺也知道了?"老王道:"确是,大家带我一个。"张胖子道:"你搭上多少股本?"老王道:"今天我有三万块钱,预备带下乡去,交给我太婆儿,没得人写信,还在我身上。让她多吃两天吹吹儿红苕稀饭,(吹吹,犹言可以吹动之米汁也。红苕即番薯)不生关系,列个老子,我先买金子再说。三万块钱,买一两五,过不到瘾。我身上还有二千四百元零钱,我再到街上去借三千元,凑起四万,买二两。列个老子,半年后有四两黄金,二天给我太婆打一只赫大的金箍箍(戒指也),她作一辈子的梦,这遭应了梦了,喜欢死她,列个老子,硬是要得。"说着,他不住伸手抓雷公脸上的胡桩子,表示了那番踌躇满志。引得全楼人哈哈大笑。


猜你喜欢
  第七回 刻骨镂心无暇鹿鸣先报喜 怜才注意忽闻有女且停骖·
  第一回 因逃难姹妇生儿 为全孤劝妻失节·李渔
  第二十回 证禅关菩提三指觉 施武勇僧俗两倾心·牢骚子
  第四十回 赏菊花登高重九天 佩萸囊遥想十三旦·梦花馆主
  第五回 庆生辰元妃开寿宴 得家报黛玉慰芳心·秦子忱
  第15卷 守糟糠义让佳丽 慑宦竖智遣神偷·徐述夔
  第七回 说休书托言父命 发传单扩张女权·
  第二十回 索金钏滑头露马脚 打茶围缺嘴吹牛皮·陆士谔
  敘·
  第十二回 李半仙把酒谈朝政 杨越公扶病受佳人·南岳道人
  第六回 谈时务布衣上书 贪贿赂文人无行·西冷散人
  第十七回 义仆明冤淑媛病·
  第卌三出 生离·孟称舜
  第十八种 真菩萨·石成金
  第一回 赏梅花侠概诗才并见 舞宝剑鬼谋蝎计前来·刘璋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