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四回 九重主恩封功臣

作者: 佚名

   话说米相爷问刘栋:“有何妙计可保无事?”刘栋道:“为今之计,有一计为上策:相爷久有夺位之心,外面要招募天下英雄,虽不日起手,尚有慢局。如今公子又在紧急之时,却挨三拷六问。倘若招出,必遭擒拿。况吴兰不日回朝,又添这支人马,又碍着手脚。据小人愚见,莫若乘此机会,着一能干家人,进宫杀了皇上。那时相爷登了大宝,此为上策。不知相爷尊意以为如何?”米相道:“此计甚妙。只是内禁深宫,平人焉能进去?”刘栋道:“这件一发不难,那周公公与相爷相好,不若请他出来,相爷当面与他计议此事,绑在周公公身上,自然得成。”米相爷听了此话,心中甚喜,即着心腹之人到后宰门知照内监,请周公公今晚到米相府议事,米相又留住一班门下相陪,周公公直至黄昏时候方才来到相府。相府一众人等迎接了入厅见礼,分宾坐下。茶罢之后,周公公道:“咱家无情奉进,如何屡承老先生见爱?何以克当?”米相道:“不过薄酌,有屈公公驾临光降。”周太监道:“说那里话来?”谈笑了一会,摆上酒席,俱是珍羞百味。酒过数杯,汤上两道,米相道:“公公可知今晚请公公之意否?”周太监道:“咱家不知。”米相道:“在席的都是学生的门人,总是心腹。先将杀柳绪,将史通冒名招为驸马,今日事已败露。向日曾与公公言明,厚许平分天下。如今要行刺皇上,必须公公设一妙计,带一人进宫,方好成事。”太监听了此言,想了半会,方才说道:“这事怎么使得?”米相道:“这是公公当日许过学生的,今日又何必作难?公公允与不允,总放在公公身上,有福共享,有祸同当。”太监见推托不掉,又想了一想道:“计有一条在此,却要一个胆量大的人方才去得。”米相道:“这却不要吩咐,学生家内有胆大的甚多,不知公公有何计策?”太监道:“今晚乃十六日,二十一日是先皇的忌辰,前后不理朝政。明日晚上,皇上沐浴要到三更时分,皇上到慈迪楼拜先皇圣像,止有咱家相随,其余并无一人。老相台可着一能士相随咱家,下扮作内臣打办,暗藏利刃,随咱家一同进宫,先藏匿在楼前垂训亭旁边,听咱家咳嗽为号,那时溜出亭来,杀了圣上,老相台在后宰门打听,等咱家的消息,先着家将进宫得了玉玺,然后登位,不怕那班文武官儿不顺。”米相闻言喜畅之极,说道:“若是学生得了帝位,情愿平分天下,决不食言。”太监道:“这是得位之说;倘若不能杀君,是咱家出宫送信,必须要想个安身去处,免诛九族之患。”米相道:“若是事不成,学生到有个安身去处,决不负公公之意。”太监道:“若是如此,咱家要进宫去了。”众人劝酒,又饮了几杯,太监回宫,不提。
   再说米相与众人说道:“尔等俱要小心,就把各家家眷,只说上山烧香,悄悄的都搬出城去,安放静处,只听消息。”米相叫出解凤来,吩咐了一会,那解凤领命,临时干事。次日,天子登殿,麻公病在床上,他有长子见驾奏道:“臣父有病在床,不能侍驾,望我王准奏。”那史德明奏道:“昨日臣奉旨审假驸马一案,因麻宏义有病,未曾审明,臣等不敢自为,候麻宏义病痊复审再奏。”天子准奏,退回不提。
   再说常让听了假驸马之事,心中甚悦。直至二十日晚上,周太监出宫到米相府把解凤扮做内臣模样,身佩利刃,随太监越进皇宫,叫解凤躲在垂训亭。当日天子沐浴,更了素服,坐在偏殿,等至三更,方才前去。
   再说马俊自在监内以来,全亏麻府家丁日夜巡查,恐被坚人所害,又陪他坐卧,保他不上刑具,又轮流送酒饭他吃。今晚马俊见家丁睡了,到得二更时分,马俊站在狱所门首,想柳绪不知生死何往。见那半空中忽然飞下一张大红纸帖儿,马俊上前一步,拾起来细细的看,上写着道:
   司马字示马俊:昔日说过,圣上有难。今夜三更时分,在垂训亭前被人所害,有刺客。你可速速带宝剑进宫救驾,不可有违,速去速去。
   马俊看毕,想道:上年曾言此事,今日果应其言。把帖儿收在身上,除下刑具,我扎了一会,到得天井,纵起土遁,如飞而下,到得宫内。先寻到高殿屋上天井内,取了宝剑带在身上,又寻垂训亭。原来宫殿楼阁甚多,亭子止有两座,所以好找。到得亭前,把眼一睁,放开神光,见亭子上面一个匾,却是写的“垂训亭”三个大字,他就闪在亭中。不一时,见周太监手提龙纱凤灯,后随着两个小内臣,提看香炉,缓缓而行,往慈德楼来。走到亭边,周太监咳嗽一声,又把灯往上一提,照看圣上的面。那解凤听见咳嗽,便仗剑在后,跑来直奔天子。那马俊在亭中先见圣驾,后见亭后跑出一个剌客飞奔天子,马俊就掣宝剑相从,早到圣驾前边站定。解凤并不提防,只认定天子,劈面一剑砍来。天子大叫一声:“不好了。”就跌倒在地埃尘,不期马俊手快,那解凤举剑来砍之时,不防右手有人,早被马俊飕的一剑,砍断右手,连剑落在地下,再复一剑,解凤早已呜呼。此时周太监吓了个昏,那里想到有人救驾,见事不偕,也不管圣驾,就飞奔逃出后宰门来。到米相府内说知:“其事不成,快些出城要紧。”众人听了,上马加鞭,来到城门口。守门官员乃马通、郑通、曹奎,见了米贼,开了城门,大家逃去。
   且说天子倒在地下,那小内臣吓得飞跑来见太后。那马俊扶起圣驾,叹口气说:“吓杀朕了,是何卿救驾?”马俊道:“民人马俊救驾,有惊龙体之罪。”天子惊讶,立起身来:“你在大狱之中,如何知道?”马俊即将司马先生柬帖呈上,天子龙目看毕,说道:“这司马傲真神人也。”马俊奏道:“刺客已被民人砍死,尸首现在此地下。”
   且说太后与娘娘听了大惊,即领内臣传御林军,提灯前来救驾。天子道:“不必惊慌,幸未伤体。”提灯来看刺客尸首。太后道:“周明何在?”内监奏道:“周明出宫去了。”太后道:“这刺客必是周明隐匿来的。”天子就命马俊保驾回宫,即传下旨意,命九门巡城御史不许擅开城门。此刻各官皆知,来至午门,天子登殿,百官朝拜,只见巡城御史奏道:“未领旨之先,那米中立同史德明、周太监、曹奎人等,私开城门逃走去了。”天子闻奏,便道:“众卿听朕之言。”就将得刺,幸遇马俊救驾之事,说与众官员知之。各官俯伏奏道:“臣等不知圣驾受惊,恕臣等之罪。”又奏道:“圣上洪福齐天,故有神人护佑。”天子道:“朕封马俊为御前侍卫。”马俊谢恩,将右相葛宗显封升左相。又传旨,命御林军王世元领兵拿获各家家眷,王世元领旨出朝。天子又命内臣把刺客尸首拖出后宰门,晓谕众人知之。又命兵部陈云坚守城池。众臣奏道:“此假驸马定是米相同谋羽党,俟柳滂回朝认识真假治罪。”那王世元来回旨道:“米相等家眷全无,只有空房。”天子闻奏大怒,传旨颁行天下,着各省文武捕获米中立、周明、史明德等解京,不可隐匿。凡是米相门生,俱拿下天牢,俟拿着米中立一起治罪。天子退朝回宫,太后与娘娘无不赞马俊救驾之功。
   且说马俊出了朝门,来到书院同常让相会。常让见马俊为侍卫之职,好不欢喜,出来迎接马俊到内厅坐下,说道:“前日不让愚兄去杀驸马,焉有今日么?”二人叹了一会,马俊又将怎么在狱内天井,见落下司马先生柬帖,中写着叫俺救驾,砍杀刺客,天子大喜,封我御前侍卫之职,前后说了一遍。常让道:“仁兄真乃大丈夫,全仁全义又全其忠。”马俊道:“明日须贤弟修书一封,送到铁球山与郝大哥同众位兄弟知之,叫他们在山上不可乱为。着人各处寻访柳贤弟。”至晚,常让摆酒庆贺马俊不提。
   且表柳绪赤手空拳,无处投奔,每日求乞而逃。那日,柳绪宿于破庙之中,忽然天降大雨,又饥又饿,好不苦恼。左思右想,欲投铁球山,又路途遥远。虽在杭州听说,郝大哥叫众位兄弟若是救了凤林、孙佩,可到铁球山来要紧,在此齐聚,不可有误。不知郝大哥与众人如今可在铁球山,恐其不在,如何是好?正在思想,不觉苦楚起来,急欲寻个自尽。不知他生死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二回三合卺各凑奇缘·岐山左臣
  第十七回 出乡里用心寻逆子 入学校设计逼衰亲·蘧园
  第三十三回 都堂飞马闭城门 知县踏看定真假·
  第三十回慧舌灵心安排诈术凄声咽语惨述悲怀·平襟亚
  第二回 拆姻缘仙姊失仙踪 病膏肓家人弄家鬼·陈朗
  第六回 情公子血泪染红绫 恨佳人誓言焚书简·逍遥子
  第十五回 损芽词中行规谏 枯叶典里识聚散·尹湛纳希
  第二十九回 奏短长殿前求圣主·
  第三十八回博陵崔氏洗耻明冤铁木朵鲁弃世归山·风月轩入玄子
  第七十四回 安元帅回朝见驾 圣天子赐宴皇宫·
  第三十九回 张玉龙中计失银燕 黄崇虎被宝走铁鸦·雪樵主人
  第十回 破绽中引出了线索·张恨水
  第三十八回 史公馆痴心成好事 山家园雅集庆良辰·韩邦庆
  第二十四回 托荐举假手报仇 不怨尤甘心赴敌·吴毓恕
  序·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