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十一回 孟瑞麟草堂花烛 祝梦玉果掷新郎

作者: 陈少海

  话说孟瑞麟赶出门外,见有多少人拦住,他举棍当头向那人就打。那人将身一闪拔出剑来,两人一场好杀。原来这人不是别人,就是松寿领着家丁一路寻来。刚到这里,雪风中闻着梅花沁鼻,抬头见那边篱外横着一树梅花,口中赞道:“宝姐姐真是神见!”正要找人问信,只见四五个凶徒各持刀斧,打进门去。松寿领家丁赶忙过来要问缘故,脚未站定,里面已打了出来。孟瑞麟见贼人甚多,因此杀将起来。松寿见这姑娘棍法精熟,越战越勇,心中暗暗称奇。孟瑞麟亦很赞,“好个少年英勇强盗!”两人战有五十余合,松寿将棍格开,叫道:“且住!”孟瑞麟收棍站祝松寿道:“我到此处来找兄弟,刚到这里,正遇你打出人来,我命家丁替你将人拿祝你并不问个清红皂白,举棍就打,你这姑娘忒过于性急。”孟瑞麟听说,自家也觉好笑,问道:“依你说不是强盗。”松寿笑道:“你瞧我像强盗不像?”瑞麟抿着嘴儿笑道:“你找什么兄弟?”松寿道:“就是镇江祝梦玉。”瑞麟转身就走,用棍招道:“在这里面。”松寿大喜,跟进柴门,叫道:“梦玉在那儿?”里面应道:“寿哥快来!”
  松寿赶进小屋,见梦玉披毡高坐,真是得了活宝。兄弟两个隔世重逢,喜从天降。众家人、小子进来磕头请安,一个个喜的手舞足蹈,问松寿道:“大爷怎么知道玉大爷在这儿?真是一件活奇事!”松寿笑道:“自有缘故,慢慢再说。你们先着两个到座船通信,取了玉大爷衣服靴帽来。”众家人、小子欢喜答应出去。
  松寿请刘大奶奶、孟大姑娘出来拜谢,瑞麟躲住不肯出来。
  刘大奶奶问了松寿来历,知是节度公子,十分钦敬,彼此让坐。
  梦玉欢喜之至,说道:“嫂子,我有一句话要同你商量,真是天大的一件美事!我这寿哥,同这儿的姐姐同年,也是二十二岁,立志要娶一个才貌双全,武艺出众的奶奶。因此,父母吩咐,令其自择。刚才他很赞瑞姐姐武艺人材,十分佩服。我同嫂子两人做媒,成合这件天赐姻缘,岂不是天大的一件美事!”
  刘大奶奶笑道:“真是天赐姻缘,应了他父亲的神数。但大妹妹性情古怪,须他自家作主。我将你的话同他商量,看他怎么说。”梦玉点头。
  刘大奶奶进去了一会,笑嘻嘻出来说道:“事倒有商量,他说江湖上人心难测,变态多端。看你们虽不像骗子、强盗,但你说是下江落水,他何以又知道是在这里,令人可疑。因此你两人说话尚难凭信。姑娘们终身大事非同儿戏。他说必得你们领兵叔叔、姐姐到来,方能遵命。”松寿赞道:“所见甚是,原该如此办法。”立刻就差两个精细心腹家人对他说知详细,赶着去见祝二老爷同宝姑奶奶,明日请到这里相会;又差家丁往营汛各处借马,明早备用,各家人分头去办。松寿命将刚才拿住五个白昼行劫强盗,送交地方衙门究办。刘大奶奶姑嫂看此光景十分欢喜,备出内外上下酒饭。
  梦玉说起不知那人怎样救出水来,背回家去,被他老婆打骂一顿,关门进去,连谢也没有致谢一声。松寿笑道:“不是那老婆凶狠,咱们那有这样奇遇。明日定要找着谢他才是。”
  弟兄两个彼此说笑,不觉饮至月上梅梢,寒香满屋,更外清越。
  大船上家人送铺盖衣服来,说道:“宝姑奶奶同祝二老爷明日一早上来;连夜差人到这儿扎起两座大营,给太爷预备喜酒。”
  松寿叹道:“宝姐神算,令人难测。”将锦囊之事对梦玉众人说知。家将们一齐惊喜道:“宝姑娘竟有孔明本领,何惧那几个 贼!”从此军中都知宝钗神机妙算,不让诸葛。这是后话。
  且说众人度过一宵,次日天晴日出,弟兄梳洗完毕,更了冠服。听着大炮喧天,总领们俱已全到,见珍珠、宝书二人戎装而至。姐妹相见大喜,对梦玉道:“祖宗!你这一跳不打紧,几乎要了几百人的命!这是何苦来呢?不是总领知会各营,你今日要想个亲人见面,也就费事。”梦玉一面笑着请刘大奶奶出来相见,说明这两人是谁,同进去见瑞姐姐。三人来至后面,珍珠、宝书见瑞麟很像旧雨重逢,十分相契。正在依依叙谈,听说总领已到,赶忙出去迎接。
  宝钗带着桂堂同众姐妹俱到,向着梦玉笑道:“你这月老做的骇人,比四姐姐水晶宫又是一番风景。”梦玉将下水后不知怎么救起,那老婆不许进去,走到这里,有此奇遇的
  话说了一遍,宝钗们甚为赞叹。走进堂屋,见姑嫂迎接出来,彼此相见,亲爱非常。珍珠道:“声音笑貌,与尤三姐姐毫一无二。原是会中人,怨不得见面就这样亲热。”宝钗拉着瑞麟说道:“妹妹是我会中人,生前大有缘分。今既相逢,岂肯相舍。我松大兄弟是侯门贵胄,年少英雄。妹妹本领才貌与大兄弟真是一对良配。玉兄弟江流至此,这是天赐姻缘,使之作合。我请祝二叔叔作主婚,我们弟兄姐妹都是冰人,妹妹不可再却。”
  瑞麟含羞应道:“谨遵姐姐之命。村中难备彩舆,不若就在大营,以戎装合卺,也是英雄佳话。”宝钗们一齐大赞,都说所见甚是。命珍珠、宝书、佩金各凑戎服冠带,令姑娘、媳妇们伺候装束。
  瑞麟将姑娘、刘老爷请过来告知出嫁之事。不多一会,众人见外面走进一老丈,约有七十多岁年纪。高鼻方瞳,白须盈尺,足下毡鞋,身穿古铜厚絮道袍,手执古藤藜杖,像个神仙模样。缓步走至堂前,用手向众人一拱道:“恕老朽不能为礼。”
  众人见他仪表非凡,绝不像村墟乡老,不敢待慢,赶忙见礼。
  松寿问道:“老丈尊姓,今年高寿几何?”老丈笑道:“还有几位女将军等我见过,我再奉闻。”
  梦玉知会宝钗们出来见礼,分宾坐下。老丈问道:“那一位是梦玉祝世兄?”众人见他问的甚奇,大为惊异。梦玉忙答道:“晚辈就是祝梦玉。”那老丈点头道:“天上石麟,果然不错。老夫刘隐,与尊公系会榜同年,致仕归田已十余年矣。”
  梦玉惊道:“原来是道庵年伯,真是失敬!”忙一齐下来,重又行礼,让之上坐。刘道庵问道:“那一位是松公子?那一个是桂世兄?那位是贾宝玉夫人?”梦玉挨次指点。
  刘道庵对宝钗道:“我由翰林改入部曹,与尊翁同在一司,最为相得。到荣府常见宝玉,我就说此子断非凡品。谁知乡榜捷后,弃家而去,可见神仙不是凡人做的。后来尊翁得了外任,桂廉夫以候补部曹就得了这缺。因此我与廉夫又是数年知好。
  松节度我在祝年兄宅中见过数次,看他器宇非凡,知其爵位后福不可限量。老夫自归田以后,正所谓隔断红尘,不知魏音。
  犬子愚拙,不令读书,以贩茶为业,稍寻子息,得敷数口衣食足矣。今早遇见贾二哥,旧时小子已成强壮家将,他还依稀相认,他将诸公之来细说我知。孟家侄女得配公子,真是天缘奇合,一对英雄嘉耦。我怕闻音乐金鼓之声,已与二三老友相约踏雪访梅,命儿媳送去成礼足矣。今与数十年老友后人相见一面,天工之巧令人难测。”口中连说:“奇怪!”竟往外扬长而去。众人不敢款留,送至门口。刘道庵回头一笑,扶杖缓步度过林中。
  宝钗叹道:“谁知此处又是一幅桃源图画!寿兄弟先至大营等候,咱们伴着新人同来。刘大嫂子不会骑马,将军中亮轿抬来迎接。”松寿答应,先回营去料理。孟瑞麟只将自身箱盒及祖传得意军器尽行带去外,其余一概衣箱什物房产尽送了刘大奶奶,谢他几年照看之情。姑嫂两个拜哭一番。众人见孟姑娘装束起来与珍珠、宝书们不差上下。宝钗命两个丫头、媳妇送刘大奶奶先往大营,知会刘府上差人来管房屋。家将们摆齐队伍。宝钗、瑞麟两人并马,张着红伞,珍珠们左右围祝梦玉见瑞麟金冠绣甲,锦带佩剑,越显的十分标致。来到大营,请祝筠主婚,酹酒奠雁,奏起军中鼓乐。松寿银冠银甲,披挂整齐。夫妻两个戎装交拜,成了大礼。拜谢过宝钗同祝观察、刘大奶奶。接着众人道喜,十分热闹,就在营中摆设喜筵。
  梦玉见天色尚早,回过宝钗,同松寿、桂堂、宝书、佩金去寻那救命之人,“他白救我出水,倒被老婆狠打一顿,未免过于委屈。”宝钗道:“不是他狠打,那有咱们这样奇遇。寿兄弟也该谢他老婆才是。”兄弟姐妹走出营门,骑上牲口,带了几个家将,依着方向一路寻去。
  梦玉认得那座树林,来到门前,令家将上去叫门,里面有人答应,开出门来是三十多岁男子,粗眉小目,脸上青红相间。
  梦玉昨日虽被背来,却没有见他是个什么脸嘴。问道:“昨日我掉下江去,被人救起背回家来,可就是你?因没有问得姓名,今日我来奉报。”那人摇手道:“罢了!我的老祖宗!我叫乌八。昨日在江口打鱼,谁知你躺在网里,被我拉了起来,见面色尚有生气,赶忙相救,吐掉些水,果然透出声来。我原要背你回来调养安当,送你回去。谁知被我女人不问缘故,一路狠打。这不是为你,脸上带了这些伤。”
  乌八正在说话,侯氏出来问道:“你同谁说话?”乌八忙应道:“就是昨日背来的那位相公。”侯氏道:“何如?我知他一定要来找你。我舍着这条命儿,同他干了罢。”怒冲冲跑出门外,抬头瞧见众人,骇了一跳,赶忙退进门内,问道:“你们是那儿来的?找他干什么?”梦玉将昨日蒙他救起,今日特来相谢的缘故说了一遍。侯氏摇手道:“相公,他见你生的俊,才背了回来。若是长的丑,有胡子的,他早推下了江去。你说他是个什么好人吗?”松寿们不禁哈哈大笑。梦玉道:“嫂子过于将他说的什么,到底是他救我出水,不可不报。”
  吩咐将礼送了过去。侯氏见一大盘尺头,又是十个元宝。家将们道:“快些收了进去。”侯氏吓了一跳,将众人看了几眼,说道:“相公,你们到底是做什么买卖的?银子来这样泼撒。咱是清白良民,从不干那道儿,明日闹出来是不当玩的。”佩金笑道:“咱们大爷身价不止这几个钱。这也算不了什么,你全收了进去。若要问咱们名儿姓儿,做什么买卖,只要叫你乌大爷打这儿向南去,见有热闹地方探听全就知道。”夫妻两个惊喜交加,各端进去商量脚礼。耽搁了好一会,拿着盘子出来,人影儿也无一个,不知去向。侯氏命乌八拿着两盘前去送还,探听消息。后来知其详细,十分欢喜。此事交过不提。
  松寿等回营说知其事,宝钗们甚觉好笑。当晚喜筵散后,松寿、瑞麟就在帐中成了百年美事,两人鱼水之乐更难言其妙境。次早送刘大奶奶回去,宝钗备了好些彩缎、金银,差媳妇们亲自送到刘宅。刘大奶奶同众人依依不舍,洒泪而别。宝钗们起营回船,只消一帆顺风,放过江去。松寿领新媳妇先回公馆,拜见婆婆。庄夫人见媳妇甚好,十分中意。彩芝姑嫂见面,亦甚相得。
  此时,水仙姑娘已做了松节度的侧室,家中一切内外事务,俱是水仙一人专主。连日料理彩姑娘完姻喜事俱已妥贴,又领着丫头、媳妇们将行装也收拾明白。今日见新大奶奶麻利能干,心中亦很欢喜,问松寿道:“咱们还是会过亲再择吉日,还是择了日再会新亲?”松寿道:“宝姐姐昨日说过,明日是黄道上吉日,择定寅时拜堂。咱们备执事轿马去接姑爷,他们拢共拢儿送来,热闹一天。让咱们请两天客,第四天上姑爷、姑娘起身回南,咱们开船上任。”水仙道:“话虽很是,亦有点儿为难。来的新亲全是自家人,倒很不要紧;倒是满城大小文武各官,内外俱到,难以摆酒,彼此不便。我想出个主意,不如借了洪家花园,到那儿做亲请客。那园子很体面干净,房屋又多,进去三五百人不很见面。就是做亲这一日,将内外客全行一请,不省了些事。那儿铺垫全有,咱们只将姑娘的妆奁、行李搬去,其余东西全搬上船去,说走就走。”松寿喜的大乐,忙差家人用节度名帖去借洪园,说小姐做亲缘故。
  水仙来与彩芝说明其事。彩芝正因公馆住房黑暗,闷出病来;听说十分欢喜,连忙应允。水仙立刻差妥当丫头、媳妇将彩姑娘房中所有箱柜床帐全行搬到洪园。自家押着妆奁亲往园中料理新房,因想起里面有几百竿湘竹,围着几间竹阁,精雅非凡。将竹阁做了新人洞房,真是投其所好。主意已定,吩咐照办。又择了几处,是四品以上各位夫人一处;五品以下各位命妇一处;新亲一处。外面也是分开筵宴,各无关碍。料理分派已定,差人去请夫人、小姐。不一会松寿夫妻同着母亲、妹子来到洪园,此时残雪未消,树竹亭台,别具一种风景。当晚是庄夫人给女儿暖妆,又是款待新妇,在内花厅开筵演戏,连水仙二夫人一共五席,唱的是全本《牡丹亭》。灯烛辉煌,笙歌达旦。
  次日早间,彩芝开脸、冠带已毕,拜辞祖宗,拜谢父母、兄嫂、庶母,彼此掩面大哭,甚为悲切。松寿出去料理,用节度文武全执事,八人大轿去接姑爷,连下三道请帖。又另差人请亲家太爷、贾姑太太并各位新亲爷们、太太,俱是三道庄启请帖。亲家们刚要上轿,松府家人送到新亲的上轿礼。祝筠同宝钗每人是十六样水礼,二十四色表礼。各位太太同桂大爷每位八色水礼,十色表礼。另有白银五百两,赏跟随姑爷过去的家人、小子、姑娘、嫂子们的喜钱。祝筠同宝钗商量,每人酌收一两件,余礼璧谢,重赏来使。命将喜钱收下,赏给男女家人,各去分用。
  诸已完结,祝观察坐上四人大轿,全副执事,鸣锣开道,先往洪园而去。后面就是宝钗,也是四人大轿,用四十名家将骑着对马,只用一柄红桑轿前是桂堂骑着领马,珍珠众姐妹俱骑牲口,领着姑娘、嫂子们一大阵围在轿后,真是威武又且体面。
  满街男妇都说自出娘胎没有见过这样热闹。那打执事的小夫笑道:“这才去了一半,热闹还在后面呢!”众人听说,都站着要看后面是个怎样热闹。
  祝筠先到洪园,松府家人在路旁跪接。轿中递过喜茶,一连三次。刚到大门,松寿拦舆打恭迎接。祝筠忙至门内下轿,松寿连打两恭,递过迎门喜酒。一路鼓乐直至花厅,松寿行了亲家大礼,连递五道喜茶。祝筠进去见了庄夫人,表叔嫂别有多年,相见甚为亲热。道喜之外,不能谈及家务。此时大小文武各官早已到齐。内中多半是祝府同年,贾、桂两家世谊,还有些远亲旧友。听见祝筠在新房下来,都赶着请去相会,将个祝筠一会儿应酬不暇。里面是荆、朱两位姨娘不会骑马,坐轿先到。松大太太同水仙都是向来见过的。
  正在热闹,接着宝钗们到了,大炮喧天,鼓乐齐奏。庄夫人领着媳妇一路迎接出来。松大爷在外相迎,直抬到花厅下轿。
  松太太久慕宝钗十分情切,水仙们念之更甚,今日相见,竟像是旧雨重逢一样,异常亲热。宝钗领着众姐妹到花厅拜见,各行大礼。对庄夫人将姐妹各指名姓,又与水仙拜见,彼此俱道想念之意。拜毕之后,让坐递茶,甚为恭敬。汝湘同姨妈分外亲热,娘儿们略说几句,松寿同着桂堂进来请安道喜。庄夫人拉着手儿笑道:“怀抱时,见你玉人儿的一个孩子,转眼二十年,长成这样好人材。我听说勇冠三军,将来同寿哥儿挣些汗马功劳,也是有趣。”桂堂答应,松寿同出外面陪客。那来道喜的夫人、命妇们听说贾府的宝二奶奶同祝府的奶奶们来了,都要见面叙亲道友,论年谊,说世辈,将宝钗姐妹们四面分开,不由松太太作主,各去叙谈。
  外面吉时将近,用节度的文武全执事,八人大轿。两班马上细乐,三班步下鼓乐。二十四对簪花披红马上提灯,四十对红纱宫灯,十六对明角灯是松府小子提在轿前,又是提炉,又是轿前细乐。自从头锣起至后拥上,摆有三里多路,十分整齐。
  又是文武大人、各差官带领人役将全执事去迎接姑爷,更外热闹。惊动满城男女,比看会又多。
  轿马执事来到座船,松府家人先送上姑爷升轿礼盘,齐到船中磕头道喜。梦玉道:“你们几个不是上一磨儿跟着老爷在我家住过几天吗?”众家人道:“不但跟着老爷在姑爷宅里住了几天,还跟着姑爷在平山堂给一个什么姓林的姑娘上坟添土,叫奴才们闹了一身大汗,脏了两件衣服。”梦玉不觉大笑,说道:“有功!横竖我总要给你们酬劳。因那年我到家就是老太太生日,赶过了生日,我上金陵给贾太太赶修房屋。你们就跟着老爷到任。等着咱们再说。”家人们道:“时候不早,请姑爷就上轿罢!”梦玉点头,吩咐伺候。只听岸上人喊马嘶,很像教场中操演一样。此时又添上祝尚书、贾府荣国公两处全执事,提灯鼓乐,又是八十名家将全披红摆队。
  梦玉上岸升轿,并看不见山川土地,一望尽是人的眼睛。
  好容易抬上大街,两旁人如潮涌,挤到轿前来看新郎。人人喝彩,赞不绝口。那执事彭乐马道摆有五里多路,慢慢走去。梦玉坐在轿中,很觉气闷,恨不能一步跳到。心中正在发烦,忽然挤过几百妇人女子,围着轿子要看姑爷,无不夸赞,看之不已。梦玉见这些妇女老少好丑不一。内中有个青年妇人,生的很有丰致,手中拿着个朱皮大桔,递与梦玉。梦玉不忍拂他美意,赶忙接在手中,向他点头笑谢,将朱桔在鼻边闻了几闻,那妇人心中大喜。谁知那些堂客们瞧见,人人都要送一个朱桔,登时将市上两担朱桔抢买一光。正是卖桔人遇着祝大爷,都是交运。梦玉起初还用手接,后来身上尽是朱桔,连手也举不起来。众妇女见姑父不接,只好丢进轿来。幸而轿身宽大,朱桔如雨点一样飞了进来。
  不多一会,将个新姑爷竟用朱桔砌在中间,梦玉只是不住大笑。
  那些家人、差役、兵丁因是姑爷喜事,又是妇女们,不便赶打,只可远远吆喝。八名轿夫押的十分沉重,嚷道:“众位太太们要送姑爷的果子,到公馆去送才是个礼,也没有在半道儿上丢在轿里。咱们是抬姑爷去成亲,并不是给你们抬果子的。”众妇女笑作一堆让开,八名轿夫算得了命,顾不得轿子沉重,放开腿抬着飞跑,说道:“快些走罢,再被奶奶们缠住,今日就别想抬到公馆。”
  众家人们摧着执事人马赶走,听着前面连声大炮,已到洪园。此时各位大人都知新姑爷被妇女们围住送果,彼此笑道:“潘郎掷果,得此又多一件风流典故矣!”众人报说姑爷已到,大轿抬到拜堂的正厅。各官们俱要看拜堂,两边坐满。夫人、命妇听说姑爷已到,同着宝钗们到屏后来看新郎。只见大轿内红光现现,砌满都是朱桔。内外笑声不绝,都说真是一件风流佳话。宝钗姐妹甚觉好笑。
  有新节度单大人的夫人说道:“姑爷带来喜果,最为吉利。况且又是桔子,名色更佳。咱们众人都带几个回去,沾两新人的喜气。”内中有好些夫人、命妇、太太、奶奶们望子心切,听见单夫人这句话,竟像得了仙丹一样,忙各差丫头、媳妇、姑娘们往姑爷轿里去取几个带回去。梦玉轿前挤满是人,争抢喜果,各人多少不一,叫喊嘻笑之声盈耳。
  内有一个上年纪的老妈,想着主人十分望子,必得新郎身下桔子一个,吃了一准有喜。正是报主之心甚切,使劲推开众人,半身挤入轿门,见桔子已被人抢个干净。他将昏花两眼定晴细看,见姑爷下面怀里尚有通红一堆。老妈心中欢喜,伸开五指一把抓祝梦玉吓了一跳,见这老妈将下身紧紧抓祝梦玉按着他手,说道:“妈妈你放手!我给你两个好的。”那老妈道:“我只要姑爷的这两个!”梦玉又不便对他说这缘故,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宝钗忙命佩金过去说令他庄重。佩金走到轿前说道:“兄弟你又来傻了,宝姐姐说你今日做新姑爷,叫人瞧着像个什么样儿?”梦玉笑的摇头道:“姐姐你拿耳朵来,我对你说句话。”佩金附耳过去,听梦玉说了两句,佩金抿着嘴儿笑的要死,在梦玉后面摸着两个朱桔对着那老妈耳边说道:“妈妈你抓着姑爷衣服,不是果子。这两个是姑爷怀里最吉利的喜果,你拿去,别叫人知道。”老妈大喜,接着千包万裹,恐被人抢去。他主人道喜回家,吃了这两个桔子,果然有喜,后来连生二子。因感老妈怀桔之功,将他养老终身,以报其德。可见忠孝二字若果至诚,再无不感格之理。因当日人多忙乱,没有记其姓氏,只称之曰”老妈”而已,此事表过不提。
  梦玉对佩金道:“姐姐等着让我出来,别叫娘儿们再抓住着,可是不当玩的。”佩金对松寿道:“就请新郎出轿罢!”
  松寿吩咐宾相赞礼,前后奏起细乐。三请新郎出轿,站在花毡上又请过几次。只听见里面仙音袅袅,是一班小子弟奏着细乐。
  接着几对姑娘们的红纱宫灯,又是一对提炉,里面异香扑鼻。
  后面是一对花烛,四个体面后生家人媳妇,扶着新人款步出来。
  宝钗们刚才俱未相见,看他身材光景与黛玉不差上下。两新人站定,请主婚家长拜神奠雁。祝筠行礼已毕,请两新人拜神交拜。
  此时,内外男女无不欢喜,只有宝钗一人刚才倒不理论,这会瞅着他们两个拜堂,只觉身上发起寒颤,手冷如冰,心口里就如刀扎,正是十分难过。见香灯细乐送两新人归洞房,众夫人们对宝钗道:“刚才没有去看洞房,这会儿咱们同去。”
  宝钗勉强答应。让新人们归房撒帐诸事完毕,同夫人们来看洞房。见此处尽是修竹,位置天然,竹叶上残雪未消,更显出青翠可爱。依山亭阁,曲槛高低,另是一种天然风景。来到洞房门口,见是几间竹阁,精雅非凡。宝钗越觉心中难过,进到阁中,有姑娘、媳妇们递上洞房喜茶。宝钗刚接在手中,抬头见上面一块竹匾,写着”潇湘馆”三字。宝钗心上一麻,手中银镶果茶杯掉了下地,身子有些支持不住,急忙走出阁来,赶到一座上亭上,不觉昏昏晕了过去。不知是谁救苏过来,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三回 两意坚蓝桥有路 通宵乐白璧无瑕·青心才人
  第十回 典赃物偷儿露踪迹 探贼巢里老话行藏·彭养鸥
  第十三回 三才子同登鼎甲 众佳人共赏荷花·南岳道人
  第三十七回 送旧衣嗔查红绫袄 证回生录寄柳絮词·归锄子
  第十一种 牛丞相·石成金
  第五十八回 宴水榭莲灯烦侍婢 监秋闱藤贴授佳儿·郭则沄
  第十六回 采莲船水面欢娱  七夕节斗巧穿针·讷音居士
  第七回 朱教头病途被劫 铁太岁黄府酬恩·
  第六十二回破镜难圆阴阳怪气坠欢易拾名利关头·朱瘦菊
  第二十三回 费太太宴客醉芳楼 曹小姐走报恶消息·陆士谔
  第四十九回 狗肉王乘醉发兽性·储仁逊
  第六回 玉妹魂消忘秘密 龙阳斗捷胜醍醐·
  第 三 回 花亭被救收双妻 邓府投窍秋千下·储仁逊
  李氏女·
  第六回 缔良盟私越百花轩 改乔妆夜奔巴陵道·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