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七回 延羽士礼忏为超生 登高阁赏梅重结社

作者: 归锄子

  话说黛玉等邀了探春,来到栊翠庵见了惜春,都说:“四妹妹挪到这里,为什么不言语一声儿?”惜春道:“我住蓼风轩,便是我的栊翠庵;栊翠庵犹然蓼风轩。我还是我,叫你们知道怎么呢?难道也要像送妙师父这样送我进院吗?”一面让坐,见送上茶来的是入画,与众人都磕了头。湘云道:“前儿他的娘进来求珍大嫂子,珍大嫂子说不来碰你这个钉子,还是林姊姊看得准,说你一定留他的。”惜春冷笑一声道:“不是说我这位嫂子,他眼睛里瞧得什么皂白出来!我先前说的,一个人总要看他最初这一步,‘最初’这两字,原不可看死了。
  人能绳愆改过,回头转来,便是最初。我头里不留入画,也不专为入画起见。他这样苦苦哀求,总不理他,岂不知,我的心早已决绝。今忽然又要进来,自然有几分拿把,料得定他这个身子可以跟我住牢在栊翠庵的了。先前应该撵他,如今便该留他。”惜春这一番话,听得众人都默默无语。当下又叙了一会闲话,大家起身。惜春留岫烟在庵下棋,送了众人。
  黛玉等出了庵门,顺路赏玩梅花,见天上彤云渐布,迅飞的从西北上推过东南,微露淡淡阳光。宝钗道:“这天气有些意思,云大妹妹的东道怕要输。”湘云道:“打伙儿赏雪玩儿,我愿意输这东道。”一路讲话,不多时行到荇叶渚前,离蘅芜苑不远,宝钗拉了众人到他屋子里去坐坐。
  才进屋门,不料宝玉一个人静坐在内。宝钗笑道:“这也难得的事,二爷又做起静摄的功夫来了。”原来宝玉于欢乐场中,忽又动起一段感旧的心事,想钗、黛重圆,袭、晴复聚,又添了鹃、莺两个,四儿、五儿,藕、蕊等辈皆归园内,再推己及人,小红、龄官、万儿亦皆得遂其愿,独苦了死过这几个人。便把心事告诉了众人,想要延请羽士超度,以慰香魂。黛玉问道:“要超度的是那几个呢?”宝玉道:“第一个是尤家三姐,他因柳二哥退了亲,怀贞抱璞,霎时玉碎珠沉,委实的可怜可敬。第二个就是金钏姐姐,为了太太几句话撵他出去,就愤激投井死了,岂不可惜!”
  黛玉道:“正是要问你一句话,我记得金钏投井是在夏天。那一天凤姊姊生日,你到园子里去捣鬼什么?”宝玉道:“我也不必瞒你们,金钏姐姐就和凤姐姐一天生日的。不是头里派分子给凤姊姊做生日,我也为这个远远的跑到北门外水仙庵里拈了香,回来迟了,老太太还教训我的。”黛玉道:“这亏你好记性。”宝玉道:“我也忘了,因你们提了凤姊姊的生日才想起来呢。如今你们大家给我想想,该超度的还有什么人?”
  探春道:“还有一个,二哥哥忘了,尤家二姐不也是吞金死的吗?”宝玉道:“他是已归琏二哥的人,不用我去多事。”
  探春道:“这倒没处想了。若病死的也算数,太太屋里还死过一个可人。”宝玉道:“病死的虽不比死于非命,但春花易老,秋月难圆,亦是人间缺陷,也该超度的。”宝钗接口道:“眼前一个人也该超度,为什么你忘了?”宝玉想了半晌,道:“我一时想不起,姊姊和我说了罢。”宝钗笑道:“就是薛宝钗。”众人听了,怔了一怔。黛玉会意过来,便和宝钗取笑道:“这一个人倒难超度呢!若论要忏悔,薛宝钗便该忏悔你;要忏悔你,又不该忏悔薛宝钗。”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一时笑声未止,见四儿上来道:“园门上的老婆子来回,请二爷出去会客。”宝玉知是要见的人,连忙换了衣服出去。
  见是雨村,坐下讲了几句话,雨村走了。宝玉径至贾母处,适王夫人亦在里边。宝玉满脸笑容向贾母道:“刚才雨村本家来,提鸳鸯姊姊亲事,也是孙子的同年,又是世交,不知老太太可许不许?”贾母道:“鸳鸯已认在你太太跟前,便该你太太作主,不知这个人年纪多少,怎生个样儿?”宝玉道:“包管老祖宗欢喜。说起这个人来,和我差不多。”王夫人笑了一笑道:“不害臊的,因是老太太欢喜了你,你就算是好的。倘然像你这样淘气,也是好的吗?”贾母也笑道:“果然像得宝玉来也就罢了,别他在这里胡说。”宝玉道:“老祖宗总不放心,说起这个人,老祖宗同太太都见过的,就是甄家宝玉。”贾母听了十分乐意。王夫人笑道:“琏儿媳妇回来,就说起甄老太太要和这里结一门子亲,到底被他们想了一个去。”正说着,见鸳鸯来了,大家一笑把话掩住,贾母自与王夫人另讲别的。
  宝玉心上又有事盘算,便出去叫小厮吩咐备马,往天齐庙去。扫红一面去叫马夫,焙茗问:“二爷这会儿到天齐庙去干什么?”宝玉和他说明缘故,焙茗道:“二爷要做法事,清虚观路又近,张道士到底敕封什么真人的。”宝玉道:“张道士讨人厌,不如找王道士去。”说着,马已伺候。宝玉带了焙茗、扫红,出门加鞭,径往天齐庙来。
  王道士见了,忙请安送茶,向宝玉、焙茗道:“二爷好久不到这里来逛逛了,记得还是同老妈妈来还愿这一会来过了再没来呢。”宝玉道:“王师父,如今的膏丹丸散越发行的远了呢?”王道士笑道:“托二爷的福,头里说的疗妒汤,二爷回去传给人家,可灵验不灵验?”宝玉道:“别讲这些话了,我今儿来和你商量正经事,要请几位法师,在庙里拜几天忏。”
  王道士问道:“二爷是荐祖,还是外荐?”宝玉摇头道:“都不是。因几个未出嫁的女孩子横死夭亡,要忏悔他们的意思。”
  王道士道:“这是要礼拜超生,宥罪忏悔,请羽士二十七位上表祭炼,法师在外。明儿做过太平火司醮会,就起忏,七昼夜圆满。”焙茗在旁道:“二爷不到清虚观,至至诚诚求找王师父,请的客师都要有讲究呢。”王道士道:“瞧不出,我王道士来往的师兄师弟都有些本领,所以西门外一带屯里住的人,到庙里来求驱邪镇宅符咒的,比王一帖名声还远。”
  宝玉答道:“这么讲起来,那刘姥姥家邻居出了怪,请你去镇治,可记得这件事吗?”王道士想了一想道:“二爷说的刘姥姥,年纪有七八十岁,在屯里住这一个刘姥姥吗?”宝玉点头道:“正是他。”王道士道:“他是老主顾,时常担柴到庙里来卖的,胡须是雪白的了,好精神。”宝玉听了这话,知他又是胡诌了,便忍住了笑问道:“为什么镇治那一家偏不灵呢?”王道士道:“二爷不知,这里头有个缘故。先前那一个庄子上请我去拿妖,拿住了一个螃蟹精,把他装在坛子里,封皮封了口。我捧着坛子走到鱼池边,只听里边开口问我几时放他,我随口应说,再到这里放你。说着把坛子撩在池里。谁料刘姥姥又请我去拿妖,偏偏这一家住的离池子不远,我一到池边,只见兴风作浪,水面上拱起晒扁大一个背脊来。我喊声‘不好了’,掇转屁股狠命的跑,才跑脱了。”宝玉道:“你不该跑呀。”王道士道:“怕妖怪赶上来吃了我呢。”宝玉道:“王师父,你是有法力人家才请你拿妖,你还怕妖怪吗?”王道士道:“不瞒二爷说的,大凡道士总姓不得王。姓了王,拿起妖来便有些咬手。”宝王问:“这是什么缘故?”王道士道:“二爷不见戏里唱的王道斩妖,闹得他有法也没法了。”说的宝玉同焙茗、扫红都笑的腰也弯了。
  王道士道:“别讲笑话了,正经请二爷把亡人的姓名、年岁开明,或死于刀,或死于绳,或是投河落井,留个底子好填疏头。”于是宝玉逐一向王道士说明。焙茗拉了宝玉到一旁,告诉道:“还有两个人,怕二爷忘了。”宝玉问:“还有那两个?”焙茗道:“不是多姑娘勾搭上了琏二爷,被琏二奶奶知道,多姑娘吃不住,一索子吊死的?”宝玉骂道:“放屁,这种混帐东西,也讲起他来。”
  焙茗哚着嘴就不言语了。”宝玉问:“还有谁呢?”焙茗道:“那一个也不说了,省碰二爷钉子。”宝玉再三根问,焙茗才又道:“这一个就是二姑娘屋里的司棋姐姐。”宝玉忙问道:“司棋出去怎么样死的?我还不知呢。”焙茗道:“就为他表兄潘又安逃走了又回来,司棋情愿嫁姓潘的,他娘不依,司棋烈性,撞破了脑袋。死的比投河奔井惨多着呢。”宝玉听了,蹬足叹道:“怎么有这样狠心的娘,连自己女孩儿也不疼的!”又暗暗想道,林妹妹不叫我改太虚宫的对联,果然风月债难酬,可不该这样点醒人家吗?那时候,我睁眼瞧着他出去,没法儿保全他,倒是我的罪孽了。呆呆的出神了一会,复又想出智能儿,虽已出了家,也是“薄命司”里的女孩儿,还该添上。于是因智能想到秦锺,脉脉关情,黯然回首,便去告诉王道士,疏纸上添了。
  焙茗上来催宝玉道:“二爷快回罢,瞧这天就要下雪了。”
  宝玉起身,王道士送出庙门道:“二爷公事忙,不必天天到这里,打发一位管家来也使得。”宝玉上了马,与焙茗、扫红赶回,当下就在怡红院袭人屋里歇了。
  次日,天才明,宝玉醒来听见老婆子们已在院子里扫雪,说道:“今年第一场雪下了那么大,足有一尺厚呢。”宝玉便叫起小丫头子问:“这会儿还下不下?”小丫头连忙出去掀帘子瞧,道:“已出了太阳了。”宝玉起身穿衣,袭人也着忙起来,伺候漱盥已毕,宝玉随便吃了些点心,先到蘅芜苑一转,见这些老婆子们各自带了苕帚,照分管的地界,将积雪扫开,已显出一条路来。便吩咐他们:“走栊翠庵这条路也要扫净,老太太去赏梅花呢。”说着,一路观看,正喜雪霁天晴,透起一轮旭日,照耀得琼楼琪树分外光明。
  从蘅芜苑来到潇湘馆,黛玉尚未起身,便到麝月屋里,见麝月正对着镜子梳头。宝玉放轻脚步走到背后站着,镜子里已照出两个人脸儿。麝月只管梳他头,并不回过脸来。宝玉便走到他面前向桌上拿起篦箕道:“多时不与你篦头了。”麝月便伸手过去把篦箕夺下,道:“如今可再不敢劳动二爷了。”宝玉道:“为什么如今不要我篦头了?”麝月带笑不笑的说道:“二爷爱弄这些,新的旧的要篦头的人还不少。”宝玉道:“你才在镜子里瞧见了我,为什么不理我?”麝月道:“我没瞧见。”宝玉笑道:“镜子里明明有我,怎么你瞧不见?”麝月道:“我这面镜子是黑的了,镜子里的二爷我就瞧不见。”宝玉道:“黑了为什么不拿去明一明?”麝月道:“不是镜子黑,是我这个人黑了,对照过去,连镜子都昏暗了。”宝玉听说麝月的话来,便道:“你别性急,少不得园子里头的镜子还要叫他明出几面来就是了。今儿请老太太到半仙阁去赏梅,你也跟着奶奶去闹热一天。”
  说着,转身便走出了潇湘馆,来到贾母处请安,道:“老祖宗高兴年年做‘消寒会’的,前儿史大妹妹这几个人,等天下了雪请老祖宗到园子里去赏雪看梅,凑巧夜儿下了这场大雪。
  我请老祖宗去赏了雪回来再做‘消寒会’,不知老祖宗高兴不高兴?”贾母欢喜道:“有雪有梅,就在园子里做‘消寒会’,再没那么映时景的了,何必定要在这里呢!见过你太太没有?”
  宝玉道:“先请了老祖宗,再到太太那里去呢。”贾母道:“你去对太太说,就打发人去请了姨太太,珍大嫂子那边也去说一声,今年大大的做个‘消寒会’。”
  宝玉得了贾母的话,越发兴头,忙去告诉了王夫人,仍回怡红院来。袭人见了宝玉,道:“如今遵潇湘馆奶奶吩咐,春衣冬衣虽然该晴雯、紫鹃他们经管,但是你在这里出去的,他们那里知道,天才下了雪,衣服也该添换,怎么一闪眼就跑了出去!”正说着,晴雯也来道:“我早上醒来,听说下了雪,知道二爷是起得早的,赶忙穿好衣服出来,谁知他已跑得没影儿了。今儿爱穿什么衣服早言语一声儿,让人家去翻腾出来。”
  袭人笑道:“有一件衣服他两三年不肯穿了,如今有了俄罗斯国匠人,可该拿出来穿穿。”晴雯听了,知道说的是孔雀裘,并会意宝玉所以不肯穿的缘故,便要去开箱找寻,道:“一个紫鹃是生手,我虽然经由过的,也隔了两三年,一时摸不着头路。”宝玉忙拉住晴雯道:“在自己家里换什么衣服?就是出门会客,你们手头找出什么衣服,我便穿什么,也值得费那么些力气?”晴雯道:“你自然不讲究这些,太太同奶奶们看见了,难免说我们不经心,底下须得同紫鹃费两天工夫,把箱子统翻叠过一遍,才有头绪呢。”袭人道:“我还有些记得,同你们找罢。”于是袭人便进去指点,开那一只箱。宝玉也跟着,见开了一只箱子没有孔雀裘,上面叠着一套乌云豹,宝玉道:“就穿这好。”晴雯取了出来与宝玉换上,听自鸣钟点子已交巳正初,忙传宝玉的饭菜,伺候用毕,然后各人都吃了饭。
  宝玉催他们快走,自己先到贾母处,见王夫人、凤姐、宝琴、玉钏已在屋里,不多时便有尤氏带了佩凤、文花,并邢夫人、薛姨妈、香菱陆续到来。贾母早命王夫人打发人到园子里止住他们,说:“地上扫不尽的雪凝冻滑擦,不必到这里来回的跑。”所以园子里的人在半仙阁等。
  这里凤姐同鸳鸯两边两个人扶了贾母,一群人簇拥着步出园门,早备暖轿在门首伺候。贾母坐了,一径抬至半仙阁下轿。
  李纨、宝钗、湘云这班姊妹早迎了出来,一同进内。贾母先在阁子底下瞧了一瞧,然后慢慢步上扶梯,见屋子里居中炕榻上安设一位独坐垫,贾母便叫添上一副坐垫靠枕。薛姨妈坐了客位,细细瞧阁子穷工极巧,彩饰焕然,便道:“我记得,这一座门子里向来没有上来过呢。”凤姐在旁笑道:“这是宝兄弟的孝心,因要请老祖宗来看梅赏雪,嫌这里没个坐落地方,夏天才动工起造的。”贾母欢喜道:“就是太富丽了些,想起来这窗子也必得用玻璃镶嵌才有趣。若别的窗子装在上头,望到外面去就瞧不见,推开了窗未免风冷,这定是宝玉的盘算了。”
  薛姨妈陪笑道:“难得哥儿的孝心,想出这样布置,也亏他们一时就找出那么大的玻璃来。”贾母道:“咱们何不把炕榻抬过去,靠近窗子些瞧的才清楚。”
  一句话,早有七八个家人媳妇过来,动手把炕榻移近窗前,贾母与薛姨妈照旧坐下。薛姨妈道:“这么着,果然满园子的雪景都瞧见了。那一带的红梅开在雪里,觉时分外红的有趣。”
  贾母道:“咱们上了几岁年纪,老眼模糊,下雪后赏梅也这配看这些红的,再别听他们说梅花是白的雅静,对着白茫茫一片,只好闻些香,那里还瞧出花来呢?”薛姨妈道:“不要说老太太享了那么大的寿年,我还赶不上老太太一半年数,这一带梅花变了白的,怎么认得清这是梅那是雪呢?”
  贾母正和薛姨妈闲话,凤姐过来回道:“今儿老祖宗爱瞧戏,还是听清音,就去传他们来。”贾母向薛姨妈道:“咱们瞧几出戏热闹些,连清音班也传了来,可怜他们天天拘束在那里,叫都来瞧瞧这新阁子,散荡一天。”凤姐忙叫人去传,一时两班女孩子都到,贾母、薛姨妈随意点了两出戏。因天冷,恐贾母不耐烦熬夜,早就摆开筵席。坐的是薛姨妈、贾母、邢、王二夫人、尤氏、李纨、凤姐、史湘云、薛宝琴、李纹、李绮、迎春、探春、惜春、鸳鸯、玉钏、黛玉、宝钗、宝玉,纱子外四席是香菱、佩凤、文花、平儿、晴雯、紫鹃、袭人、莺儿、彩云、翠缕、麝月、秋纹、侍书、素云、雪雁、同贵、文杏、入画这一班人。琥珀、玻璃、翡翠轮替出来伺候贾母,晴雯、紫鹃又拉了各位姑娘带来的丫环随便入座,坐的地方一色玻璃窗子。贾母最喜欢热闹的,满阁子里一瞧,道:“我记得上年没做‘消寒会’,今年做的比往年有兴,也算补了上年的亏缺。”
  说着,向纱子里面一瞧,道:“那黑鸦鸦坐的半屋子都是些什么人?”凤姐陪笑道:“那都是跟姑娘们的丫头,同咱们自己家里的。林妹妹叫都来伺候老太太,赏他们也乐一天。”
  贾母道:“原该是这么样,我记得当年,先你爷爷晚上叫宝玉的老子念书,讲的什么《孟子》上的‘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
  众人从没听见贾母讲过四书,犹如听贾政讲笑话一般。又听贾母把四个乐字都作圈声念了,先是湘云怕要笑出来,拿手帕子握了嘴勉强忍住,便寻话向黛玉道:“大嫂子摆酒这天,你们换出新样儿来孝敬老祖宗。今儿可能再想出什么法儿来,算你们好的。”宝玉道:“文花姑娘唱的好小曲,佩凤姑娘会吹萧,不是珍大嫂子叫他唱,怕未必肯。”凤姐听道:“我去说去。”便站起身来到那边席上,向尤氏附耳说了两句话。尤氏便叫文花过来,要他唱曲。文花笑着摇头,凤姐笑道:“我看珍大嫂子瞎碰了这个钉子怎么下台?”宝玉道:“文姑娘唱了曲,我串一出戏文给你们瞧。”说着,便叫清音里的孩子取了一枝箫来交给佩凤。
  凤姐两只手拉了他们两个,到贾母炕榻旁边道:“珍大嫂子叫文花姑娘唱小曲孝敬老祖宗来了。”贾母笑道:“我就爱听这个。”便叫他们在小杌子上坐了,戏文暂且煞了台,文花再不能推辞,只得唱了一支。刚才戏文正唱《神亭岭》孙策大战太史慈,大锣大鼓煞了场,忽听莺声婉啭,一缕清音袅如散丝,和以箫韵悠扬,觉分外悦耳怡神。听的贾母乐了,又叫接唱两支。凤姐道:“老祖宗,听文花姑娘唱的曲儿,比刘姥姥的高底儿响叮当怎么样?”一句话引的贾母也笑起来。
  贾母又问了他们几句话,文花、佩凤然后退下。文花眼睃宝玉微笑,道:“你的戏不唱,我可不依你的。”湘云便要宝玉与晴雯同唱《小宴》。晴雯发急道:“史大姑娘,你别闹我了,老太太、太太都在这里,算什么呢!我本来是病西施,如今一唱戏,倒真成了醉杨妃了。”湘云道:“原是为老太太在这里,变法儿要他乐一乐,包管太太再不说你什么就是了。”
  于是平儿、紫鹃这班人你拉我扯,拥晴雯到戏房里扎扮起来。
  宝玉扮了唐明皇,一出场刚唱了“天淡云闲”四个字,晴雯脸上臊,走不出来,重又回了进去,害得满座的人都交头接耳笑个不止。那时蕊官要接唱《埋玉》,已扮就身子,便上场替了晴雯。贾母叫琥珀取眼镜带上,钉着眼把扮唐明皇的瞧个仔细,道:“这不像是宝玉吗?”王夫人道:“可不是这混帐东西吗。”
  凤姐忙陪笑道:“宝兄弟就为老祖宗瞧这班子里几个孩子都烂熟的了,想法儿自己上场,这才真是斑衣舞彩呢。”贾母笑道:“他多早晚儿学会了这个?在自家家里玩儿也没有什么使不得,便是他凤姊姊说的,也算这孩子的孝心。太太你别说他淘气。”王夫人只得陪笑应了一声“是”。薛姨妈也笑道:“托老太太的福,带挈咱们瞧瞧哥儿的戏还不好吗?”
  一时《小宴》进场,宝玉卸了妆,藕官自同蕊官接唱《埋玉》。宝钗道:“我最不爱瞧这种戏。唐玄宗平日养痈为患,仓卒避兵西蜀,不能保全一妃子。‘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该有李义山的诗句讥诮他。什么戏串不得,要唱这样颓丧的戏。”湘云道:“宝姊姊,你自己不会唱,二哥哥白唱给你瞧了,偏有这些讲究。”宝钗道:“我原不会唱戏,我会唱是要唱《琵琶》、《荆钗》里节义可风的戏文。”湘云道:“词曲一道,流品本低,戏场上的忠臣孝子,不过是优孟衣冠。所以诗集中宁存温李氵㸒靡之词,不选青史流芳之戏曲。至于陶情取乐,无可无不可,难道定要唱钱玉莲投江,赵五娘吃糠吗?”宝钗道:“你们听云丫头的话,不知说到那里去了,真可谓强项矣。”
  探春道:“咱们别再讲戏了,就听史大妹妹的话,玩品实是高的。他同二哥哥两个闹了半年的诗社还没闹成,如今年也近了,趁这新阁子落成,人也齐全,咱们到这里来起一社好过年。明儿的东就算了史大妹妹的。”宝玉听了欢喜道:“亏是三妹妹提醒,闹了几个月戏,竟把这件事忘了。咱们何不就定了明儿?迟了一两天,怕满园子里雪被太阳收拾了去,减了梅花的精神,就扫了咱们的诗兴了。先算算有几个人。”宝钗道:“先前诗社里头的人都在这里,没短一个。”黛玉道:“还添了琴妹妹、纹妹妹、绮妹妹、香菱四个人。”探春道:“可巧二姊姊昨儿回来了,还要拉大嫂子在那里。”李纨道:“贺林妹妹新婚诗,我胡诌了几句。你们起诗社,别拉扯我。”宝钗道:“大嫂子不高兴,这里人也够了。”当下约定。
  席上传杯弄盏,极尽欢娱。不多时,阁子内外已点上灯。
  贾母高兴了一天,未免有些倦怠,向薛姨妈道:“这会儿瞧到外边去,恁什么白的红的都不见了。”一面叫凤哥儿再让姨妈几杯酒,薛姨妈道:“今儿陪老太太已吃的不少,咱们也该散了,请老太太去歇歇罢。”当下凤姐忙催端饭,各席上点景用了些。丫头、老婆子们争先掌灯,先有许多人上前扶贾母下了梯子,出了半仙阁,各自散去。
  宝玉跟黛玉回了潇湘馆,黛玉道:“今儿宝姊姊和史大妹妹两个人的话,史大妹妹果然是诙谐游戏之谈,宝姊姊亦非守矩循规之论。你虽然在家里逢场取乐,传扬出去,到底有碍官箴,非金马玉堂人所宜蹈此。”宝玉道:“那怕什么?我同年里头就有好几个会串戏的。柳湘莲二哥最爱串戏,他还做了神仙呢。既是妹妹这样说,我不玩这个就是了。”说着,便涎脸儿过来与黛玉代除簪珥,道:“我不串戏听了妹妹,这会儿妹妹也要听了我一句话。”黛玉道:“有正经话尽管请讲。”宝玉笑道:“就是前儿看见元史上讲的,我也和妹妹参一参秘密大师乐禅定。”黛玉乔嗔带笑,把宝玉推开道:“你今夜才到这里来歇,又要参什么禅?我也多吃了几杯酒了,快替我安安顿顿睡觉罢。再来闹我,要撵你出去了。”话未完,听得自鸣钟上已打了四下。宝玉道:“果然时候不早了,明儿还要起早呢。”当夜无话,就寝。
  次日清晨起来,王道士已经打发人来通知起忏,赶忙到天齐庙拈了香,瞧了供的疏纸是尤三姐、金钏、司棋、可人、智能,另立一疏超度秦锺,果有二十七员羽士在后殿上志心朝礼。
  宝玉并不久坐,留寿儿、双瑞两个小厮在庙里照应,自己带了焙茗、扫红回府,径进园子里,先到潇湘馆,见诗社里人都已齐集。黛玉先叫人去和柳家的说了,今儿的东是史大姑娘的,照昨儿的菜一样备三席,暗里又替湘云给了钱。当下雪雁忙催传二爷的饭,才一叠连声应了出去。宝玉见里间屋子里秋纹同五儿两个还未吃完,便坐下把他们剩饭残菜胡乱吃了些,众人见了都发笑。湘云道:“二哥哥今儿真忙的连吃饭工夫都没有了。”
  说着,一群人同宝玉来至半仙阁。黛玉道:“昨儿因老太太步履不便,都坐落在第二层阁子里。今儿可要更上一层,我已吩咐他们把火盆铺垫安排停当。”早有宝玉跑在前面,引众人上了第三层阁子,见四面也是一色嵌镶玻璃窗。临窗远眺园中山坳、水曲、树木、桥亭,一览无遗。
  湘云道:“这会儿瞧起来,越显出芦雪亭即景诗:‘象伏千山凸,蛇盘一径遥’这两句描摹入神。”宝琴道:“雪里红梅,果然另有一种丰韵。‘天赐胭脂一抹腮’,未足尽其妙处,怪不得老太太夸他比白的强。”探春道:“文花姑娘的艳曲亦可为红梅生色。”湘云道:“别尽闲话了,先拟了诗题,大家好诌两句。你们不瞧对子上的,就便没有诗魂,难道诗屁也不放一个?”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宝钗道:“我瞧他的对联,不如用邢大妹妹这两句:‘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红。’”黛玉道:“琴妹妹的‘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越发超脱的,配这阁子上对句。”宝玉拍手道:“果然,我倒忘了他们这两句了,明儿把我的除了,挂上他们的。”
  湘云道:“这又何必毁你的呢?瞧这里该用对子的地方还不少,再挂上两联就是了。这会儿且别讲对,拟题要紧。”宝琴道:“今儿的诗题,本地风光,自然脱不了梅花。”宝钗道:“咏梅花的诗太多了,凭你怎样翻新,总不免拾前人牙慧。”
  探春道:“咱们也像头里咏菊,如忆梅、访梅、种梅,多拟几个可不好?”黛玉摇头道:“题先犯了抄袭的病,有何趣味?我倒想得些好诗题在这里。”宝玉道:“妹妹既有好题,快讲出来给咱们听听。”黛玉便提起笔来,接连写了二十余个,就是张功甫《论梅》二十六品。众人看了都道:“好,这几个题却不见有什么诗,说的仍是梅花,妙在转了一个弯子,题目就新鲜有趣,该有好诗。”宝玉道:“别如先前,凭各人自己去拣,我有一个条陈在这里。”说着,便写了二十六个阄,叠拢盛在盘里,叫各人去拈。
  湘云先去拈了三个,黛玉道:“再没他猴急,我让了你不算为奇。”说着也去拈了三个。香菱忙推宝琴道:“姑娘还不快去拈,停会儿盘子里的阄儿完了。”说着便动手去拈了六个,分给宝琴一半。随后探、纹、绮、岫、迎每人拈了两个。宝钗瞧盘子里只剩了四个阄子,还有宝玉未拈,只得去拈了两个,剩的让与宝玉。各人仍去赏玩梅花,暗暗把所拈的题搜寻佳句。
  黛玉道:“今儿不必刻香为度,不许给烛就是了。”探春道:“刺绣才添一线的时候,这两首诗也够咱们玩儿了。”
  那边岫烟指着窗外道:“你们望到栊翠庵里,可不是都瞧见的。四妹妹不知在里头干什么?今儿请他也不来,早知他去住了这里,起造阁子可不用告诉妙师父了。”宝玉道:“幸亏先去说一声,不然前儿他这一走,倒疑心有别的意思了。”
  黛玉道:“你们尽仔说话,我的差不多完快了,等掌上灯收卷时就不接你们的卷子呢。”当下被黛玉提醒,各自索句挥毫,不多时众人都已落稿。互相观看,先念黛玉的诗,道:
  轻烟飘摇步(屉木)九疑峰,烟细浮蓝径不封。
  指点林霏非近市,分明仙艳好寻踪。
  为怜香断笼纱浅,小障春寒着月浓。
  领袖众芳清韵远,回看九点百花丛。
  薄寒
  雪蕊琼英勒北枝,小寒春信故迟迟。
  冲将有意还思放,清到无言更不知。
  玉倩谁温皴未甚,花堪共笑冷犹持。
  诗情羞似何郎健,学把寒香沁入之。
  林间吹笛
  何处梅花一曲终,萧然身已到山中。
  影随声写寻常月,吹引香飘断续风。
  人倚画楼花笑俗,鹤归云径雪初融。
  贞心试罢湘江竹,落寞林间万籁空。
  又念湘云的诗,道:
  细雨
  徘徊月地共云街,既趁新晴雨亦佳。
  银线润沾迎岁管,宝珠香溜辟寒钗。
  凝脂余湿明如洗,倚竹无声净欲揩。
  定有咏花人过访,春帆摇曳水云涯。
  疏篱
  窈窕篱根露藓斑,分明琼树影班班。
  枝高花自重重密,竹细藩仍处处闲。
  坐久香清筛夜月,梦回林静逗春山。
  归舆图画梅边照,冗处青镂笔尽删。
  孤鹤
  癯然素影共寒林,梦绕清香恰在阴。
  爱尔形单偕古意,羡伊影冷独知音。
  孤山巢阁云中翅,明月扬州物外心。
  鸡唱午前群众众,溪桥闲步自孤吟。
  又念探春的诗,道:
  晓日
  曙报铜钲挂古梅,殷勤送暖百花魁。
  横斜素影金乌近,睡起新妆宝镜开。
  同梦余情随晓逐,北枝半面破寒来。
  晴窗细玩华光淡,药向孤山旭照回。
  石枰下棋
  岂是偷闲诮野狐,寒窗梅影不须辜。
  高情宁借文犀饰,冷韵何嫌三百枯。
  落子闲睡鹤,空林寂寂倦花奴。
  谈余细检枰闲局,几笑清音雪共输。
  又念宝琴的诗,道:
  膝上横琴
  修来生已是同根,恰按梅花断古痕。
  鹤步林间亲玉指,鸿飞霞表伴冰魂。
  挥弦韵绕山中树,顾曲人来竹外村。
  延伫停琴容膝处,雪消金镜已黄昏。
  松下
  昔年盟订岁寒交,访竹还殷问鹤巢。
  荫满冰魂筛日影,香随麈尾透林梢。
  相逢袂向涛边拂,欲赠钗留月夜抛。
  六旦五辰惊艳息,何如清节两蓬茅。
  佳月
  云净香清憩小窗,湛然仙迹已心降。
  古来明月秋三五,镜里寒梅此一双。
  姊自有情怜独夜,卿宁无梦伴春缸。
  问谁一样寻常看,睡起参横又怅双。
  又念李绮的诗,道:
  澹云
  妒罗妙鬘弄晴微,淡衬新妆月下妃。
  慢席林梢空蔼蔼,浅笼花影现霏霏。
  无心应惜仙衣湿,带笑随看玉叶霏。
  愿祝慈云宏瑞荫,莫教清艳早春归。
  明窗
  问君春信寄如何?静对疏帘梦欲过。
  忽见一枝横瘦影,恰教两地泛金波。
  堂前树玉辉相照,亭畔栽红艳毕罗。
  此日广平援笔处,寒窗对景冻频呵。
  又念香菱的诗,道:
  苍崖
  山磴寻花路复南,鞭停彳亍近烟岚。
  树挨苍厂春稠叠,苔染清香境蔚蓝。
  玉瘦凝峰排六六,枝疏瞰径漏三三。
  此中孰占风情尽,笑对巉崖一静参。
  扫雪烹茶
  梅英雪影共春妍,习习清风意欲仙。
  山径客来童乍扫,瓦铛鹤避茗初煎。
  低分虚白通幽处,细嚼寒香继火前。
  锦帐高儿群羡美,笑余花隐掬冰泉。
  微雪
  漫道凌寒属素裙,银花未许过纷纷。
  洒枝岂逊三分白,皱玉还开一片云。
  惯惹霜禽偷俊眼,笑疑青女弄清芬。
  金樽檀板心难醉,雪里吟香乐我贫。
  又念宝钗的诗,道:
  铜瓶
  更深许与伴疏棂,满屋幽香一古瓶。
  垤起沙斑金作屋,枝攒雪影玉为屏。
  寒花不事官哥媚,清韵还宜我德馨。
  绝妙涵春君姓氏,檐前笑诵撷英名。
  纸帐
  巡檐料理聘红妆,宝帐春愁剡玉光。
  减却罗浮风露冷,催将官阁海苔装。
  月明鉴彻惟知薄,树密裁成梦亦香。
  自笑鸳鸯债未了,与君偕隐且联床。
  又念李纹的诗,道:
  竹边
  锦绷匝地涌檀栾,数点春光画里看。
  荫满横斜声簌簌,香浮蓊债影珊珊。
  幽居相对超尘俗,自倚无言忘岁寒。
  幸不折来伤古意,此君应与报平安。
  清溪
  浮光如许净无尘,为有贞姿接水滨。
  四顾凭谁传玉照,一泓差许结芳邻。
  镜中淡写凝妆晓,篱畔疏涵漱影颦。
  偶点波心花瓣瓣,寒香唼喋沁游鳞。
  又念迎春的诗,道:
  珍禽
  梨云落寞梦如何?啄宿飞鸣性自舒。
  香惹绿毛频采采,隐随皓翅共与与。
  可人最是寻芳蝶,幽径偏来踏雪驴。
  寄语江南何逊道,护花鸟已惜花疏。
  夕阳
  未信诗成雪又稠,晚晴春色更清幽。
  斜阳酒肆人初倦,薄暝山家屐尚留。
  俨赐胭脂凭一抹,何来瘴雾足千愁。
  寒鸦不住林间噪,好趁曛黄把盏酬。
  又念岫烟的诗,道:
  小桥
  是否仙源白玉溪,寻来略□卧平堤。
  逶迤水曲通林薄,绣枕香迎过竹西。
  驴背寒吟苔径窄,鸭头春涨石梁低。
  花光人迹涵清浅,伫听噍嘈隔岸啼。
  绿苔
  叶未生枝绿未成,春苔绣绮碧铺平。
  龙眠借得三分古,蟾度相于五夜明。
  欲费平章随意坐,不长扫净益香清。
  氍毹阁外花阴敞,休遣青苍屐齿迎。
  宝玉见众人都完,便赶忙写道:“多谢你们留了两个给我,也赶上了。”一时写就。众人来念宝玉的诗,道:
  晚霞
  蹇驴向晚步山家,遥指红绡一缕斜。
  树老远分夭矫势,夜寒预借绮罗遮。
  萧萧飞鹜孤山岭,隐隐归帆绿水涯。
  按罢落梅花一曲,更谁琴里听残霞。
  美人淡妆簪戴
  谁缘梦里怅花娇,想像罗浮淡淡描。
  数点香欺红两颊,一枝春压翠双翘。
  人来月下明华(钅念),韵绕林间影步遥不羡辟寒金饰贵,花生云髻灿裙腰。
  众人看毕,湘云道:“这一社是怡红公子得手了。”宝玉也去看了各人的诗,道:“你们都比我强,是不用说的了。我就服香菱姑娘的诗,怎么长进的这样快,公然是一位老手。在这诗社里,可以颉颃群生。”湘云道:“二哥哥你不知,他是拜在潇湘妃子门下,早有‘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的佳句,没有瞧见吗?”黛玉道:“他是青出于蓝的了。正经咱们的诗该去请教一个社外人评一评。”湘云道:“社外人,现有一位诗翁,可去请教他。”众人问是谁?不知湘云指出那一个来,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九回 不凑合难成吏舞 生奸谋易吓友听·澹园
  宓珠·
  第二十九回 俏娇娃拜继老夫人 贤能妇管教呆公子·陈朗
  第二十六回 翡翠轩芙蓉蒙爱  林太太情献生活·讷音居士
  第十回 霍秀夫潜逃旅邸 安禄山大破潼关·澹园
  第十五回 选宫妃秀菊双被执 招驸马登华两成婚·崔象川
  第六十回 事不由人冲寒谋去路 饥来驱我坠涵误前程·张恨水
  第103回 于大人指引家丁 小义仆奔驰告状·牛瑞泉
  第五回 东朝房鸣冤雪恨 九龙城辨明是非·储仁逊
  第六十回 柳卿云真心全节 赛玄坛侠义报恩·
  第十段 神僧密赠蜡丸诗 契友相商入秦事·李春荣
  第十二回 全忠义主仆逃生 尽节孝母女侯死·
  第十二段 桂月香作诗寓意 梅如玉观鱼微呤·阿阁主人
  第七回 开胜筵招饮一枝园 访彼美重游半山寺·牢骚子
  第十一回 议梳妆浪子挥金 做媒妁虔婆索谢·邗上蒙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