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六回 舞彩衣瑛珠乍归省 集金钗柳燕共超凡

作者: 郭则沄

  话说宝钗、湘云、惜春同在凸碧山庄玩赏晴雪,宝钗见山下松径又有人上来,便指与湘云惜春同看。惜春道:“多半是邢大姐姐,你看那走道的样儿,不是他是谁呢?”少时渐渐走近,果是岫烟。湘云笑道:“邢姐姐,我们知道你要来,在这里等你。”岫烟道:“这里看雪景真好,我也来做个不速之客。”
  宝钗道:“邢妹妹难得也有此闲情逸致。”岫烟笑道:“我那是来看雪呢!早上莲珠回去,说姐儿又有些头晕,我赶着来瞧瞧他,顺便找姐姐谈话,就找到这里来了。”宝钗道:“云妹妹昨儿晚上就在我这里,弄点吃喝、赏赏雪。本来要约你的,那时候天也不早了,又得开门闭户的,因此就算了,想不到今儿倒遇见你。”湘云道:“早上只我和宝姐姐来的,想着不会有第三个人,如今连你倒有四个人了,什么事算得定呢?”
  大家说了一回话,又看看雪景。此时松柏树上积雪渐已融化,地下残雪已化成斑斑点点,邢岫烟道:“亏得后赶了来,还看了些残雪。妈妈叫我带话给姐姐呢,我到姐姐那里暖和暖和,慢慢的说罢。”惜春向湘云道:“他们说梯已话去,你跟去做什么?还是和我回去取梅花上的雪,咱们煎茶吃罢。”宝钗道:“雪都化了,还能取得多少呢?”湘云道:“反正是闹着玩。”说着便同惜春去了,宝钗却和邢岫烟一路下山。
  回至怡红院,命春燕把薰笼移近,添上兽炭。碧痕另沏了一壶碧萝春放在茶几上,宝钗和岫烟自斟自饮。岫烟转述薛姨妈带的话,原来为宝蟾扶正之事。那宝蟾这几年分外学好,就为的香菱扶正本有成例在先,要想感动薛姨妈和家中众人,好早日正名定分。无奈薛姨妈总不提起,只可背地里向薛蟠絮聒。
  薛蟠是个直性子的人,又向来宠爱宝蟾,便向薛姨妈去说,薛姨妈总是犹疑,说道:“宝蟾年纪还轻,知道他性情靠得住靠不住呢?等他到了四十岁,或是生了哥儿,咱们再商量着办罢。”
  薛蟠道:“妈妈看能办就办了得啦,还等什么呢?”薛姨妈只说还得看看。问起宝蟾有什么不好,又说不出来。薛蟠急了,两眼睁得像狮子似的,气烘烘的说道:“那香菱扶正还没到二十岁呢!一样的人,为什么宝蟾就得老等?等到四十岁,人都要老了,那养儿子的事,谁拿得准?这不是故意掯勒他么?”
  见薛姨妈总说不劝,更是又急又气,说道:“妈妈这件事若不依着我,我可找柳老二出家去了。”一面说着,喘吁吁的走了出去。薛姨妈也气得两手冰冷,邢岫烟委婉劝了一回,气方稍平。这是头天晚上的事,第二天知道岫烟往贾府去看兰香,便叫他带话告诉宝钗。
  宝钗听了,也踌躇了一会,方说道:“我常劝妈妈,家里的事,只要大谱儿过得去就算了,不要太认真,妈妈总不肯听。
  这两年宝蟾变好了,省了许多闲气。他要扶正,就给他扶正,有什么要紧呢?”邢岫烟道:“妈妈这些时也看得宝蟾好,只怕他一扶正心又高了,又怕他性情靠不祝”宝钗道:“依我看,倒是扶了正,有名分管着走不了大折儿。若是不依他,他一失望,那可真要变坏了。”邢岫烟道:“到底姐姐见得透澈。”
  又问起蕙哥儿的行程,说说兰香的身子。坐了好一会,方才回去将宝钗的话回复薛姨妈。薛姨妈仔细一想,实在是宝钗说得有理。
  晚上薛蟠回来,又是喝得醉醺醺的,薛姨妈不等他开口,便说道:“早上你说的那件事,我细想也是就办的好。”喜得薛蟠张着嘴只是笑,说道:“妈妈这可明白了。”当下就向薛姨妈磕头谢过。只因时迫残年,先拣一个好日子接宝钗宝琴回来,看着薛蟠和宝蟾双双的拜过祖先,又拜了薛姨妈,然后和兄弟妯娌姐妹们见礼。是日只摆个小小家宴,且等过了年,再择期出帖,宴请亲友。
  此时宝钗忙着料理年事,又因天寒岁暮,未免悬念游子。
  接着贾蕙几封安信,都是从旱路驿递来的,也只略述途次情形而已。到了除夕,荣宁两府自有种种典礼,新年上,家家灯彩、处处笙歌。贾政虽深厌浮华,因贾赦和贾蓉贾兰皆现居显职,应酬上未便过于简率,也须随众征歌,排日张宴,忙忙碌碌,转眼便到薛家请客之期。
  那天,伙友们替薛蟠凑趣,公送一班小戏。宝钗宝琴前一天就回去住下,看着悬灯结彩。只兰香因身子已重,王夫人再三叮嘱,不令出门。薛家亲友不多,贾王两家之外,无非是薛蟠薛蝌的同官、同年,以及那些商号。贾府内眷,自邢王二夫人、尤氏、李纨暨胡氏梅氏都去了一日,探春湘云诸姐妹也在那里听戏。宝蟾穿上命服,学做庄重的样儿,居然周旋中礼。
  见了宝钗宝琴,却分外谦谨,开口只称“姑奶奶”,不敢照姐妹称呼。那香菱生的哥儿,这两年本就归他照管,此后更做出十二分慈爱。虽然半真半假,也就算很难得的了。薛姨妈背地里向宝钗道:“幸亏依了你的主意,若不然又要闹得家翻宅乱,叫人笑话。”宝钗道:“他既要装做好人,妈妈别说破他,还要时常夸奖,引他从这条路走去。如今的人谁没有几分假?只要假的做到十足,也就是真的了。”那晚宝钗回去,邢岫烟又买了各样纱灯带去,挂在兰香房里,以取添丁佳兆。
  紧接着便是上元灯节,王夫人吩咐在园中嘉荫堂张灯家宴。
  贾兰正随驾回城,梅氏带着贾权贾枢都在家里过节。贾赦因贾政屡次让爵,虽未得上头应允,心中也着实感愧,这回同邢夫人及贾琮夫妇也都来与宴。宴到半席,即放起新式烟火。那烟火放至空际,便撒出五色灯光,巨如满月,细若繁星,彩光四射,分外好看。又有五层盒子,内中一屉是海屋添筹,楼台人物做得十分精致,还有一双白鹤盘空飞舞。烟火盒子放罢,又听两个女先儿说了几套新书。在家宴中总算热闹,只因规矩拘束,姐妹们未免减了兴致。王夫人宝钗见全家团聚,只贾蕙奉差在外,引起牵挂心肠,稍觉美中不足。直到花朝过后,方接到贾蕙从越裳来信。提起舟程安稳,海不扬波,深得定风珠之力,王夫人宝钗这才放心。
  其时,王夫人生日已近,贾兰再三向贾政进言,说道:“孙子备位政枢,若是过于简率,也招外人浮议,使孙辈置身无地。”又道:“太太操劳了一辈子,如今也七十岁了,就是稍为点缀点缀,似乎尚非过举。”贾政因他说得恳切,只可应允,却谆嘱不可铺张。刚好二月下旬,贾兰因在侍郎中资格最深,又推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正是锦上添花之事。
  此时已有亲友们陆续送礼,李纨宝钗忙不开,约探春回来帮同料理;贾兰又约了贾蓉、贾蔷、贾蓝、贾菌四人在外面支应。恐亲友全来,起坐不便,议定自二月二十九日起至三月初五日止,分日宴请。在荣国府正厅上布置寿堂,那内外客厅以及荣桂堂、嘉荫堂、缀锦阁各处,分别官客堂客,各有接待。
  二十九日请皇亲国戚,三十日请各郡王世袭,初一日请各官长诰命,初二日请远近亲友。到初三本日,凡有来的官客堂客,一律接待。初四初五两日,乃是近支亲族和阖府大小人等凑的家宴,每日俱有戏场及百戏杂耍。东府尤氏婆媳和宝琴、岫烟、李纹、李绮,自二十九日起,便在大观园帮着李纨、宝钗、梅氏等款待外客,照料琐务。探春自从预备布置以及陪客收礼,都要照管,一直没有歇着,又拉着湘云帮忙,也累得人困马乏。
  只惜春因辞聘在前,不愿出来露面。兰香因月分渐大,王夫人宝钗都不许他出房,仍在房中养息。收来各礼,凡是精巧工致的,俱在荣禧堂、荣桂堂两处陈列,余者由贾蓉等斟酌安排。
  真是结彩连云,张灯成市;笙歌欢悦,罗绮缤纷。
  到初三那天,宾客来的更多,荣宁街上车马喧阗,前车未行,后车已至。还有各郡王、世袭的执事舆仗,把一条街挤的没一点缝子。亏得周姑爷从提督衙门派来番役多名,随时指挥弹压,不致壅滞。贾政只推说身子不快,一应官客,均由贾兰贾蓉等陪同行礼、款待入席。就是那些堂客官眷,王夫人、李纨、宝钗等如何应酬得开?只有将各王太妃、王妃、公主、公侯诰命、一二品大员命妇让至荣禧堂安排戏筵,由王夫人率领李纨等亲自陪坐,邢夫人也帮着过来陪陪。其余诰命官眷,先至荣禧堂行礼,由尤氏探春等分让至园中各处坐席,也各有戏场点缀。此来彼去、东迎西送,连尤氏等要想抽空歇歇都不能够。那些跟来的人,另由家人媳妇们在别处款待。一时正客要走,又得有人传唤,以免耽误。所有家人媳妇们,先经李纨、宝钗、探春按名分派职掌:有的在帐房专管收礼登账、发给零钱;有的出入传宣、招呼来客;有的在客坐围屏后伺侯呼唤;有的传戏开席、安排茶点;有的接待随从人等;有的专管买办杂务。事有专责,却还整齐严肃,一直忙了五六天。
  及至初四那天,是至亲近族的小宴。那贾氏近支宗族虽多,大半尚属寒微。有怕见场面不敢来的,也有妒忌心重不肯来的,还有衣饰寒俭想来不能来的。又有贾芹贾芸诸人,对不住荣宁两府,没脸再来、也是不来为妥。因此来者甚少,只有常来的那几家,如贾珠贾琼之母,贾蓝贾菌之妻,大家都是见熟的。
  那几房的姑娘们也有十几个,喜鸾四姐儿此时已出了阁,也都来拜寿,见了探春湘云等,更觉亲热。
  当下亲戚各家,如薛姨妈、李婶娘、王舅太太、梅亲家太太俱已到齐,王夫人和他们自各有一番周旋。薛姨妈道:“姨太太这两天可真闹乏了,咱们消消停停的乐一天罢。”王夫人道:“他们小姐妹们真受累,我倒还好。听说新大奶奶有了喜,姨太太又该请客了。”薛姨妈正要答话,只听王舅太太说道:“姑太太大喜!咱们好久没见,你气色比先更好了,只看得五十来岁似的,那里像七十岁的人呢!”王夫人道:“我从先也是七病八痛的,自从吃了宝玉的丹药,什么病也没发。可也禁不得烦心,蕙儿走的那几天,我着了点急,也不舒服好两天哪。”
  李婶娘道:“是人都听说有神仙,谁也没瞧见过。太太眼看着儿子成了神仙,两个孙子又占了人间的富贵,这是几辈子修来的!”梅夫人道:“姻伯母只管享福才是。像您这样还要烦心,我们又该怎么样呢?”此时,台上正演的是《郭汾阳上寿》薛姨妈笑道:“这也说不定。你看郭汾阳那么大福气,家里公主驸马一拌嘴,也就抓了瞎了。什么人能不操心?”李婶娘道:“我听说宝哥儿要回来上寿,到底有这句话没有?”王夫人道:“话是有的,那会有这宗事呢?”
  正说着,吴新登慌慌张张走进来,回道:“外头有个道士,说是会变戏法儿,来给太太上寿。奴才拦他拦不住,已经闯进来了。”话犹未了,那个道士已站在戏台前,约略有二十多岁,穿着秋香色的道袍,貌既不扬,衣履也甚垢敝。一见王夫人,便磕下头去,口中说道:“太太大庆!方外无可孝敬,想出个小戏法,请天上麻姑和众仙女同来歌舞献寿,愿太太福寿无量!”王夫人见他突如其来,莫知来历,只得谦让道:“多承厚意,如何敢当?”一面忙叫贾蓉进来陪他。贾蓉让那道士另席坐下,先问法号,那道士只回答“碧落”二字,又问在那个道观,道士答道在“赤霞宫”。贾蓉并不理会,却是宝钗湘云仿佛听“赤霞宫”三字,连忙回头看那道士。见他邋里邋遢,比清虚观剪蜡花的小道士还要寒碜,一点也不像宝玉,倒疑惑自己是听错了。贾蓉又问道士需备何物,道士道:“只要炉香、杯水,余者一概不需。”王夫人忙吩咐止戏,大家肃静,看他演何戏法。
  一时小厮们移过檀几,几上放着香炉一座、清水一杯。那道士口中念念有词,炉内沉香即时自热,又取杯水吞了一口,向台上喷去,好象一条白龙飞过,化成一片银光。只见一个玉颜鸟爪的麻姑,穿着紫霞仙帔、碧晕仙衣,袅袅婷婷立在戏台之上。后面跟着十二个仙女,分为两排,一个个都有沉鱼落雁之容,抱月飘烟之态,同时向王夫人裣衽下拜。麻姑拜罢起来,扔起碧绡巾,变成一只青鸟,又从袖中取出一盘蟠桃,鲜红可爱,放在青鸟背上。那青鸟便向寿堂正面飞来,一眨眼间,那盘蟠桃已放在正面紫檀长案之上。看着青鸟振翅飞回,到了麻姑手里,仍化作碧绡巾,笼在袖中。少时,又向空中招手,飞下一只白鹤,鹤背上驮着玉杯。麻姑取出袖中金壶,斟满了百花仙酿,指引那鹤飞向王夫人面前劝饮。王夫人先不敢喝,那鹤只是不走,不得已举杯干了,顿觉满口芬芳,精神倍长。随后又飞下几只白鹤,照样驮着玉杯,麻姑逐一斟满,指引他飞向薛姨妈、李婶娘几位年高的面前。他们见王夫人先喝了,也都举杯喝尽,那一群鹤飞回台上,麻姑举手一挥,顿时不见。
  又歇了一会儿,麻姑引着那十二个仙舞将起来,口中还唱着歌曲,抑扬应节,声声清脆,如鸾吟凤翙,不同凡调。先是雁舞,次是鹤舞,最后是撒花之舞。那花儿五光十色,灿如彩霞,撒到台上随即隐灭。少时,舞酣歌紧,一片光彩迷离,瞧不见霞帔云裳的影子。
  大家正看得出神,只听那道士唱道:
  刚刚是庆金萱高堂万春,又恰遇艳阳辰。望朱门,祥光一道氤氲。只见那连枝蕙、秀根兰,回翔凤津;又谁知有星官省觐来频?借玉醴,献慈亲;舞青禽,还与彤帏厮近。况歌钟列锦茵,梦回时,更准备珠幢暗引。算如今,黄冠犹是彩衣人。
  唱时声调低昂,字字明晰。座中王夫人和薛姨妈等并未听懂,宝钗湘云从曲词仔细寻绎,早已猜出了八九分,却不便说破。
  又听那麻姑唱道:
  斑筠影,罗屏认;啼鹃泪,空帘莹。前因远,说假还真,双飞返,绣陌生尘。愿慈庥永甄。眼前怜娶年时雏燕依人。
  宝钗湘云只听得前四句,心中便已了然,彼此瞅着对笑。
  探春见那道士来得离奇,他们笑得更奇,再仔细看那麻姑面庞,七八分颇像黛玉。他本是绝顶聪明的人,岂有不猜透的?也只佯做不懂。
  又听得那道士和麻姑合唱道:
  玉河滨,碧霄清露点绡巾,凤骖过处千花润。喜归来辽鹤,未换铜驼,坊巷春风重认。缀锦诗痕、沁芳画境、流波还到旧琼津。赚北堂欢笑,舞霓裳曲谱翻新。仙羽飞回、蟠桃劝醉、华筵燕喜、簪舄盛如云。红帘近,问尊前谁识弄珠人?
  唱到末一句,宝钗、探春、湘云瞧瞧那道士,又瞧瞧麻姑,向他们点头微笑。那道士、麻姑只作不曾看见,仍旧唱他的曲子。
  紧跟着又合唱尾声,唱的是:
  华胥旧梦应难讯,喜花底长留锦样春,愁则愁红烛当筵欲别人。
  唱完了这段,麻姑带着十二个仙女,又朝着王夫人盈盈下拜,王夫人忙要还礼,那道士笑道:“太太还和他们客气么?”
  踌躇间,麻姑和众仙女已拜罢起来。王夫人凝神一看,那麻姑宛然黛玉,前一排六个仙女,个个脸熟,原来便是晴雯、紫鹃、麝月、金钏儿、芳官、藕官,不觉吃了一惊,忙唤道:“大姑娘,你..”刚说到“你”字,那台上麻姑、仙女登时俱隐,踪影全无。再看那道士,也不知何时去了,坐处炉香犹袅。
  探春瞧那檀几上似有纸张,连忙抢过一看,却是留下一张冰绡笺,似丝似楮,不知什么制成的。那上头写了一首绝句,是:宝瑟生尘又几秋,玉台愁说旧风流来时鹤背天风紧,也似当年茂苑游。
  探春只当是游仙诗,拿给宝钗湘云同看。湘云念了一遍,笑道:“这上头分明嵌着‘宝玉来也’四个字,他还怕咱们看不透!我听他唱那段《锦缠道》,早就明白了。”宝琴道:“他们何必这样藏头露尾的?就现出本相来,又怕什么?谁能把他们留下来呢?”邢岫烟道:“这就是‘真人不露相’那句话了。”
  王夫人见大家抢着看那纸条,忙要过来看,也念了一遍,笑道:“这不是宝玉写的么?他说要回来,倒真回来了。好容易来了一趟,为什么弄这些把戏?娘儿们也没得好生说说话儿,还是跟没来一样。”说到此,眼泪汪汪的,不能再说下去。李婶娘劝慰道:“这就看出哥儿的孝心,做了神仙,还忘不了父母。我们隔壁华家那孩了,到了外洋,沾了坏习气,写信回来,管父亲叫‘仁兄’、母亲叫作‘仁嫂’,把他母亲气得要死。
  那种儿子活在世上,倒不如没有的干净。”梅夫人道:“我们老爷可是老翰林,未免迂点,最恨的这些事。说是拿了许多钱送出去玩,简直就是送掉一个孩子!至少也要各人干各人的去,丢下父母不管,你若饿死了是活该,他还乐他的呢。”王夫人道:“我们老爷气起来,恨不能把宝玉活活打死,骂起来也口不择言,把弑父弑君都加在他的头上。弑父弑君的尽有,咱们这样人家的子弟,何至于学那些枭獍呢?”大家议论一回。天色已晚,摆上晚席,重整戏文。李纨宝钗揣知王夫人心中难过,特为拣些热闹有趣的戏演了几出。薛姨妈、李婶娘也将贾兰贾蕙少年得意,家道复兴,以及作善降祥、子孙逢吉等语,哄着王夫人喜欢,才把想宝玉的心事岔了过去。
  次日,是阖府大小人等凑的公宴,并无外客,王夫人倒舒服享受了一日。这几天宝琴在宝钗处住下,纹绮姐妹随李纨住在稻香村,探春和喜鸾四姐儿都说得来,便留他们在秋爽斋同住,大观园中顿觉热闹。
  过了初五,宝琴和李纹李绮因家中有事,都要回去,探春留他们不住,便向喜鸾四姐儿道:“园子里花儿都开了,这几天大家都忙着,没工夫逛逛,你们也难得来的,索性多住几天,逛了园子再去罢。”喜鸾等正要联络探春,自是愿意。探春同他们到园中各处都逛了一逛。那天想起稻香村一带杏花此时开得正好,要同去看看,又打发人去请湘云宝钗。湘云回说有事不能来,宝钗答应准来,等了许久,也未见来到。探春道:“二嫂子向来周到,就是临时去不了也该回覆咱们一声,别是有什么特别的事罢?”喜鸾道:“也许事情挤住了走不开。你想闹了这些天,那一堆乱摊子都得他收拾。保不定那里冒出一股子要开发的。把他正经事办了,才能来呢。”四姐儿道:“我还没到过宝二嫂子那里,咱们先去寻他,坐一会再去看花也还不晚。”探春道:“这么好的天气,多走走也好,我也要看看那院里的海棠呢。”当下便同喜鸾四姐儿往怡红院去。
  先至海棠树下,见那花儿正在半开,可惜这年赶上歇枝,开得稀稀拉拉的,未免减兴。转身进了抱厦,却见一个老婆子倚廊柱站着,连哭带数不知说些什么。宝钗在屋内正和秋纹莺儿嘁嘁喳喳的说话,见探春等走进,便将话截祝探春料知有事,问道:“二嫂子,你怎么不去看花?忙什么呢?”宝钗道:“又是你二哥哥做的事,顾前不顾后的,叫我怎么对付?”探春道:“到底是怎么一件事?说出来也好想个正经主意。”宝钗道:“那回到太虚幻境,颦儿叫我把春燕五儿要了回来,将来还服侍你二哥哥去。我照他的话办了,这两天太忙,也没得考查他们,谁知道两个人都丢了。大门上并没见他们出去,那颦儿的鹦哥也不知去向,这不是他们干的么?如今春燕的妈哭吵着不依,柳嫂子还不知出什么故事,你说可怎么办呢?”探春道:“这有什么为难的?他女儿又不是三岁两岁的小孩子,若不是自己愿意,谁能拐了他去?你有的是寻梦香,把那两个婆子带到太虚幻境,让他女儿自己和他说去。他见了女儿,自然不能再说歪话。若在这府里,他敢出来借端讹诈,都交给我了。”宝钗笑道:“真是我被他闹糊涂了,一时没想到。也只有你辖得住他们,别人谁办得了?”探春道:“我本来一两天要家去的,既有这桩事,等你办妥了再走。此刻且去看花,没什么不了的事。”宝钗便把莺儿叫来告知此意,叫他先和那两个去说,探春又加了几句严重的话,不许他们借端胡闹。说完了,就拉着宝钗,招呼了喜鸾四姐儿,同向稻香村而来。
  行至稻田一带,见杏花已盛开将残,地下落了许多花瓣。
  喜鸾道:“咱们来晚了,若在头几天,还要好呢。”四姐儿道:“花儿最好是才开的时候,一开足了,颜色就淡了,也如同老了一样。”探春对宝钗道:“那年咱们起‘杏花社’,你正要达月,蕙哥儿还没生呢。一晃儿就是十好几年,哥儿都做了天使啦,咱们焉得不老?”宝钗道:“你若怕老,找你二哥哥去,管保准有办法。”探春道:“老有什么可怕的?人家等不到老的还多得很!只要不白过了一辈子就得了。”大家说笑,一面走进了篱门。
  李纨正看着小丫头们扫花,忙转身来迎,笑道:“今儿来了这许多佳客,真想不到的,怎么单没有云妹妹?”探春道:“我邀过他,只说是有事,他可有什么事呢?”宝钗道:“刚才我碰见两个老婆子,说是忠靖侯史府打发来的。也许他叔叔回京来了。”探春道:“他叔叔正在京里,前儿还来给太太拜寿。只他婶娘没有来,这么近的亲戚,似乎说不过去。”宝钗道:“他婶娘那脾气,又冷又啬刻,和谁也亲热不了。老太太在着,他只来过一两趟,什么生日、喜事,都是礼到人不到的,如今更不用说了。”喜鸾四姐儿问起梅氏,李纨道:“他又有了身子,也三个月了。这回太太生日我叫他不用出去,省得累着又是事。他说又不是头生,月分又浅,怕什么呢。这几天到底累着了,有些胎动不安。我刚才瞧瞧他,叫他只在房里养息,过天再见姑奶奶罢。”探春道:“若不大好,还是请大夫来看看,别大意了。”李纨道:“大夫请了,还没来。”大家又谈了一回闲话,素云回道:“王太医来了,在外书房候着。”李纨忙道:“快请。”探春宝钗等见李纨有事,便说道:“大嫂子见了小兰大奶奶,替我们说声,劝他好生养息。你有事,也不用送我们。”说着便一同走了。探春又邀宝钗同至秋爽斋坐坐,刚走过柳堤,却遇见秋纹来寻宝钗。不知又为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一回 李侠士豪情赠骑 唐明皇御幸春游·
  第六章 美满之希望·天虚我生
  第十五回 设巧计引鱼吞饵 栾娇娥易内为欢·
  第二十三回 翟员外大撒买花钱 郑玉卿稳吃新红酒·丁耀亢
  第九回 蓝如玉代笔吟诗 冯金宝爱嫁西门·讷音居士
  第3回 身入谏台揭参降将 心存叵测谋刺贤臣·
  第六十九回 易道清立毙杖下 陈武氏得放归家·
  第十一回 友朋千里隔特致瑶函 姊妹两情殷齐消块垒·吴航野客
  第五回 浪子兰宣战淑女·
  第七回 大家都疯魔了·张恨水
  第十八回 知县丢命公子避灾·临川山人
  第一回 抛情友诱入佳境·古棠天放道人
  第二十九回 公主含羞全节 忠臣尽义轻生·雪樵主人
  第九回 小儿捡个落地桃 楚娆擅宠却遭黜·慈溪居士
  第卌五出 泣舟·孟称舜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