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八回 晋齐吴楚话行踪 雪月风花联旧社

作者: 海圃主人

  话说李贵同周鸣岐走到林管家院里,听着房内有人说话,像七十四的声音。便缩住脚,不肯进去,转先到他外边客位暂坐,留下鸣岐,自己单身进来。可不是七十四,正合林管家说请客的事。原来是贾茂将大观园工竣,又值牡丹初放,禀了贾政,便合王夫人说了,定下三月十二日,遍请各家当日在园结社的姊妹来顽笑几天,以消春昼。叫七十四传于管家,着他派人挨家去请。
  七十四说完了,才要回去,却见李贵进来,又说了两句闲话。
  林管家对他道:“我晓得了,等我开了单子,请过示,再差人去。
  断不误事。老弟替我先禀一声。“七十四说道:”是!大爷是长辈,这样称呼便外待小侄了。“林管家娘子听了,说:”好个会说话的乖嘴!我这里拿点心,你可吃个去。“七十四说:”我等不及了。
  大娘若给侄儿点心,等侄儿拿回去慢慢吃罢。“林管家娘子同林管家都笑了,拿出两匣饽饽,两包果子,递与他。七十四连忙接了,说声:”多谢!“便就走去,回贾政的话。
  李贵这才向林管家道:“老阿哥,你诸事看我们老弟兄的分上,替他担待一二罢。”便对周瑞的家里道:“姐姐你看,这孩子做的可像件事?持刀逞凶,已不可恕,又把林大爷用话村辱,你还不求一求,这事如何下得来?”林管家不等周瑞家里开口,便先说道:“周嫂子已说了半日。但这件事须得包老大不说什么才好。他是中堂得用的人,闲时露一半句,我们不回明,便都有不是了。”
  李贵道:“这事我已虑到。”便将进来时与包勇说的话述了一遍,林管家道:“如此,这便好商量了。那个小子还在门上吗?”李贵道:“我已带他进来,因七十四在此传事,留他在客位里。可着人叫他里边来。”
  林管家便着跟随的去叫周鸣岐。不多时来了,进门他娘说:“你这个孽障!怎么不知好歹到这田地?连林大爷都用话得罪起来!你要寻死,还不快给你大爷磕头请罪吗?”鸣岐就跪下去磕头。林管家拉住,说道:“你酒大了。这有什么要紧,你可起来。
  但你为着何事与包老大如此寻衅哩?“鸣岐把郑子富背地话告诉了。周瑞家里道:”原来是这忘八羔子拨弄口舌,怪不得跑到我那边,吓得那个腔儿!几乎不把我一家人,——若非林大爷肩膀宽——就拆散了。我可气不过他!看我不与郑华家的闹一场,我便不是个老婆。“林管家娘子道:”这事尚未了结,你又要生波,寻根问源,我们如何替你瞒得?依我说,大伙儿忍一忍,省点事罢。“李贵道:”林大奶奶这话着实有理。周嫂子快别枝上添枝,又去生事,“说完,周瑞家里就一声不开口了。
  林管家道:“我们同到前头见包老大,把这话讲开了才是事。”
  李贵便带着鸣岐一同到门上来,林管家也照着李贵的话,大同小异说了一遍,包勇道:“林大爷所见甚是。我已不介怀了。
  大家只求省事为高。“林管家道:”还是包兄弟量宽。你还不过来替包大爷磕头,陪不是吗?“李贵拉着他,替包勇陪了礼。包勇连忙也还了一礼、说:”我们是一殿之臣,这事说过就完了。
  好兄弟,你可别要怀在心里,再生别事。“李贵说:”这是再没有的。包老弟诸凡看我们老分上便是了。“就做了一揖,包勇当即回礼不迭。这件事方才完了。大人家这样事也难枚举。
  过了一天,林管家开了请客单子,请了示,着人挨家请了。
  彼时甄宝玉放了荆关上木税监督,关杰升了浙江臬司,皆带家眷赴任,李纹、李绮不在都内。爱姑身上不自在。喜姑才得了儿子,辞了不来。巧姐在家住着,不用请。探春也先两日来了。
  喜鸾、喜凤皆说临期准到。薛宅的数位通不辞,宝钗也预先接了宝琴来,多说两日话。
  适值贾蓉新得卫辉府知府,来京引见,替贾政来请安。
  待酒,又忙了二日。渐到了初十以后,礼闱于初九揭了晓,回府,与贾蓉盘桓了一天,自赴衙门办事。
  再说大观园,本为元妃归省修造,后来奉元妃命,诸姊妹在内居住,培植的十分齐备。春花秋月,饮酒赋诗,真个是四时有不断之香,八节具长春之景。有长短句备载这园中的好处,听我道来:
  寒随腊去,暖逐春归。晚色拖金,晓容缀玉。漠漠香浮,艳覆文君之市;迟迟日丽,红欹宋玉之墙。兴高而画阁敲棋,春困而绿窗倦绣。墙儿外,金勒马嘶,徒留歌管;院里边,玉楼人醉,谁戏秋千?迨至蕤宾应律,节届天中。映阶榴火,笑倩烹茶;贴水荷钱,愁将沽酒。浮李沉瓜,小阁未知暑退;调冰雪藕,画船转觉秋来。露凝十里之香,雷送千峰之雨。槐午未移日影,竹簟一枕羲皇。若夫天香飘于云外,桂子落自月中。秋水净而寒潭清,远烟凝而暮山紫。花阴露重,群瞻香满水轮;竹影风凉,忽听声飞玉笛。元亮酾巾而醉菊,龙山落帽以登高。而乃道行南陆,水始凝澌;爱日烘窗,朔风布野。刺绣五纹,骤添弱线;吹葭六棺,爰动飞灰。冲寒山意舒梅,待腊岸容催柳。宝鼎烟浓,党太尉开樽兴远;坝桥花发,陶处士跨蹇情高。真个是:
  海中仙树玉为林,天上明河银作水。
  园中有这些好景致,众姊妹住着时,日日欢笑,诗酒唱酬。
  探春昨日到此,才有感触。现已修整,仍复旧观。
  到十一日,王夫人又差人去请薛家的媳妇,爱姑身不爽快,辞了不来。香菱、邢岫烟十二日早起就先过来,喜鸾、喜凤随后也到。这日,花袭人因有事来见贾茂,无意中也来了。李纨、宝钗接进众姊妹,王夫人叫平儿管理酒席,当替王夫人请了安,众人共行过礼。探春、宝琴、巧姑皆走来,通见过。喝了茶,就在王夫人房里吃早饭。将午,才大家走到园里来。
  花袭人见府中有客,贾茂在朝不能回来,便要辞了家去。宝钗待袭人最好,又因贾茂祭西岳途中遇雨,在袭人家里住过,袭人相待亲热,遂常到府中来往,宝钗见他要去,便说道:“我这里今月宴客,你该替我张罗,怎么倒要家去?二奶奶照应酒席,你不肯园中去,何不帮二奶奶替我们做点什么,不好吗?”袭人连声答应,便不要走。史湘云要养静,也辞了不来。
  探春同众人由角门到了园中,因牡丹盛开,便在潇湘馆先去看花。只见布幔高遮,花栏修整,池中各色牡丹十分烂熳。说不尽姚黄魏紫,国色天香。赏玩一会,便到蘅芜院。转回来在怡红院中,又赏牡丹。歇了歇,便从小桥绕出回洞,到假山来。一路新经收拾各处,花竹缤纷,亭榭历落,迥非那次光景。此日又值天气和暖,无不欢悦。在山上逛了会,便到大观园正厅上来。
  王夫人年纪太高,懒于游玩,向李纨、宝钗说道:“你二人陪着姊妹逛去罢!到吃饭时我再来。”说了,便没同行。此时众位来到大厅,只见厅内桌上摆着攒盒,十六个糕点碟子,一样两席。
  玳儿、小倩、进禄新添的丫头,随着麝月、爱儿,用盖钟沏上茶来。探春、宝琴等随意用了些点心,喝了杯茶。
  宝琴道:“今年的牡丹怎么这样好?”探春道:“这牡丹是茂侄儿栽的,人杰地灵,这是一定的道理。”邢岫烟道:“三姐姐这话很是,我也是这样想。”宝钗便向探春道:“妹子,你在南边走过,那里的牡丹也是一样吗?还是另有别致。”探春道:“芍药是维扬着名,若牡丹,初则洛阳,如今惟曹地为盛,所以有‘曹国夫人’之号。闽浙一带,非无此花,然亦未遇异种。如古人所说的绿牡丹,我却没曾见过。”喜鸾道:“我在山右野谷中,见过一种野牡丹,满山遍地,就像广东山丹的样子,无处不是。五色相间,恰也有趣。但花朵不能甚大。”宝琴道:“我到过潇湘一带,惟见斑竹,这样花我却未见。正是白往南边一回。”
  喜凤道:“苏州奇花最多,皆是人力造作,像这牡丹,年底便开,虽是早占春光,然无天地自然的生趣,终是矫揉,不能耐久。”
  李宫裁道:“我性爱竹。君山的竹,想必别有凤尾的奇处,妹子可细细的说我听一听。”宝琴笑道:“你又来执意了!竹子是一样的,有甚异处?潇湘因泪痕着异,不过多则各样皆备,风过一种潇疏之致,令人神移耳。”李纨道:“妹子,你说的是。”
  宝钗道:“三妹子,你到福建,离台湾不远,说台湾有四季不谢的花,可是真吗?”探春道:“台湾远隔重洋,我却未到。
  但那边风土,我曾细细问过衙门中派来浆洗衣服的人,大概知道。
  其地却实在有好处。“香菱道:”三姑娘,你说与我听。我是最爱听故事的。“探春道:“台湾为海中孤岛,形似弯弓,街市以外皆海。其东则大琉球也,西为小琉球。界湾之外有沙堤,名为昆身。自大昆身至七昆身止,起伏相生,状如龙蛇。大棕头、海翁窟为外障,北株尾、鹿耳门为门户。船之往来,皆由鹿耳,此大略也。俗重生女,不重生男。男则出赘于人,女则纳婿于家。凡耕作皆妇人,其夫转在家待哺。人无姓氏,不祀祖先,亦不自知其庚甲。
  性好杀截人头,洗剔之以铜锡箔粘之,供于家。遍身刺文,则红毛字也。手带镯头,或金银,或铜锡,多至数十双。用标枪取物,百步内无不中。人皆跣足,其走如飞。土官有正有副,随其支派,各分公廨,有事则集。小番则供役于外。果之美者为羡。
  味敌荔枝,越宿即烂,难致闽地,我未尝及。次则波罗蜜、芭蕉子、石榴、橘、柚、槟榔、椰子等物。花则莫如四季锦、边莲,而芒、桂、梅、桃、拒霜、刺桐之类次之,所少特牡丹。别样山树,人有不知其名者,亦可异矣。山无虎,但有豹,从不噬人。
  其地多蛇,而内山尤大。又一种蛇,能起地,比人高,则人扑;遇之者取土掷起,呼曰:“我高!‘蛇即翻身仰卧,舒足盈千;人必散发示之曰:”我多!’蛇遂收足伏地,人即取身衣带断之,呼曰:“我去矣!‘蛇遂死。一异种也。有澎湖,为台湾出入所必经三十六屿,自厦门至澎湖,水色如黛,深不可测。
  风顺仅七天半水程,一遇台飓,则事不可知。舟子有望风上候之法。澎湖无水田可种,皆以采捕为生,今则成乐土矣。设一巡检治之。“众人听了,皆以为奇,喜鸾便将苏州的三塘及虎邱、观音山等处古迹说了一遍。宝琴正要说九嶷洞庭所见的风景,忽见麝月说:“太太来了!”众人便起身接出。只见王夫人同着平儿、袭人,一路说笑着,走到厅前,迎着众人便道:“天已午错,你们也饿了,可吃饭罢。”探春道:“还不饿。”李纨道:“也该吃了。”说着,进了厅。王夫人便叫摆饭。贵儿、麝月答应了,遂着新来的丫鬟去端饭。此时柳家年迈,柳五儿嫁了叶忠,不愿出去,即派他袭他母亲的职,在厨房管事。进禄、小倩、翡翠等端了两桌酒碟,叫小厮们拿着到厅外,他们接了,放在桌上。
  众姊妹各按年纪坐了,闻小姐、月娥等替李纨、宝钗、平儿告了坐,他俩在各席前斟上酒,也告了坐。王夫人便叫他俩同坐下。此时月娥是一品夫人,闻小姐也是二品命妇,家庭间不论爵。
  大伙儿饮了数巡,端上菜来,未掌灯,就吃了饭,撤了家伙。宝钗叫麝月、小倩烹了一壶茶来喝了。众人同到王夫人房里,又说有一个更次的话,才各自歇去。
  次日,贾蓉要起身回河南新任,到西府来辞行。贾政叫贾琏带着贾艺、贾濂同送出城去。贾茂朝中有事,贾兰、贾环要上衙门,皆未得送。
  这日是十三了,宝钗回过王夫人,要摆酒,仍在园中邀众姊妹再顽一天,做个诗会,以继当日之盛。王夫人许了。吃早饭后,便同到园中来,把昨日未到的地方皆游了一遍,便绕到稻香村来。
  值贾政不在轩内,逛了会,仍到怡红院、潇湘馆看回牡丹,才同到正厅上喝茶。又说了会闲话,宝钗道:“咱们空谈,岂不怕花月笑人?况当年结诗社,何等兴趣,难道今日有几岁,便托年纪,说是笔墨久疏,可不令人齿冷。”探春道:“姐姐的意思要怎么,何不说明了?谁敢不遵。”宝钗道:“三妹妹言太重了,我不过欲继往日盛事,消此春昼。何敢强不知为知,令人无不遵依呢?”
  宝琴道:“看姐姐的意见,是要做诗了。咱们大家议一议,就再结诗社又何妨。”邢岫烟道:“这可有鹿肉烤得吃吗?”宝琴笑着说道:“嫂子虽没鹿肉,有螃蟹也好。”众姊妹通笑了。李宫裁道:“你们再结诗社,我仍站旧一席。”平儿道:“我不如当日二奶奶的才情,尚做得诗来,做起句。我遵太太命,同袭人姐备酒席去就是了。”说完,便同袭人起身回后去。
  香菱道:“我的诗是那一时偶尔学的,此刻生疏了,恐不能做。可怎么样好?”李宫裁道:“旧例内可添一条新例,如诗不成,冷水一碗,罚他研墨。”众人都说好。喜凤道:“可得先拟了题再做。”宝钗道:“拟题便太板了,如无规则又难遵循。依我的意见,将牙牌写了诗题、用何体、何韵,通装在一古瓶内。
  该着谁,用箸夹出,点上三寸香为度,如不成者即罚。不知可合作否?“李宫裁道:”此议甚妥。但谁先谁后,又费安排。不如把名字也装在一筒。抽着名的再拈诗题,这便公了。“众人都说:”稻香老农议得好!“宝钗道:”题目不要太难,亦不必过于隐僻。我辈日在风花雪月中,即以此四种做题,各分体制。可好?“众以为是。
  只见麝月、爱儿等各丫鬟将文房四宝在各人面前摆列端正,中间另设一席,是李宫裁抽签分题的去处。又喝了一杯茶,李宫裁道:“我就掣名签了。”抽出一根来,是个“凤”字,喜凤便道:“我日站头筹了。”李宫裁道:“等我拈题。”即在瓶内取出牙牌,是“咏风得人字五言截句一首”,玳儿忙点上香,喜凤道:“你忙什么!”遂即沉吟了一会,写出诗来,香也才完。只见他写的道:
  咏风得人字
  天籁明无迹,江声暗度春。
  马嘶醺未醉,芳草遍游人。
  宝钗道:“好!”李宫裁便掣出签,是个“钗”字,这该宝钗了。取出题来,是“咏雪七言截句集唐一首”,玳儿点上香。
  宝钗援笔就写,香未尽,诗已完了。纸上写着:
  咏雪集唐七言截句一首
  柳嚲梅芳何处所,禁城春色晓苍苍。
  已欺曹国麻衣浅,更入卢家妒玉堂。
  众人看了,皆道:“寓意深远,别有隽妙。姐姐天才,真不可及!”
  李宫裁早抽出一个“巧”字签来,巧姐走接诗题,乃是“咏雪得窗字七言近体一首”,香早点了,巧姐忙做出诗来,香已将完。
  咏雪得窗字
  泉流燏燏水淙淙,结夜彤云酒力降。
  寒不侵帘春满室,洁能辉座晓明窗。
  东皋屐齿初晴印,西寺钟声过午撞。
  村叟小桥驴背去,远溪来牧笛无腔。
  喜凤道:“巧姑诗学大进了,如何全是村景?”李宫裁道:“诗随境成。巧姑在城外住,自然有此高致。”众人齐声道是。
  便又抽出签来,是个“月”字,该是月娥了,诗题是“咏花得香山一七吟体,限用旧制。”月娥道:“别位姑姑皆未做,我如何敢先?”李宫裁道:,“香已点了,掣谁是谁。你快做罢,不必谦了。”月娥即拈起笔来,写了一首。
  咏花仿宋人一七吟体
  花,摘锦,铺霞。
  邀蝶队,聚蜂衙。
  珠璎姹女,宝髻宫娃。
  风前香掩冉,月底影交加。
  绿水名园几簇,青楼大道千家。
  谢传金屏成坐啸,陈朝琼树不须夸。
  学稼褚先生旧制,无不叹其博览。李宫裁早掣了个“探”字签儿,便向探春道:“该三妹子做诗了。”探春道:“见猎心喜,我早已技痒。可是什么题目?”李宫裁道:“是‘咏月七言律得秋字’。”探春即据席写道:
  谁于身外借前筹,可让元龙百尺楼。
  阅尽关山同此月,坐看星汉最宜秋。
  含辉应节冰轮满,流彩极天一色留。
  柳缀金时梅带玉,开樽结伴喜重游。
  宝钗、宝琴齐赞道:“即景遣意,不让古人。我辈当搁笔矣!”李宫裁早抽签在手,却是“琴”字。题仍“咏雪得君字,七言近体一首”,玳儿才点上香,宝琴即口吟道:
  传声向曙到窗闻,小阁龙涎画鼎熏。
  未控暖帘寒亚我,任居尘舍洁于君。
  千秋人事真团絮,六出天工喜撷云。
  有约寻梅何处好,松花满碗且论文。
  吟罢誊出,众人同声赞好。李宫裁刚抽出“菱”字签来,题是“咏风”,仍得香山一七吟体,又限旧制。香菱尚未接题,只见贵儿、碧娟捧着酒盒前来,是王夫人送与他姊妹的,稍润诗肠,再行觅句。李宫裁道:“太太怎么想的到?这时正该敬一钟,以助兴哩。”当即摆开酒盒团坐了。饮够数巡,探春道:“别忱误了菱妹子诗兴,咱们把这局完了再饮何如?”宝钗道:“很是。”
  就暂撤去,仍整诗牌。香菱见点上香,便忙写出一首旧诗来:咏风用香山一七吟体风,气散,力雄。
  静生动,虚转通。
  虞弦解阜,列御行空。
  陈诗采自史,设卦巽为宫。
  四大无形无色,众窍自西自东。
  明月温凉皆伴侣,花竹向背不相同。
  吟完,香已尽了。李宫裁才要抽签,邢岫烟道:“这可该着我了。”
  恰好是“岫”字,题是“咏花得来字五言近体一阕。”岫烟诗才最捷,香未及半,四韵已成。宝钗拿着,高吟道:芳园勤灌溉,嘉植厚培栽。
  经雨参差发,随风次第开。
  色因残雪饫,香逐早春来。
  尽兴重开酌,谁输道蕴才。
  宝琴道:“嫂子诗才便征老境,小妹拜服。”岫烟道:“好姑娘,别叫人颜汗了。”
  正说着,李纨早从名签内抽出一枝来,是个“鸾”字,该喜鸾了。只剩下闻小姐一枝签。玳儿便去点香,李纨用铜箸在瓶中去取诗牌。忽见玉钏同文杏走进来,向着李纨、宝钗说道:“适才中堂少二爷奉了旨意,从朝中回来,在大厅上,老爷穿朝服去接旨了。太太叫来告诉二位奶奶一声。”众姊妹听了这话,便不及做诗。宝钗吩咐麝月、小倩,收拾笔墨,并各位所做诗稿。探春道:“咱们走罢。”便同李纨及众人出了园门,一齐到王夫人上房里来。未知奉何旨意,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一回 寄香囊夫妇重团圆·
  第十六回 因贪淫设计赚书童 思雪忿唆词虐婢女·
  第三十八回 寻少青黄石虚兴救可师 荐小黑紫霞大...·蔡召华
  卷一人命类 左按院肆赦误杀·余象斗
  第十二回 施妙计化险为夷·
  第八回 崇效寺聊寄游踪 同庆园快聆妙曲·蘧园
  第二回 小秀才改扮书童 老婆子拿扳券保·蕙水安阳酒民
  第十五回 邹雪娥急中遇急·嗤嗤道人
  第01回 白眉仙庭燎雪鼓 黄犊客角挂珊鞭·枫江伴云友
  第二回 踯躅泥中谋生怜弱息 徘徊门外对景叹青春·张恨水
  第三十一回 朱户流芳惊逢花扑簌 洞房温梦惨听夜深沉·张恨水
  第二十八种 亦佛歌·石成金
  第40回 争米筛公堂告状 为雨伞彼此兴词·牛瑞泉
  第四回 后花园月下待情郎·
  第三回 扶父枢瑶枝叩阉·云封山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