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回 美情郎陡遇美娇娃 妒心人暗施妒奸计

作者: 渭滨笠夫

  佳人才子两相当,一思难忘,一见难忘。窃玉频频又偷香,说不牵肠,怎不牵肠。 妒花风雨来何狂,惊起鸳鸯,惊散鸳鸯。情郎情女各杳茫,说不思量,怎不思量。

  右调《一剪梅》

  话说钱雨林,一日在书房中与白雁鸿诵读。正值春和天气,只见"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萋萋芳草埋阶砌,细细莺声过短墙"。钱雨林语白生曰:"春和景明,正可郊外踏青,寻花问柳。只管埋头案上,不几令春色笑人寂寞乎?我同汝告知田先生,待三月三日,曲水流觞之辰,前往虎丘游玩一番,何如?"白雁鸿曰:"正合我意,日在此间闷坐,真如楚囚,不知人世间更有乐事矣。"两人议定,不在话下。

  却说姑苏有一人,姓万名锺,别号典之。家道富豪,广有钱财。但为人趋势赴炎,结交权贵,性情悭吝,真是一个守钱奴。娶妻李氏,生下一女,年已及笄。有沉鱼落雁之容,闭花羞月之貌。《西厢》本上有几句,足以形容:翠裙鸳带金莲小,红袖鸾绡玉笋长。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妖娇,满面儿扑堆着俏,窈窕,一团儿纯是娇,这女子,因正月十五日元宵所生,取名宵娘。赋性聪明,女工之外,吟诗作对,书画琴棋,无不通晓,且无一不妙。求亲者日至其门,他父母只不轻许。此是何故?只因宵娘美貌高才,自誓必须要貌若潘安,才如子建者,方许牵丝。若是俗子白丁,纵堆r篡金积玉,他也看不到眼里。父母因爱惜他,凡求婚者,必与他商量。那有一个如他意的?所以桃夭未咏,徒赋标梅耳。当日生他之时,原在虎丘祈保,如今一十五岁。三月三日,父母要往虎丘还愿。到了三月三日,准备轿马,安排香烛,宵娘与母各乘轿而来。万典之引童仆,乘马随之。一路上柳绿花红,山明水秀,看不尽的好景致。宵娘在轿中,诗兴勃勃,遂口占伤春诗一首:

  春光知我早来迎,春草春花遍野生。

  春树暮云增感叹,春江涨水阻离情。

  春诗牵惹文魔兴,春酒扫除榆鬼横。

  只有春思思不尽,无端春闷闷春城。

  吟毕,不觉已至虎丘。下轿,参拜观音大士。宵娘因记得小青当日参拜菩萨诗一首,遂述而告菩萨之前曰: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将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拜毕,父母拈香酬愿。诵经已完,山僧供柏子茶,松花菜,用饭完,宵娘同侍女喜儿自去游玩。父母在僧舍闲谈,且按下不提。

  又说钱雨林与白雁鸿至三月三日,遂将欲往虎丘游玩之意,告知田先生,先生大喜,说:"昔李青莲道:'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今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寻花看柳,正是吾辈快心事。但昔日圣门狂士游春,也要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可再邀几个知己,方不寂寞于春光。"钱雨林素有相知二人,皆年方二八,长于诗歌,一名柳长卿,一名梅含香。即请二人到,相见礼毕,五人共往虎丘。不乘轿马,缓步而行,互相谈论,一路而来。只见桃花乱飞,人踏千片红玉,柳絮横舞,鸟啄万缕黄金。万紫千红,试问春价值多少;绿暗红稀,不知肥瘦竟何如,行至半途,见一坞中,秾桃锦杏,梨花含笑,杨花飞雪。又有一小桥流水,芳草芊芊,尽自可人。田左人曰:"我等且少憩此处,茵草而坐,各拈一花,题诗一首,如不成者,罚依金谷酒数。"众皆从之,请各拈花。遂将杏花、桃花、梨花、杨花,写成四阄。柳长卿曰:"我辈五人,如何只用四样花?"田左人曰:"小徒白雁鸿诗学尚浅,不通推敲,只付在某花之下,作一绝句足矣。"四人笑笑说:"也罢。"钱雨林首拈杏花。遂吟曰:

  桃花开罢杏花开,一望江城锦绣堆。

  孔圣坛中沾雨化,董仙林内倚云栽。

  枝头红闹惹诗兴,村里香闻问酒杯。

  墙外游人虽可爱,何时得衬马蹄回。

  吟毕,众人称赏不已,日:"字字推敲,真诗坛飞将,直驾鲍、庾而上之矣。且末二句,取古诗'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之意,意气亦自不凡。"田左人拈得桃花,遂吟曰:

  春光到处将无同,入眼桃花分外红。

  小院深深藏国色,低墙树树缀天工。

  浓妆妖艳宜含雨,妖态轻盈不胜风。

  仙种观中疑尚在,武陵问渡为何空?

  吟毕,众人观看,咸曰:"好诗、好诗!构思新雅,视吾辈真大巫之与小巫之矣"。田左人曰:"吾素不爱雕琢艰僻之句,不过信口拈成,但勿喷饭足矣,何劳过誉乎。"梅含香拈得梨花,遂吟曰:

  浓李夭桃太早狂,梨花留得殿青阳。

  枝枝绽蕊玉含笑,瓣瓣呈芳雪带香。

  独洗铅华放素色,不堆脂粉斗新妆。

  惟愁雨打闭门日,落尽琼瑶春去忙。

  吟毕,众曰:"句句清新,足堪压倒元、白矣。梅兄可谓诗中之仙风道骨者也,惜李、杜不及见今人耳。"柳长卿拈得杨花,遂吟曰:

  不与群花一样妆,也无娇艳也无香。

  纷纷飘雪瀼江岸,点点飞绵过女墙。

  坠地片时起又落,迎风半刻伏仍扬。

  武昌扑面知多少,那管离人泣路旁。

  吟毕,众人赏曰:"不幽深险僻,真诗中有画手也。"田左人曰:"众人皆成诗,白加色可将杨花题一绝句,庶不负今日之胜游。"白雁鸿亦一时兴发,遂吟绝句曰:

  乍触帘栊又过墙,不成娇艳不成妆。

  只因轻薄从天赋,颠倒春风直恁狂。

  吟毕,众咸曰:"谁道白兄不知诗也?此诗引而不发,写尽杨花之妙矣。"田左人曰:"曾子固亦能诗矣。"众笑曰:"自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足见先生训迪之功。"众遂起行,至虎丘。见游人两两三三,共赏春景。五人茶罢,在寺前寺后一游,来至千人石上,坐谈观景。忽见一女子,身穿白罗衫,腰系白纱裙,露出一双三寸浅红色鞋,头戴白玉琢成的梅花簪一枝,手执素扇一柄,遮遮掩掩露半面,正从千人石畔过来,后随一侍女,发方齐眉,色亦秀媚,穿青罗衫,系白纱裙,足下穿秋色鞋一双,亦随过来。低声谓曰:"千人石上有人,小姐须遮面而过。"众人在石上看见,齐声曰:"谁家好个女子,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众口称美不已。钱雨林一见,触起观言大土梦中之言,身穿缟素,头插梅花便是小青后身,与我有缘。不觉叹曰:"今日正撞着五百年风流业冤也。"不禁自言自语,几至出神。众人下石,各自散步。钱雨林急赶女子,随尾其后,见出山门上轿,父母随之而去。追问童仆曰:"此是谁家内眷?"内一人答曰:"是万家小姑娘。"钱生不舍,又随至轿旁,见女子自轿窗中,频频顾盼,似若留情。雨林随至半里之遥,轿内宵娘细细观看曰:"世间有此玉人,觉我形秽。但外貌虽佳,不知才学何如?若得此子同梦是甘,亦不负我一段才名。"自思自想。轿走得紧,钱生不能随,遂立柳树下。盖宵娘前因千人石上人多,故掩面而过,未及见钱生,至钱生随来,方看个明白。

  话说钱生正在柳树下沉吟,忽众人齐到,柳长卿曰:"雨林何不老成,独自在此看佳人也?"梅含香曰:"佳人遇佳人,两美相逢,自然恋恋不能忘情。"田左人曰:"勿得狂言,路人闻之不雅。"柳长卿曰:"前言戏之耳。"见路旁有酒馆一所,甚是清雅,惟时日已及午,众人入馆坐定,叫主人陈列酒肴,大家饮酒取乐。田左人曰:"今日之游,四美具矣,二难并矣。且又美酒嘉肴,高歌畅饮,较古之典春衣者,不更快乎?"梅含香曰:"王羲之三月三日一游,流觞曲水,千古夸为盛事。吾辈今日,少长成集,一觞一咏。不减兰亭,何乐如之。"柳长卿曰:"昔曾点暮童冠,浴沂咏归,圣人叹曰:'吾与点也。'然系言志,未见诸行事。我等今日,比曾点浴沂之狂,更觉过之。"白雁鸿亦曰:"春游固乐,但少一丽人以佐春觞耳。"众皆笑语大饮,独钱雨林默默无言,酒亦不吃。众曰:"雨林今日,何故莫兴也?"雨林曰:"不知何故,今日心烦意乱。"柳长卿曰:"我知道了,你的魂灵儿都被那人儿勾将去也。"田左人曰:"是那个?"柳长卿曰:"适间千人石畔走过来,穿一套缟素衣裳者是也。"田左人曰:"须老成些,勿得取笑。"众见日已沉西,遂咏歌而归。雨林至馆,越思越想,乍相逢又记不真娇模样,反来复去,好难为情。夜半不寐,见月朗星稀,遂题一诗,于窗上曰:

  一轮淡月窥芸户,数点疏星透纸窗。

  此夜相思无计策,除非魂梦到兰房。

  吟毕,就寝。梦中恍恍惚惚,如见女子。次日早起,急至阊门外访问,忽遇昨日所见侍女,手执碧槐花一枝,笑嘻嘻的走来。钱雨林向前问曰:"汝莫非万小姐之侍女乎?"其女不答,点头面去。雨林又追至门首曰:"烦你传言,昨日虎丘路边所遇小生钱雨林专来拜小姐也。"女又不答,一竟进去。雨林站立良久,见此家门第清幽,房屋爽垲,又转东边,乃是一闲地。雨林循墙而走,至后,见一后门紧闭,乃是花园一所,内里桃花盛开。门旁边坐一小家独院,门前站一老妇人。雨林走向前,乃作揖唱礼,老妪回礼,乃问曰:"谁家小少年,到此何干?"雨林曰:"我有一事动问,请问,此是万家住宅否?"老妪曰:"正是,你问他做什么?"雨林曰:"实不相瞒,小生尚未有婚,闻他家有个小姐,生得标致,意欲求亲,但未知他家浅深,且又不得冰人撮合,故此动问。"老妪曰:"事既如此,既来之,则安之,请入敝居一话何如?"雨林欣然进去。但见老妪家,院虽不大,也有桃花数株,亦甚清幽。坐下茶罢,雨林遂问老妪姓名。老枢曰:"妾夫姓木,名易,妾乃韩氏。因先夫去世,子又早亡,只有幼孙与老身,无可度日,专与人家作冰人,人都称我为木易媒婆。你若问万家事,我说你听。这万典之家中豪富,只生一女,容貌绝世,真是我苏州萝苧西子再出。且不徒有容,凡书、画、琴、棋、诗、词、歌、赋无不通晓。常言欲嫁一个有貌,有才的丈夫,决不作俗子白丁之妇。所以求亲者虽多,或是有钱豪富之子,多是貌如蘧篨。或是宦家贵胄之于,多半目不识丁。都不中他父母与他的意思,故今日一十五岁,还未许人。"雨林闻之,喜曰:"我欲央你求婚,不知何如?"木易婆曰:"我看你的容貌,十分清秀,必是中他意的,但不知你内才何如耳?"雨林曰:"我内才亦不必言,但小姐所会的,我也都会。你可先见小姐,你就说居三月三日在虎丘道上相顾盼的,他就知道了。"木易婆笑曰:"原来你两个儿,已是张生、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了。我今且不向他父母说,先与小姐说知。"雨林曰:"如此极妙,但不知小姐是何名字?"木易婆曰:"他是正月十五日元宵所生的,名叫宵娘。丫头名唤喜儿。"雨林遂取出白银一两曰:"些须薄敬,暂为利市,待成就之后,自当重谢月老耳。"木易婆曰:"未见功,先受赏,殊有愧耳。今是初四,明日月忌,待初六日我去,初七日你可到我家探信。"雨林告别而回,专听好消息也。

  却说至初六日,木易婆早起梳洗,穿一套新鲜青布衣服,白布裙,两脚如飞,走至万家门首。正撞见喜儿买翠花二朵回来,遂同入内,见万典之夫妻。问曰:"这几日小姐亲事若何?"万老曰:"我小姐有了亲事,汝岂不知?今日到此何干?"木易婆曰:"我有好珠花一对,乃是一女子托转卖的,问小姐要不要?"万老曰:"你可亲去房中问他。"木易婆走入小姐房中,见小姐尚未梳妆,伏枕而坐。乃曰:"几日不见小姐。今春和天气,何不园中看花,而乃恹恹独坐乎?"小姐曰:"几日不见你老人家,今日甚风吹到此也。我因前日虎丘一游,不知是春寒了么,不知是冒风了,这几日神思困倦要睡。"木易婆曰:"春闷撩人,自然如此。但不知小姐有何烦闷,何不告我?"宵娘曰:"这些个事恼人肠,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我心上有事,难以告人。"木易婆曰:"别人难以告,老身在小姐门首坐,就如自己家里人一般,有何心事,但告我,或老身有可用之处,就便效力。"小姐长叹曰:"你也说得是,我今告汝,谅你是老人家,也不见笑,也不与别人说,只可你我知之。"木易婆曰:"我活了半世人,难道这个也不知,我极是口稳的。"小姐忽然面红,语又不语。木易婆曰:"小姐有话直言,如何半含半吐?我老人家根前,你莫要害羞。"小姐曰:"着实羞人,难以出口。"木易婆曰:"古之佳人,如卓文君一听琴,便私奔相如,红拂女一见李靖,便寻至店中。古之佳人,不惟具慧眼,且有胆气,忍小羞而成大计,至今尤为美谈。这都是小姐在传书内知道的,何如此之怯弱也。"小姐曰:"你这番议论,正大光明。使我心胸洞然。我今只得对你露泄真情。三月三日,在虎丘随父母还愿,路中轿窗看见一人,容姿清奇,气度潇洒,就如潘安再见,卫玠重生,若得此人,成为夫妻,也不负我一个才女。但外貌虽好,却不知腹中可有学问否?怎能勾相会一面,考他一番,以决好歹。然我女儿家,深处闺中,怎能会他?"木易婆曰:"却是这个缘故,正好投机。我今来此,非是卖珠花,亦为此事而来。"小姐惊曰:"你何为此而来,莫非见我吐了真情,故意耍我。"木易婆曰:"我老身与千家作媒,极是老成的,何敢作耍。前初四日,有一少年,到我家,央我在小姐家作媒。他说你可先见小姐,说就是前日虎丘道中相遇的郎君。我问他姓字,他说姓饯,名之继,号雨林。所以令我到此。其实好一个美貌少年也,小姐不可错过了他。若要会他,这也不难,我教他男扮女妆,做卖花的引进来何如?"小姐曰:"这也使得,当在何日?"木易婆曰:"事不宜迟,兵贵神速,我明日就领他来。"说罢,去了。

  却说初七日早,雨林至木易婆家,相见曰:"好事何如?"木易婆一五一十,一一对雨林说毕,雨林大喜而去。

  至次日早,到木易婆家中,欲扮女妆。木易婆曰:"我家莫有细软衣服。"雨林急取银一两,曰:"可往典当铺内,贷两件来。"木易婆即往铺中,将银二钱赁衣裙,藏了八钱。回来于雨林妆扮起来。用乌帕裹头,身穿着青缎衫儿,腰系着白细裙儿,脚下将木易婆两只青花鞋穿上,还嫌大些。耳上用白丝系上耳坠,可是雨林生得十分白净,也远看不出,盖色与线一色耳。取出家中商人所寄翠花两对,放在盒中,令他捧上,然后取出镜子一照,雨林大笑曰:"我今日反做个须眉妇人也。"木易婆曰:"好一个美貌女子,纵有丹青画不成,不施脂粉天然态,那里认得是假的。"两人说说笑笑,走到万家门首。见万典之正出门来,木易婆曰:"小姐要翠花,这小娘子有翠花,我引来与小姐看。"万典之转叫喜儿,引进小姐房中。心疑曰:"那有这等美貌女子卖花耶?"有事遂去。雨林进房,见小姐同母坐。其母见二人进来,礼毕,问曰:"这一位是谁?"木易婆曰:"他是徽州女子,到此卖花。"母曰:"好一个美人,多少年纪?"雨林曰:"晚生一十五岁了。"母笑曰:"女子何称晚生?"

  雨林通红了脸。木易婆曰:"此是他徽州乡俗。"母曰:"如此一个好女儿,如何脚与你老人家的一般大?"木易婆曰:"幼年因他父母爱惜、怕疼未缠,故大。"母细看耳上曰:"如何不钻眼儿。"木易婆曰:"说是父母爱惜,脚也怕缠,还肯钻眼儿哩!"母曰:"脚已长成,不可为矣。眼儿还要日后钻一钻,不要怕疼,可惜你一表人才了。"说罢吃茶,后取花看,问要多少价。雨林曰:"任凭吩咐,一花何足轻重乎。"母曰:"与你五钱丝银。"雨林曰:"彀价了。"遂递花收银。母曰:"他远方人,女儿可留吃饭,我往前边看饭来,你三人坐坐。"其母去了。木易婆语小姐曰:"此就是钱郎,小姐可相见。"两人四目交视。雨林曰:"自虎丘一见小姐之后,一日三秋。今幸蒙小姐传召,得见玉容,真是千古奇逢,何以克当。"小姐含羞言曰:"前日一见郎君,宛如玉人,但我之意,须要才貌双全,方许百年偕老。故令诱君至此,以试真才耳,非别有他意。今日只可淡诗论赋,若一言涉于邪氵㸒,即当鸣鼓而攻,幸惟谅之。"雨林曰:"小姐正言侃侃,令人佩服,自当守约候考,何敢再及他事乎。"小姐曰:"我先出一对,你对。"遂出对云:

  入则孝,出则弟,守先王之道。

  雨林应声对曰:

  诵其诗,读其书,畏圣人之言。

  小姐听毕曰:"对得切当。但用成语,尚属易对。我再出一对,你对。"遂出对曰:

  文宣王,周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

  雨林应声对曰:

  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非男非女。

  小姐听曰:"此对甚难,你对凑巧,足见才矣。仍须考诗,有我去年在中秋前一夕,作的一首,限你和韵。"乃念诗曰:

  一窗好月照衾寒,来夕天涯人尽看。

  虽忆酒非偕静侣,未能瓜破散乡团。

  湘帘半卷钟未远,巫梦常闻捕到残。

  最恨佳期偏杳杳,谁怜悄坐寄侬欢。

  雨林听了,不待思索,即和之曰:

  桂影扶疏月影寒,中秋前夕举头看。

  清光艳似黄金波,皓魄皎如白玉团。

  旅邸把杯频照影,深闺敲韵待更残。

  应知明夜冰轮满,几处寓愁几处欢。

  和毕,小姐大加称赏曰:"字字不脱前一夕,方是作手。只恐是你平日做下的,又或窃取他人的,你再作一首,何如?"雨林不辞,遂吟曰:

  长空月净云辉寒,不待中秋人尽看。

  玉镜尚和一厘缺,冰轮犹欠半分圆。

  光摇花影疑郎至,亮透纱窗惊梦残。

  馀兴再留明夜赏,只愁把酒与谁欢。

  小姐听毕曰:"愈出愈佳,字字是中秋前一夕。若在他人口中,未免是中秋赏月而已,真才子也。我已知才貌双全矣。可归于父母言之,通媒妁之言可也。"正说间,喜儿掌饭到了。雨林戏曰:"小姐须要举案齐眉。"小姐曰:"须要庄重,不可轻薄。"三人同食毕,雨林犹徘徊不去。小姐促之曰:"大事不在今日,可急归去。若我母再来,看出破绽,反为不便了。"雨林不得已,别小姐而出曰:"愿小姐留意。"方欲再言,其母又至曰:"吃过饭了,再坐一时也好。"雨林曰:"正欲谢一饭之恩,何敢再赐坐耶。"其母曰:"此女大样,好象个男子。"遂出去。

  却说雨林到木易婆家,卸去女妆,笑曰:"我今日复见我本来面目矣。"遂与木易婆言曰:"初十是开日,你可往他父母前作伐,我自谢你。"说罢去了。木易婆将前所赁衣服,还于当铺中。至初十日,又至万家,在小姐父母前,言钱雨林求亲之意。万典之曰:"此生我也见过,可以做得门婿。但不知小姐之意何如?"遂同妻到小姐房内,曰:"今日钱家求亲,此子甚是清秀,但不知我儿之意何如?"小姐曰:"婚姻之事,一任父母主之可也。"出来与木易婆说:"我再商量。"木易婆去回钱生曰:"好事已有八九分了。"不意钱雨林父母,因子大未婚,又央李媒婆在程家求亲多时了。却说这程家,原与钱家有瓜葛之亲,一见求亲曰:"古人下玉镜台,传为佳话,何不可之有。"递即允诺了。雨林不知,又与父母言往万家求亲之意,父母言程家已许了。

  雨林闻之,忧郁成疾,连日茶饭不进,奄奄待毙, 父母惊惶,遂商议曰:"好男儿占得九妻,使媒往万家求亲,有何不可?"雨林曰:"须木易婆作媒,方好。"父母遂央木易婆往万家求亲。万典之见女儿喜此门亲事,夫妻慨然允了。

  木易婆回报,雨林大喜。走至书馆中,正值白雁鸿在馆,问雨林曰:"数日何不到馆?"雨林曰:"我有天大好事,何暇来此。"白雁鸿曰:"有何好事?"雨林起初不说,白生问之再三,曰:"你我订盟,此事不说,何足为兄弟乎?"

  雨林遂将会万宵娘的事,一一说明。说:"你看这是大事不是?"却不知白生一见宵娘之后,也有求婚之意,今乃被他占去,心甚不悦。假意答曰:"好固是好,但无故入人家,未免越理了。"雨林自悔失言,只得默默不语。

  却说白生千思万想曰:"我欲求亲,白白被他占去。他又有了程氏,万小姐岂肯于他做次妻。我有计了,拆散他后,不患不是我的。"遂写一书,备前备后,假作雨林笔迹,言初七日相会之事,又言父母已订程氏。令石佛寺一小沙弥,名唤月荷者,将书传去。你说是钱相公寄来的,月荷原与白生有龙阳之交情,遂不辞,竟自送去。万典之一见书,大怒曰:"我前日原疑非卖花的。"其妻曰:"我见他脚大异样,耳又不钻眼儿,且口称晚生,谁知竟是假的。这个丑陋,一概不言,只是他已订程氏之女,我儿岂可于他作妾乎?你明日叫木易婆退婚就是了。"其夫依言,次日叫木易婆到家,大骂:"老贱人,做得好事,我今不成钱家亲事,你若再有一言,我把你送到官,打断你的筋!"水易婆知事有泄露,不敢发一言,竟报雨林,言如此如此,已退婚了。又不知后来何如。


猜你喜欢
  第十五回 陈安国以公济私·芙蓉夫人
  跋·陈朗
  第九回师道失尊严雷先生痛哭尼庵藏污垢贺公子春嬉·李涵秋
  第六回双方得利姑息争端一榻横陈快谈报馆·朱瘦菊
  第十七回 六郎醋打王和尚 孝逸大破李国公·
  第十一回 盲医生乱投药剂 王妗奶劝请巫婆·李海观
  第一章 元旦日之暗杀案·董荫孤
  叙·圣水艾衲居士
  第六十二回 活阎罗判尽前身 死神仙算知来世·丁耀亢
  第十三回 红香圃分题花月吟 碧韵轩共议轮台会·花月痴人
  第十三回 推星命乱道胡言 煮人肉毁尸灭迹·陆士谔
  第一回 镇国公回乡祝寿 玉龙子遇舅陈情·
  第五十四回 晋王恩幸诸营 可妃病邀殊眷·蔡召华
  第十八回 金昆联榜锦衣旋·
  第十三回 遗帕相思今朝勾帐 寻春心事他日开怀·嫏嬛山樵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