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回 谋营运三姓联盟

作者: 西泠狂者

 

 
        诗曰:   
 
    四邻歌吹玉缸红,始信蓝桥有路通。 
    无奈汝南鸡唱晓,惊回魂梦各西东。   
 
    又诗曰: 
      
    风透纱窗月影寒,鬓云撩乱晚装残。 
    胸前罗带无颜色,尽是相思泪染斑。 
   
     这两首诗乃正德初年,侯官林太清与同里女子戴氏伯璘所作。太清年幼博学,与戴氏胞兄名贵者素同笔砚。这年就在戴家做个馆地,太清卧起于问花园之西轩,朝夕攻苦,不与外事。 
    太清于举业之余,最喜填词作赋,终日购求歌谱,竟无寻处。一日偶向友人斋头扳话,见其案间有种九宫谱,遂借来抄录,乃分其半与戴贵,倩之代抄。太清录尚无几,而贵已缮写全完,且平仄板眼,点画柔媚。太清异之,细问速成之故。戴贵道:“弟有弱妹字伯璘者,素闲翰墨为我分其任,故如此之速耳。”太清称奇。自此存心窥瞰,一出一入,靡不注目。偶遇戴贵他往,太清以唤茶为名,闯入内室。却好伯璘在窗下刺绣,四目留恋,两情互通。因恐人来撞见,不敢久停。忙归西轩,题诗一首于团扇之上,托伯璘女婢寿娘转致。伯璘收扇看诗,知太清属意于己,亦援笔古风一章,以寄太清,云: 
        
    妾本葑菲姿,青春谁为主? 
    欲结箕帚缘,严亲犹未许。 
    怜君正年少,胸中富经史。 
    相逢荷目成,愁绪千万缕。 
    咫尺隔重帘,脉脉不得语。 
    愿君盟勿渝,早谐鸾凤侣。 
    莫学楚襄王,梦中合云雨。   
 
    自此之后,常有书札往还。次年元宵佳节,夜阑人静,太清独卧西轩,忽闻有人叩门,忙起来开看,乃寿娘拥护伯璘而至。太清狂喜交集,抱伯璘于床,共成云雨。鸡鸣而别,且订谐老之期,遂作前那二诗。两人私通,半年有余,家中并无一人知觉。 
    中秋之夜,伯璘招太清到绣房同宿,乃被家奴福郎所窥。候天明太清出房之时,福郎手持利斧突入。太清闻人步履声,慌急奔出,却好太阳撞在斧上,大叫一声,迸血而死。福郎来意,也贪伯璘之美,要来拔个头筹。不料伤了太清,弃斧躲出。伯璘闻人声叫喊,走出看时,见太清被伤身故。一时慌了手脚,将罗帕缠于颈中,双手抱生尸而死。后来戴贵得知,报与太清父母,讼之于官。福郎远遁,不得凶身。太清、伯璘,空死非命。可见男女情欲,贪之有损无益。但这一件事,人人能知而不能避。小子不敢望世人个个要做柳下惠坐怀不乱,但不可如登途子,见色忘身。那宋末元初之时更有一件异事,说来可为龟鉴,看官莫嫌絮繁。 
    话说宋自金虏南侵,日以衰削。徽钦二宗,銮舆北狩,设立伪帝,中土瓜分。幸康王作质逃归,藉崔府君泥马救渡,建都临安,暂作偏安之计。这临安地面,原系繁丽之邦,复经驻跸作都,愈见人烟稠密,风景豪华。商贾交集市中,臣民众迁境内。丰乐楼宴饮通宵,西子湖笙歌彻夜。秀州相去二百余里,比往常亦大不相同。百货骈集,万趾齐臻,家殷户裕,更不下临安富庶。 
    离城四十余里,新方地面,有个土人茹承祖,号作南溪,久住村中,与贴邻廖思泉、倪小桥为莫逆至友。三人俱靠耕农度日,家事却也相当,虽不甚巨富,约有千金产业。还有一件怪事,三人四十过头,皆无子息。打伙而各处祈求,临安三天竺,一年准走一次。齐云、普陀各处进香,上幡许愿,绝无音响。 
    偶然来到一位堪舆先生,江西人氏,艺术精高,秀州绅士都延请观看阳宅。倪小桥接到家中,也烦看看住基。茹、廖二姓闻知,未免也邀往一看。这位先生开口颇奇,便是探听来的。他道:“怎么三处大厦都一般基址,一样规模,利害却也相当,俱主难为后嗣,这却什么缘故呢?盖因尊居尽是子地午向,门宜开于己方,今反启在申地,绝嗣之兆也。水须自右倒左则吉,今却自左倒于右,故凶。那杨救贫先生道得好:   
 
    巽已水来便不佳,必招军贼事如麻。 
    因遭公事牛羊败,动火遭瘟莫怨嗟。 
    奸氵㸒偷盗兼残疾,寡妇孤翁守空室。 
    寅午戌年定不然,管取凶多还少吉。   
 
    这是万古不易之论。抑且三所华堂,前嫌阴塞,后太尖削。龙首低垂,虎方高耸,必然难招胤嗣。宅中俱有如夫人么?”茹南溪等同笑应道:“豚儿尚无消息,小星亦在他家,望先生尽心指点。” 
    堪舆先生道:“三处潭府,幸得右首丰隆,侧基开敞。学生再一改创,生子可望偏房,但虑正室恐终无济。学生还有一言,倪老先有刑克之哀,廖老先宅中更有横亡之惨,须作速迁移方吉。学生愚直,承三位下问,不敢隐讳,据书上是这等讲。或平日能行善果,自必转祸为祥,非学生所能知也!” 
    这三人素有娶妾之心,尚隐而未发。闻先生所言,暗合机事,各各谢了先生。把门扇略改方向,不由大妻作主,齐去叫唤媒人,聘娶妾媵。茹、廖二家幸无话说,依凭丈夫所为。单有倪小桥妻子,闻要讨妾,狠将堪舆先生咒骂,寻死觅活,把持不允。还来撺哄二人妻子,同心作梗。幸而不致服从,这也是南溪、思泉家门福荫。可怜倪小桥满志风骚,一场扫兴。不消三五日光景,茹、廖之事已见就绪,同日娶将过门,延亲设宴,煞是风光。倪小桥两处帮忙,泪从肚落,看来着实伤心,有诗为证:   
 
       咆哮狮子吼声高,唬退村牛一肚骚。 
    荧煌莫羡他家乐,寂寞还怜我命招。   
 
    倪老不敢奈何妻儿,止好眼热。茹、廖娶过数朝,两人私议此事。廖思泉道:“小桥娘子十分妒,宗礼可危。我每三人素称契厚,凡事和同。今日两家娶妾,怎忍撇他一人,独自冷淡。况当日先生看论阳宅之时,又是三家齐有分的,如今被内里霸着不容,我你怎生为他设一良计,完此心愿,才见交情。不则教他孤孤另另,看我两家热闹,实是难过。”茹南溪道:“极是易事,妻子任你怎样凶狠,难管丈夫外情。教老倪莫要娶回家内,静静养居别宅,不许一人走风,怕他怎的?”廖思泉道:“此计大妙!”遂暗与倪小桥说知,自然乐从。果另置别室,私娶在外。小桥尊阃初时毫不知觉,日深月久,渐渐传闻,日夕炒闹。小桥气忿不过,又私与南溪、思泉计议,竟自住在妾处,绝不回家。妻子大恨,抑郁苦痛,呕血而死。小桥料理丧务,三七出了柩,打扫房屋,把妾移到家间,一双两好,甚是和乐。 
    可煞作怪,不及半年,三家齐齐有孕。求神拜佛,越是殷勤。临月生将下来,又喜一样三个孩子,分娩之时,相去不出一月。三朝满月,摆酒做戏,宾客盈门,父母惜如珍宝。养到周岁,三人共议办席齐整酒筵,请位蒙馆先生,与儿子取个学名。至期亲到齐集,直到村西,邀得一位余姚老教书曾六十五老官来到。曾老进门,与亲邻见礼已毕,忙向袖中摸出红纸一张,递与茹南溪道:小启一通,微表学生庆祝三位公郎之意,万勿见笑!”南溪等同声称谢。内有好事邻居,接过观看,那上面写道: 
    伏以大椿之基,肇于今日;仓箱之富,定于后时。打麦场中,拟建雕梁画栋;瘠低田内,将挑陂泽池塘。堂前列十二金钗,原贤淑不生妒悍;膝前有七子团圆,惟振发克绍箕裘。禾黍秀而且实,桑麻茂矣还腾。积善人家有余,犁牛之子骍且角。 
    从亲邻看了大笑道:“极承先生过奖,只是未句却以牛视三舍亲矣!”曾老道:“圣人之言,一字不苟,学生述而非作也!” 
    须臾席备,茹南溪等将曾老逊居首席。其余亲邻以次列去。酒将半阑,茹南溪等叫抱出三个婴孩,求取学名。曾教书搜索枯肠,与茹家取名文芳,倪家唤作大奎,廖家叫做元显。南溪等谢过曾老,整杯再酌,夜分方散。 
    三家俱盼着儿子到了六岁,延请蒙师,同堂学业。三子性质,幸皆聪明。廖元显更是敏慧,但因生在农庄人家,父母无心要他应科登第。读到十三四岁,文理将通,辞了先生,在家料理田业。幸俱平安。 
    不意廖家祸事忽生,思泉偶至亲戚人家贺寿,饮酒直至黄昏,大醉而回。凑着天色阴雨,独自走过一条木桥,失足跌了下水。酒醉之人,挣立不起,黑夜里面,虽然叫喊无人救捞,眼见得呜呼一命,家中次早方知。元显到溪边抱尸痛哭,众人劝慰,备棺收殓,请僧超度,送入祖茔。茹南溪、倪小桥怜元显幼年失父,尽心看顾他,元显亦敬二人如亲父。三家因想当年风水先生说倪家有刑克,廖姓防横凶,今果都应验了。自此三家愈肯修善。 
    不数年之间,茹文芳等年力俱壮,一齐加冠议亲。父母要替他央人取号,这三个少年喜好新奇,不肯依旧套仰慕侍思小敬心桥峰溪宇泉洲囗亭的叫法,各人自凭臆见,取个表字。茹文芳唤作光先,倪大奎取做硕臣,廖元显称为良辅。三人如同胞兄弟,比父辈更加亲爱。娶过妻房,亦甚和好。茹光先妻子金氏名曰玉姐,一般农户人家出身。倪硕臣所娶乃秀水县中叶书吏之女,小字芸娘。叶书吏虽系官身,家住本村,故结了亲事。廖良辅心爱斯文,娶的是村中莫老儒幼/女兰珠。俱有几分姿色。三姓既无饥寒之累,又厮守着年幼娇妻,却甚和平乐业。 
    那料福退灾生,忽然一年,本村瘟疫流行。三姓人家,无一不病,百计迎医,专心吃药,又早殁了亲丁五口。这小夫妻三对,幸保无事。茹南溪同着一妻一妾,倪小桥自身,并廖良辅嫡母,七日之内,相继而亡。三家男女,忙乱月余,方得宁妥。只是病时医药禳解,亡人衣棺丧葬,兼以三人娶亲,聘礼酒筵各项等费,家业用去大半。田产卖了十分之七,现物毫无存留,虽不至衣食不敷,也不能如前饶裕。 
    一日廖思泉生忌,良辅在家祭奠,便中邀茹光先、倪硕臣散闷。饮酒中间,各人谈起家务。廖良辅道:“我等承祖父遗留,当努力田园,日见隆盛方好。不期连遭沛,存蓄一空,日用难艰,生计鲜少。经常闻得人,大兵之后必有大疫,大疫之后更有大荒。眼见得金家人马每每杀来,万民涂炭,把宋帝直赶到此地。整岁构兵,酿成灾疫,这两句也是应验的了。万或年岁再一荒歉,这些田地没有收成,怎生靠他度日?饥馑时候又无处典卖,只好看了饿死。先圣有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想到此,着实是可危之事。”茹光先道:“我也正为此事,常挂心头,久有一个头路未曾与二兄说知。今日偶然谈及,便计议计议,亦属美事。临安府内改作皇都,非常兴旺,连我秀州亦颇繁盛。前日偶往县中完娘,打从六里街经过,见些上下经商,过往仕客,捱挤满路,实是气色。两边铺面做买卖的,亦捱肩叠背。却好东塔寺前,遇着母党舍亲,在彼处开张山陕客店,留去叙情。因天色晚了,归来不及,就借宿他家。说起客行一事,赚钱甚好。舍亲开久,各处闻名,主顾络绎不绝,趁过万金家当。目今七十过头,精力衰颓,止生一子,年尚幼小,无人料理。况且得手之人,未免要思退步,欲把此行顶与人开。彼时我已有心,问他须有多少银两便好开得。他说只顶招牌,要二百两;行中床帐桌椅、锅灶碗盏、铜锡器皿之类,共得一百余金;再须数百两现银放在手头应客,必有千金方可转活,不致掣肘。房子或凭或买,不在数内。因想我们三人齿同意合,况且世代相与,胜若亲生。意欲齐心合力,均平凑出本银,顶了此行,公分利息。不但可免目下饥寒,或者托赖天地祖宗之灵,积趱得些家当也不见得。二位尊意何如?”倪硕臣道:“此计不差!若苦苦死守农业,略遇凶岁,性命难存。据令亲说来,此行多寡有些进益,谅不至亏折资本。况我们生理,也不指望怎么大主赚钱,只愿复得父产,不堕先人之志,便自心满足足。”廖良辅道:“事原该行,但令亲是旧主熟客,所以源源而来。只恐我们顶后,客人见已换了新主,一时散去,这是招呼不拢的,那时怎好?”茹光先道:“我前番也曾算到此着。舍亲说行中有个久惯接客之人,这是断少不得的。顶行仍要用他在家。一来客人不走,二则货物高低,价数上落,件件惯熟,必无差谬,三则各行旧例与一应牙规,惟他记得。”倪硕臣道:“若有此人,竟不必疑心了。我们今日说定,明早就作急去设处银子起来。茹大哥先到令亲家里,说个浏亮,莫被别人下手。我三人虽见契厚,尚无统说。明日买副三牲,对神前立个誓愿,杀鸡歃血,结为八拜之交,凡事无欺。开行之时,家小要移到彼,盟了此心,直为嫡亲兄弟一般。三家同居一室,内外可免嫌疑,帐目更无暧味。”廖良辅道:“二兄主见既定,小弟当附骥尾。事要慎之于始,莫待后悔,便无及了。”茹光先道:“这个自然。”是晚匆匆散去。倪硕臣归家,对芸娘说知开行之事,芸娘喜道:“到城市中住居,毋论赚钱不赚,看看风景,也强如纳闷乡村。”一宿无话。 
    次早,倪硕臣为首,取了两人分金,在家整备牲礼、金钱纸马。邀到茹、廖,先叙年庚,原是同岁同月的。茹光先长倪硕臣二十二日,倪又大廖半月,遂以茹为长兄,倪硕臣居次,廖又次之。祭神立誓,歃血订盟,义气愿若桃园,节概拟追管鲍。倪硕臣亲自动笔,做下一纸盟书,他说道:窃以桃园之义,既响绝千秋;即雷陈之交,亦高逾万古。割席分金,管鲍允称无我;生期死赴,范张不愧同心。慨世俗之变迁,嗟人心之偷下。芳等产非异地,生幸同时,盖欲谋货利之源,岂敢后邀盟之举。披肝露胆,务期暗室不期;并力同心,必使公私如一。白首永矢乃心,穷达无生岐念。或有寒盟,天人共殛。 
    三人立盟,颇是真切,享用福物,亦极欢欣。自此内外惧以弟兄叔嫂称呼,胜似同胞手足,正是:   
 
    八拜效桃园,同心志亦坚。 
    敢叩联盟者,能如此日妍。   
 
    不知三人立盟之后,果否曾开客馆,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五十二回蛮舅爷无心槛凤痴妓女有意离鸾·李涵秋
  卷十 续东窗事犯传·吴敬所
  第十六回 因贪淫设计赚书童 思雪忿唆词虐婢女·
  第十二章·徐枕亚
  第三十二回 娶皇妃更联美眷·陈端生
  第二十一回 闹家庭偏伤爱日情 浪闺闼共耻中风苒·西泠野樵
  第三章 遇艳·林纾
  第十五回 钟情深处转无情 属望极时偏失望·钟心青
  第21回 利国驿巡抚被掳 抱犊峪名捕购线·
  第五回 倒浇腊骑马入宫门 反插花取火隔山岭·
  第六回 马奔山现妻定计 乖小二桥边问卜·江海主人
  第十三回 飘渺无定娇红软·春江隐士
  第二十回 陌上相逢搴帷一笑 溪头联步邀月同归·魏秀仁
  第十六回 采莲船水面欢娱  七夕节斗巧穿针·讷音居士
  第四十八回 误中误侯门深似海 欺复欺市道薄于云·韩邦庆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