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回 老大嫁人心不老 娇疑独绝念逾疑

作者: 江左淮庵

 

 
  良宵清画,酒浅情深孤影瘦,花远阑干,不醉人儿倚笑看。
 
  我非刘阮,桃源有路曾迷乱,写到惺忪,绿发红颜半幅中。
 
  《减字木兰花》
 
  且说张三监生,自从请了龚先生在家读了几年书,文理略通了些,之乎者也,不十分差了。龚先生道:「你资质虽钝,心志颇专,趁年纪不大,锐气正高,不如径往石湖治平寺里,没甚人来的僧房,同你去读一二年书,这一科就好进场了。」张三监主依了业师言语,要收拾去读书,只为人少,又买了个书童,唤做文桂。又买了许多古今文章,依旧是张俊买办,跟随龚先生一只游船,头一日吉利,原摆了两桌酒,随路吃去。到了治平寺僧房,先送了些房金,在里面读书。
 
  出门时节,吩咐三娘子道:「你今年二十六七岁了,该老成些,若再出丑,我定不轻饶。况我原被杨先生引诱坏了,如今改过自新,你难道又说州官放火,百姓点灯?」三娘子道:「晓得了,不消吩咐,十分熬不得,叫阿龙来请你。」张三监生道:「使不得,读书要紧。先生入城,我才回来。也罢!我宽你阿龙这一条路儿,还不到得扬开去。」三娘子笑笑儿应了。张三监生原是没奈何的活,那三娘子得了这一句,越发放肆了。他道丈夫容了他,这一路料没什么大利害了。
 
  入则第一夜,就要寻人,却不曾预先寻得,便叫阿龙相伴,秋花怎敢不依。一更时候,阿龙正射得闹热,忽听得拔步床板壁上,连敲几下,却原来下午马修痒来,阿龙吩咐了他,因此寻了个扮旦角的戏子,叫做管舍,生得标致,又会肉麻。三娘子爱他就如珍宝,只是斡事虽好,却欠长久。睡了一夜,也就与了他一两银子,凭他去了。
 
  新的旧的,更番迭换,又不知多少弄过了,连哥哥、弟弟,晓得他如此氵㸒乳,都道:「不如早死了,也得清净。」他在家,日弄夜弄。一个八九岁儿子,请过先生教他读书,三娘子又把先生弄上手。儿子亲眼看见,气忿忿要对父亲说。其时奶姆老公已死,长久倚靠这家,再三对他儿子道:「你爹爹不管,何苦儿子反做冤家?自古道:子不言母丑。母亲丑事,儿子只该遮瞒。」那儿子只得罢了。奶姆把这说话说与三娘子。从此做事,都瞒著儿子。
 
  文璧长成了,他又自做主,招了个油花李二,也是修痒的。马修痒为媒,请了阿龙、张恩酒饭,先央阿龙带到治平寺磕了张三监生的头,才回来做亲。那知这油花为人奸巧,极会奉承,初进来这一夜,央马修痒说,先陪侍了娘娘,方敢与文璧同睡。这样说,若是正经女子,决然大怒起来。三娘子已是没正经,不长进惯了。反说他晓得尊卑上下。黄昏时节,竟与油花弄了一次。油花夜里对文璧道:「我们做修痒的,就是小娘儿与我偷了,就没有好人去嫖他。你家娘娘这等没正经,只怕做不得良人家到底。」
 
  过了几日,只管撺掇他出去就吊。三娘子心已乱,意已疑了,竟依了油花,有人要嫖,就在船里寺里,各处旷荡。没一些良人家体度了。
 
  忽然一日,龚先生要回家走走。张三监生也回家来,适值三娘子被徽州人接去奶姆,秋花只说:「娘娘往观音山烧香去了。」张三监生问:「谁跟去?」秋花说:「是李二。」忙忙叫:「阿龙快去!报与娘娘知道,叫他快些回来。」阿龙寻了一日,原来在船里,是马修痒跟著。说了缘故,三娘子瞒不得了,只得与各位客人说了自回。到家已是黄昏时候。张三监生却也不想,到酒船上陪徽州客人,依旧同一睡了。
 
  过了半年,八月十八日,人人都到石湖去看串月,三娘子被一班浪荡子弟接在船里。他不知丈夫看书的治平寺,就在石湖边。竟同了这些少年说说笑笑。其时行令都会了,说乾罚不乾,正在热闹,船已到了,泊在岸边,时方停住。无巧不成话,张三监生吃了午饭,听见说游船甚多,出来步步。劈头撞见这只船里,三娘子在那里罚人不乾,三娘子却为行令忙,不曾见岸上的丈夫。张三监生揩了揩眼睛,道:「莫不是眼花了?真真是我家不良之妇,难道竟出来陪酒不成?」
 
  又听了他声音,越发是了。道:「罢了!罢了!我如今做人不成了。
 
  且住,我若正起夫纲,自然该杀了他,也替去世的大人出气。只是他哥弟不是好人,反道我纵容他,治家不严,前程不保。我只做不知,同先生再读半年书,这家里也不消回去。逐渐的各栈房银子,俱收了起来。明年乙卯,又是科举年时,不免改了北监,竟往北京去了。写一休他的书寄回,休了他往娘家去,料然人也不十分笑我了。」反退几步,气忿忿含著眼误,回治平寺来。
 
  次日,打发文桂回去说,寺里清净极好读书,连儿子与先生都请到寺里来。这是张三监生要带儿子往北京,先做下这个地步,三娘子正怕儿子长成了有些碍眼,忙收拾了铺陈,把个儿子和先生都打发治平寺去了。有诗为证:女子空房中,中夜起长叹。
 
  况复氵㸒如雀,宁甘衾枕单。
 
  失却丈夫心,但知恋所欢。
 
  亲儿不复顾,亦作路人看。
 
  岂知没下梢,有泪只自弹。
 
  且说张三监生,到了年节,带了儿子回家过年。佯作欢欢喜喜,一些不露。灯节过了,就吩咐阿龙:「我今年改北监,疑心图谋中举,要打点五千银子上京,你可各栈房吩咐,只赎不当,且总算一算,除了带去银子,重新当起未迟。」阿龙禀道:「娘娘支用太多,原要求相公算算账,才知明白。」
 
  二月间,阿龙在各栈房凑,只凑得四千,把账送与张三监生面算。原来三娘子支用过度,所有家私,三分已用去了一分,还亏家中豪富,赎赎当当,不甚出丑。此后整千大主,也不能应客了。张三监生只叹了口气,也不争闹了。
 
  因为上京,大小先生须先辞了。三月初旬,吩咐整了一席家宴,夫妻饮酒饯别,张三监生在席间,只管掉泪,三娘子问他,只是不说。次日收拾下船,才叫儿子同去,三娘子只道路上冷静,并不疑惑。
 
  临出门时,才对三娘子道:「我如今只带张俊、文桂上京,你年纪三十多岁,也不小了,切不可不想下梢。我和你做夫妻一场,只愿你后面好似前面,儿子是我儿子,不须记褂。」说罢,又掉下泪来,三娘子道:「出长路须要吉利,不要如此。中了举人进士,少不得就回家的。」张三监生同儿子下了船,往北进发。
 
  恐怕带了许多银子,独行不便。到了镇江,恰好有苏州帮粮船上京,他带了文桂,寻了一只空粮船,讲定了官舱房舱,搭到张家湾,连神福犒赏,共纹银十两伍钱。心下想道:「就是到京迟了,我又不是饱学,进不及场也罢!」又问粮船几时过江,粮船上道:「还有十来日,竖了大桅杆,等了顺风,方才开船。」张三监生道:「我还要南京取了改北文书,不知可等得及么?」粮船上道:「怕你性急,故此说得近些,正早哩。打点二十天这才稳了。」张三监生就请驾长酒店一坐,先付了纹银一两五钱,立了合同文契,言定下船日,再付六两余。到临清,一路逐渐找付。就回船来,权把儿子文桂,寄顿一个相知朋友潘□铺里,连行李都寄在一间堆货楼上。带了张俊,星夜雇了一轿一驴往南京,起改北文言,连往回共八日,重新到了镇江。他一路打算:「若休书迟了,到底是我老婆养汉,况张俊有妻子在家,跟我必不长久,粮船安稳,不须多人伏事,不如在此写了休书,付与张俊回去,但不知儿子心里如何?等我悄悄问一问他,只说闲走。」
 
  锁了楼门,吩咐张俊在寓照管,带了儿子与文桂走到西门闸口,一个僻静茶馆坐了个坐头。
 
  一面问儿子道:「你可知你娘氵㸒乱么?」儿子道:「知道的,常要对爹爹说,奶姆只管叫我不要。他说什么:子不言母丑。」张三监生道:「我如今做人不成了,故此收拾了三四千银子,到北京另立家业。这不长进的婆娘,毕竟越放肆了。你后来,连女儿也没人与你为妻。带了你出来,要把休书一纸,打发张俊回去,凭他嫁人。你肯也不肯?」儿子道:「儿子虽只十岁,不晓人事,但每常出门就有一班小斯,指著我道,小乌龟出洞来了。我不知气苦了多多少少。不是做儿子的,不念娘恩,实是不认他做娘了。」张三监生道:「好好,好儿子,有志气,你在张俊面前,不要说破。」又吃了几样果子,两壶茶,会了钞回寓。写了一纸休书,又写大哥、二哥一封书。书道:愚弟不幸,娶某氏为妇,氵㸒荡不检。两兄必已稔知。前所以离家北上,不敢叩别者,无面目见两兄也。今其亲生之子,亦不愿认氵㸒母为母。弟已挈之北上。休书一纸,乞两兄付之,速令改嫁。弟家赀虽已败坏,尚有若干家僮。阿龙有帐,是弟算结批定者。姑念一场夫妇之情,仍与此妇银一百两,并随身衣服箱笼,但不许仍住我居。余者乞两兄分别收管。
 
  弟不归,则竟属两兄;弟若归,凭两兄给还多少可也。顾家若反有言,彼亦在庠,料难逃於公论。凡事乞志手足之情,言不尽意。
 
  写完了,把休书封在大哥、二哥书内,叫过张俊,吩咐道:「我与你一两盘缠,连夜搭船到苏州,把此书送与大相公、二相公,有要紧说话。不许先到家里,误了要紧大事。」张俊领命去了。次日,张三监生尽数收拾行李,搬到粮船上,又与了六两纹银,只等顺风,开船过江前去。正是:车儿东兮马儿西,人生最苦是生离;莫言且说三分话,事到头来悔亦迟。
 
  且说张俊搭船到苏州,不敢违主人之命,把书送到大房,张大拆书看了,问道:「三相公如今在那里?」张俊道:「还在镇江。」张大道:「可曾吩咐你几时赶去?」张俊道:「打发来时竟不说起,小人一路来,正疑惑此事,想是三相公不用小人了,不知大相公书上,可曾说用不用?」张大道:「不说用你不用你,倒是家里的事发了。
 
  你且回去,等我与二相公商议了就来。」张俊出了门。张大又叫了转去,道:「你且慢去,等我请二相公商量了著!」顿时二相公来了,张大把书与他看,张二看了就道:「张俊可曾回去?」张俊道:「三相公吩咐先送了书,才教回去。又没娘娘的书,小的不敢先回。」
 
  弟兄两个在厅后商量了一会,族长也请来了。原来张老监生原是新发财主,族长只带小帽,穿件白布海青,坐定了。弟兄两个,先把这言语,说了一遍。才送来书与他看。族长道:「我不识字,只说就是了。」张俊在旁窃听,才知主人已休了主母,越不敢走动,直待他三个商量定了,一齐到新家巷来。
 
  三娘子正同人在房吃酒,听说两个大伯来了,吃了一惊,道:「久不往来,此来何意?」迎将出去。弟兄两个和族长,只得都作了揖,把这言语说了一遍。三娘子不慌不忙道:「二位阿伯在上。他镇日偷婆娘,嫖娼妓,丢我空房独自,也单怪不得我。」大伯道:「三娘子,你也忒没体面了,怪不得我兄弟,你儿子也不肯认做母亲,何况丈夫?兄弟又把一百两银子,其随身衣服箱笼,把你带回。也算好人了。」三娘子道:「儿子不认我,这话不真,我去是去了。只要两位阿伯,照管我儿子一照管。」张大道:「这个自然,不消记挂。」三娘子放声大哭起来。族长道:「三娘子,是你自家不是,也难埋怨丈夫,快快收拾起来,娘家去罢。」三娘子道:「休书是他亲笔,不消说了,只是族长与两位阿伯,也要写在上面,画了花押。我年纪不老,料然守不成的。」张大、张二只得同族长都画押了,交与三娘子,一齐进房去。
 
  面教收拾了原来四只大箱,四只皮箱,凡是细软物件,都凭他带去。又令阿龙将栈房存留银两,兑出一百两,付与三娘子。文璧夫妇跟随前去。张二道:「阿龙账目未交,是去不得的。若交清了账目,凭你住在我家也得,或自出去,或跟随三娘子嫁人也得。」张俊、张恩就在这里看守房屋家伙,你娘叫他自去。」三娘子又大哭了一场。
 
  别了族长与两个伯伯,下了小船,往娄门顾家去了。这是氵㸒女子自作自受。道是生离,却是死别。想到伤心处,不由人不掉泪。有诗为证:
 
  氵㸒女从来不恋夫,但知蜂蝶觅欢娱;弃捐中道浑闲事,问有收场结局无。
 
  且说三娘子搬到娘家,哥弟都吃一惊。只为爹娘面上,又贪他手里有些,也就留下了。住了半年。他过世父亲,平昔收租放债,结了乡里人的怨。第二儿子依旧如此横行,就有七八十个仇家,告发在抚按衙门。顾大怕连累出丑,只说游学京师,在本学起文书,抬了年月躲出门去了。顾二被捉到官,受刑不过,死在牢里。三娘子索性大开门,做了私窠子,就是文璧老公买办,又兼了修痒。怕在娘家,毕竟有碍,另租了一所房子,住在鹦哥巷里接客,好不热闹。
 
  说时迟那时快,接了五六年客,已是近四十岁的人了,又思量从良起来。有个嫖客黄六秀才,喜欢了他,又道他没老鸨儿,不消十分财礼,娶了回家。谁知黄六秀才,原先娶了个药婆为妾,连大娘都怕他的。怎容得三娘子?头一夜就闹起来。三娘子道:「我不是没名没姓,小户人家出身,那个不晓得百花张三娘。黄相公你好好送我回去,不要弄出人命来。」黄六秀才没法处了。这日正值他一班好朋友,各出公分与他贺喜。有个邹四官是黄秀才心腹,只得对邹四官说了,借他家里空楼住住,且待事定之后,再寻房子搬去。邹四官忙应允了。这邹四官原住在阊门外,后楼去靠河边。看那船来船往,大好顽耍。黄秀才连夜叫了小船,载了三娘子,与带来两三个皮箱,交与邹四官,央他同回家里,我明日午后就来。
 
  三娘子同了邹四官,双双来到家里。邹家娘子极是贤慧的,接了进去,安顿他在后楼。阊门外买东西极便易,顿时摆下酒肴。邹娘子陪他坐地,三娘子道:「这里没人来,又且夜间,何不请四官同来坐坐?」邹娘子自去说了。邹四官走来,一齐儿吃酒。邹娘子怕他们有些别故,碍眼不便,抽身下楼去了。
 
  一男一女,又吃了回酒。三娘子有了五分酒意,笑嘻嘻的道:「我今日从滚一场。难道头一夜,叫我独自睡?四官,今夜要你陪我!」邹四官道:「你不嫁黄六老,我极该奉命。如今是我朋友的如夫人了,怎么使得?」三娘子道:「看今日情形,我与他也难终局。况且无人得知,有何妨碍?」言来语去,两下情浓,就在旁边床上,成就了好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回 试骅骝天桥逞步 放鹰犬西山打围·蘧园
  第四十回 水陆道场超冤鬼 如轮长老悟终身·古吴金木散人
  第七十七回 百药已无灵中西杂进 一瞑终不视老幼同哀·张恨水
  第十五回 揉碎花囊曲终人已渺 抛残绣线香冷榻空存·张恨水
  第十三回 鸳鸯带换去香包 大厅房怒打王经·讷音居士
  第八回 报捷音行聘礼没兴一齐来 惊失女更盟有祸成双至·天花藏主人
  第17回 接回雁惆怅凶信·弥坚堂主人
  第三十二回 腐头巾拦路说人情 醉典史私衙通贿赂·古吴金木散人
  第十三回 飘渺无定娇红软·春江隐士
  第四回 娇奴儿初试云雨情·情痴反正道人
  第六十七回 林经略开棺验伤 崔家妇当堂受刑·
  第四十三回 母夜叉秃剪玉佳人 孙雪娥梦诉前生恨·丁耀亢
  第三回 刘益三有意激从军 吴子铭梦中施警炮·苏同
  第三十四回 娄相挂帅操人马 甘奇比武夺先锋·雪樵主人
  第八回 余娘献身欢会驴鞭·临川山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