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李生、徐子
狂妄终阴籍 贪金定损身
影响昭昭理可寻,性天岂与物交侵。
眼根所著无非色,身业居多莫匪氵㸒。
贪财竟失清朝节,图利能伤一世名。
祸福皆因举念错,果报徒嗟罪孽深。
天下读书人,十载寒窗,苦心劳志,只求个一举成名,显亲扬姓。但其中升沉不一,潜见不同,也有未经琢磨,少年科甲,一节打通者;也有用尽苦工,中年得意,后享荣华者;也有终岁穷经,暮年一第,受享无多者;也有驰名一世,屡困场屋,到老不达者。此何以故?或是祖上积德,感动天庭,降生富贵之子,或是祖宗坟墓葬得真穴,荫出个耀祖儿孙;或是命里颇可发迹,祖宗福薄,承受不起;或是自损阴骘,神天示罚,削籍减算。故士子进场,甚有借人提掇,而高擢巍科;买通关节,而反病生不测,不得终场,谁知都是鬼神暗中颠倒。这些举子,遇着考试,纷纷议论生风,那些中了的,自夸文章锦绣;那不中的,只恨试官两目无珠。不知自古道得好:
文章自古无凭准,只要朱衣暗点头。
怎奈后生辈,平日在个窗下,每每出口夸惊人之句,落笔称经世之文,又且古古怪怪,装作道学真儒;邋邋遢遢,做出名公样子。及至暗室之中,欺世盗名,损人利己,无所不为。遇着一个色字,没骨髓钻去,不管人的死活,意忘却自己生涯。若说到利财,一边没眉毛,只要自得,义理也不暇分辨,名声也不及顾恤。图他暮夜之金,便忘四知之畏;看见金宝之物,那想骨肉之亲!念念守此阿堵,只道可以天长地久,可以垂子荫孙,他却不见世人厚蓄的,也有遇了盗贼,劫夺一空;也有生个败子,荡费几尽。正所谓:
积金非福荫,教子是良谋。
今说个唐朝有一士子,姓李名登,字士英。生来手内有个玉印纹,清透迈俗,聪明盖世。读书过目成诵,词成鬼服神惊,士林之中,都是推尊他是个奇男子。十八岁赴科,果然首荐鹿鸣。其时鼓吹喧闹,轿伞鲜明,跨马欢迎,士女挨挤而看。李生少年得志,喜气扬扬,人人赞道:
羡青年,名誉早,御苑争先到。鹿鸣首唱,白屋增荣耀。百辈英豪,尽皆压倒。试看他跨青骢,越显人儿俏。一举名扬,双亲未老。
坐在马上,眼见妇女悲纷纷杂杂,争先看他。内有口不谨的,称赞他年纪小小的,便中了解元。李登听了,心忙意乱,按捺不住。但是贺客盈庭,参谒无暇,分不出工夫便来谋算到女子身上去。过了几时,稍有余闲。只在居停间壁,有个人家姓张,父亲叫做张澄,经纪营生。止生一女,春天燕来时养的,就唤名燕娘,十分俊。但见:
芳姿凝白如月晓,举步金莲小。翠眉两蹙如云流,秋波一转,含恨使人愁。竹溪花浦能同醉,得趣忘身累。谁教艳质在尘埃,好把金屋贮将来。
一日,李登拜客归来,刚凑燕娘在门前看买彩线。李生出轿,一眼瞟见,好似苍鹰(蝇)见血,钉住不放,连那些家人、轿夫也看不了。燕娘抬起头来,见有人看他,没命的跑进去了,再不出来。李生正血气未字,戒之在色,从此朝思暮想,要寻个计较去偷情。谁想这个女子深闺自重,原不轻自露形,不要说偎红倚翠不可得,连面面相觑也不可得。有那趋炎附势的闻这风声,献策求媒,怎奈无隙可乘。
正是:
任他巧设香甜饵,藏在深渊不上钩。
内中有个豪仆李德,禀白李生:"要此女子,何不为苦血计,寻个事端,奈何他的父亲,自然贡献我主。"李生闻言大喜,即令他去做作,事成重赏。李德竟往狱中通个消息与积贼,扳诬张澄同盗,拿去下狱。谁知他生平守分,邻里钦服,因此愿以身保。适值李登也要去会试,心急,只得丢手,回来收拾行李上京。
到了京中,场前寻寓,有个白家甚是清雅,即便赁居。主人白元,有妻郑氏,年方二十三岁,娆娜娉婷,极是可爱。李登一见,又不觉眉迷目乱,妄想引诱,日夕吟风弄月,逞自己伎俩;华衣艳服,显浪子风流。
见他:
蜂狂蝶乱迷花性,雨意云情觉自痴。
李生终日偷寒送暖,何曾想着前场后场。一旦,白元有罪在官,正值巡城御史是李登的乡里,白元道是个居停主人,来小心求他说个分上。那李生弄他妻子不上手,反生了歹意,口里应承,心里思量扎他个火囤。拿个新中式的举人名帖,备些礼仪,来见御史,那御史见个同乡榜首,十分亲密。李生不替他救饶,反行葬送。御史不由分诉,竟将白元捕了。家中妻子着实埋怨。
李生带个陪堂,叫做王倒鬼,乘机将李生想慕芳容的实情,露与郑氏知道。郑氏也是活脱脱得紧的,一心又要救丈夫,夜间故意的妖妖娆娆,月下拜祷。李生此时色胆天来大,踱将出天井来,说道:"娘子求神,甚无影响,不若拜我李解元,倒有速效。"郑氏道:"只为求了李相公,做个惹火烧身哩!"李生说:"今日救火,只在娘子身上。"郑氏笑道:"奴家无水,何从救火?"李生说:"妇人自有菩提水,点点滴滴便能灭盛火。"两个言来语去,讲得入妙,携进兰房。
正是:
忘夫龙虎分争斗,且效鸳鸯稳睡浓。
一来李生少年丰韵,二来郑娘云雨情浓,竟成男贪女爱。惟恐白元出狱,两下间隔,进场草草应付。出榜名落孙山,无颜久住,同年相约归家,一段风流罪过,又付东流了。
及至到家,毫不去温习古书,止在女色上寻求。忽听得邻居王骥家中有个女儿庆娘,却是个破瓜的闺女,妖娆体态,甚是可人。李生日逐走来走去,看见了就要欺心,百般去勾引他。又去教家中接他过来,教他做针指,假意记拜做姊妹,渐渐熟了,也不避忌李生。李生乘时挑弄,那庆娘年纪二八,也是当时日夜戏狎,惹得那女子春心飘荡起来。自古说妇女家水性杨花,有几个能决烈正性的?清清白白一个闺中女子,被他拐上了,朝眠夜宿,若固有之,他家父母来接,竟不放回。王骥也於无奈,不敢声扬,自家隐忍。
那李生专贪色欲,本领日疏,屡上公车,再不登榜。闻叶静法师能伏章,知人祸福,甚悉纤毫。李生斋沐谒法师坛中,说道:"余年十八,首登乡荐,凡今四举,不得一第,未识何故,求师入冥勘之。"法师唯唯,特为上草於掌文昌职贡举司禄之官而叩焉。有一吏持籍示法师,内云:"李登初生时,赐以玉印,十八岁魁乡荐,十九岁作状元,三十三岁位至右相。缘得举后,窥邻女张燕娘,虽不成奸,累其父入狱,以此罪,展十年,降第二甲。后长安旅中,又氵㸒一良人妇郑氏,成其夫罪,又展十年,降第三甲。后又奸邻居王骥女庆娘,为恶不悛,已削去籍矣。"法师趋归语登。登闻之毛骨竦然,惶恐无以自容,终朝愧悔而死。
正是:
美色人人好,皇天不可欺。
莫言室幽暗,灼灼有神□。
再说个徐谦,为新都丞,居官清正不阿。士大夫期许他为远到之器。那(他)自家也道根器不凡,要致君尧舜,做个忠良不朽事业。常见他书一律于衙斋座右:
立志清斋望显荣,滥叨一第敢欺公。
清忠自许无常变,勤慎时操有始终。
君亲罔极恩难报,民社虽微愿欲同。
矢志不忘期许意,赋归两袖有清风。
毕竟野有月旦,朝有公议,一日,檄充勘官,上下都仰望他秉公持正,扬善瘴恶,开释元辜,使善良各安生理。赴任之时,也不遗牌,也无头踏,清清净净,如过往客商一般,宿於境上。那店主人徐化前一夜梦见赤衣神道,到他厅堂示之曰:"来日有一徐侍郎到你家借宿,他是朝中贵臣,一清如水,守正不阿,尔可预备供应款待之。"醒来与妻子说知,叹其奇异。次日早起,洁净客房,铺设床帐,一应器具,无不全备,三餐品馔,极其丰洁。果然徐丞来到,徐化连忙小心迎接,自致殷动。徐丞见他十分恭敬,反觉有不自安的意思。无奈徐化既是梦中有应,又是现任官员,怎敢轻慢?并随行家童,一个个都去周到。徐丞过了一宵,次早称谢而去。说道:
我愧在家不揖客,出路何逢贤主人。
随程攒路前进。来到任所,少不得门吏健皂,齐来迎候;升堂画卯,投文放告,一应事照常行去。
一日,将前任堆积的案卷取来审阅。内有未完事件,剖决如流,无不称快。但是百姓歌颂的固多,内中要夤缘脱罪的,又怨他执法严;有要谋涅人的,又恨他忒伶俐。吏书只要乘机进贡,阿谀万千;皂快只要奉牌拘拿,欺诳百出,弄得那文案七颠八倒,哄得官府头昏眼恼。一晚退衙,气狠狠说:"清官出不得滑吏手,我一人耳目,真是盘他不过,落得自己清,银子还替吏书趁去。"谁想这个念头一转,铁石硬的肠子竟绵软去了。遇这一个势家,素逞豪强,有一班乡人不知进退,逆拗了他,诬他成狱,也要在他手内覆勘,全怕露出些破绽,已约定丞行的按奈住了,正要乘个隙弄得他过去。
计就钳罢一空网,话揿深冤不得鸣。
谁想衙中一席话传出外边,那些衙门人,原是没缝的鸭蛋也要腌他盐味进去,既有了这个念头,怕不渗入?况又是势力极大的来头,一发容易对付。一旦早堂,清闲无事,那势家又是两衙门方出差还乡,特来拜他。为着一件诬人的事,要来智缚他。先称赞道:"下车来清廉之声盈耳。不肖别无可敬,带得惠泉六坛,衙斋清供。"徐丞初时只道是水,便说清贶自当……后来任满归家,仍游旧地,主人先一夕又梦前神告之曰:"徐公此任,受人五百金,枉杀七十命。上帝已减寿三十年,官止於此,已无足敬矣!"徐丞意谓旧主重逢,愈加隆重,及至相见,淡然毫不为礼。徐丞怪而问主人,告以梦中之事,一一不爽。徐丞闻而骇异,且思此事成狱,非我枉法,何为即注在我的名下为惭德,心中大不其然。然来到家,候部中殊擢,久之寂然,方才醒悟。平生之苦,何为便为五(下缺)。
猜你喜欢 第六回 丁严宿迁投贼军 柳俊营中勘赖录·天花才子 第十一回 疗病有奇方借花献佛 育才夸妙手点铁成金·张恨水 第四回 触赃官张玉毙命 抗县令百容寄监· 第三十八回博陵崔氏洗耻明冤铁木朵鲁弃世归山·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七回 妙语解愁颜红绳暗引 伤心到艳迹破镜难回·张恨水 关于《九尾狐》·梦花馆主 第四十八回别恨满琴书挹秀轩中成旅客吟场森剑戟消闲录上感诗人·李涵秋 第六十三回 气味别薰莸订交落落 形骸自水乳相惜惺惺·张恨水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周清原 第二十四回 烈女子手刃诛奸·芙蓉夫人 第二十回 秘闺情群姬舒媚态 联宴会三美逞奇能·花月痴人 第三十回 谭绍闻护脸揭息债 茅拔茹赖箱讼公庭·李海观 卷十 吃新醋正室蒙冤 续旧欢家堂和事·李渔 第十一回楚楚陰魂大報仇· 第一回 雪泥鸿爪重证前缘 美酒良宵纵谈世故·牢骚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