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回 李生、徐子

作者: 罗浮散客

 

 
  狂妄终阴籍 贪金定损身
 
  影响昭昭理可寻,性天岂与物交侵。
  眼根所著无非色,身业居多莫匪氵㸒。
  贪财竟失清朝节,图利能伤一世名。
  祸福皆因举念错,果报徒嗟罪孽深。
 
  天下读书人,十载寒窗,苦心劳志,只求个一举成名,显亲扬姓。但其中升沉不一,潜见不同,也有未经琢磨,少年科甲,一节打通者;也有用尽苦工,中年得意,后享荣华者;也有终岁穷经,暮年一第,受享无多者;也有驰名一世,屡困场屋,到老不达者。此何以故?或是祖上积德,感动天庭,降生富贵之子,或是祖宗坟墓葬得真穴,荫出个耀祖儿孙;或是命里颇可发迹,祖宗福薄,承受不起;或是自损阴骘,神天示罚,削籍减算。故士子进场,甚有借人提掇,而高擢巍科;买通关节,而反病生不测,不得终场,谁知都是鬼神暗中颠倒。这些举子,遇着考试,纷纷议论生风,那些中了的,自夸文章锦绣;那不中的,只恨试官两目无珠。不知自古道得好:
 
  文章自古无凭准,只要朱衣暗点头。
 
  怎奈后生辈,平日在个窗下,每每出口夸惊人之句,落笔称经世之文,又且古古怪怪,装作道学真儒;邋邋遢遢,做出名公样子。及至暗室之中,欺世盗名,损人利己,无所不为。遇着一个色字,没骨髓钻去,不管人的死活,意忘却自己生涯。若说到利财,一边没眉毛,只要自得,义理也不暇分辨,名声也不及顾恤。图他暮夜之金,便忘四知之畏;看见金宝之物,那想骨肉之亲!念念守此阿堵,只道可以天长地久,可以垂子荫孙,他却不见世人厚蓄的,也有遇了盗贼,劫夺一空;也有生个败子,荡费几尽。正所谓:
 
  积金非福荫,教子是良谋。
 
  今说个唐朝有一士子,姓李名登,字士英。生来手内有个玉印纹,清透迈俗,聪明盖世。读书过目成诵,词成鬼服神惊,士林之中,都是推尊他是个奇男子。十八岁赴科,果然首荐鹿鸣。其时鼓吹喧闹,轿伞鲜明,跨马欢迎,士女挨挤而看。李生少年得志,喜气扬扬,人人赞道:
 
  羡青年,名誉早,御苑争先到。鹿鸣首唱,白屋增荣耀。百辈英豪,尽皆压倒。试看他跨青骢,越显人儿俏。一举名扬,双亲未老。
 
  坐在马上,眼见妇女悲纷纷杂杂,争先看他。内有口不谨的,称赞他年纪小小的,便中了解元。李登听了,心忙意乱,按捺不住。但是贺客盈庭,参谒无暇,分不出工夫便来谋算到女子身上去。过了几时,稍有余闲。只在居停间壁,有个人家姓张,父亲叫做张澄,经纪营生。止生一女,春天燕来时养的,就唤名燕娘,十分俊。但见:
 
  芳姿凝白如月晓,举步金莲小。翠眉两蹙如云流,秋波一转,含恨使人愁。竹溪花浦能同醉,得趣忘身累。谁教艳质在尘埃,好把金屋贮将来。
 
  一日,李登拜客归来,刚凑燕娘在门前看买彩线。李生出轿,一眼瞟见,好似苍鹰(蝇)见血,钉住不放,连那些家人、轿夫也看不了。燕娘抬起头来,见有人看他,没命的跑进去了,再不出来。李生正血气未字,戒之在色,从此朝思暮想,要寻个计较去偷情。谁想这个女子深闺自重,原不轻自露形,不要说偎红倚翠不可得,连面面相觑也不可得。有那趋炎附势的闻这风声,献策求媒,怎奈无隙可乘。
 
  正是:
  任他巧设香甜饵,藏在深渊不上钩。
 
  内中有个豪仆李德,禀白李生:"要此女子,何不为苦血计,寻个事端,奈何他的父亲,自然贡献我主。"李生闻言大喜,即令他去做作,事成重赏。李德竟往狱中通个消息与积贼,扳诬张澄同盗,拿去下狱。谁知他生平守分,邻里钦服,因此愿以身保。适值李登也要去会试,心急,只得丢手,回来收拾行李上京。
 
  到了京中,场前寻寓,有个白家甚是清雅,即便赁居。主人白元,有妻郑氏,年方二十三岁,娆娜娉婷,极是可爱。李登一见,又不觉眉迷目乱,妄想引诱,日夕吟风弄月,逞自己伎俩;华衣艳服,显浪子风流。
 
  见他:
  蜂狂蝶乱迷花性,雨意云情觉自痴。
 
  李生终日偷寒送暖,何曾想着前场后场。一旦,白元有罪在官,正值巡城御史是李登的乡里,白元道是个居停主人,来小心求他说个分上。那李生弄他妻子不上手,反生了歹意,口里应承,心里思量扎他个火囤。拿个新中式的举人名帖,备些礼仪,来见御史,那御史见个同乡榜首,十分亲密。李生不替他救饶,反行葬送。御史不由分诉,竟将白元捕了。家中妻子着实埋怨。
 
  李生带个陪堂,叫做王倒鬼,乘机将李生想慕芳容的实情,露与郑氏知道。郑氏也是活脱脱得紧的,一心又要救丈夫,夜间故意的妖妖娆娆,月下拜祷。李生此时色胆天来大,踱将出天井来,说道:"娘子求神,甚无影响,不若拜我李解元,倒有速效。"郑氏道:"只为求了李相公,做个惹火烧身哩!"李生说:"今日救火,只在娘子身上。"郑氏笑道:"奴家无水,何从救火?"李生说:"妇人自有菩提水,点点滴滴便能灭盛火。"两个言来语去,讲得入妙,携进兰房。
 
  正是:
  忘夫龙虎分争斗,且效鸳鸯稳睡浓。
 
  一来李生少年丰韵,二来郑娘云雨情浓,竟成男贪女爱。惟恐白元出狱,两下间隔,进场草草应付。出榜名落孙山,无颜久住,同年相约归家,一段风流罪过,又付东流了。
 
  及至到家,毫不去温习古书,止在女色上寻求。忽听得邻居王骥家中有个女儿庆娘,却是个破瓜的闺女,妖娆体态,甚是可人。李生日逐走来走去,看见了就要欺心,百般去勾引他。又去教家中接他过来,教他做针指,假意记拜做姊妹,渐渐熟了,也不避忌李生。李生乘时挑弄,那庆娘年纪二八,也是当时日夜戏狎,惹得那女子春心飘荡起来。自古说妇女家水性杨花,有几个能决烈正性的?清清白白一个闺中女子,被他拐上了,朝眠夜宿,若固有之,他家父母来接,竟不放回。王骥也於无奈,不敢声扬,自家隐忍。
 
  那李生专贪色欲,本领日疏,屡上公车,再不登榜。闻叶静法师能伏章,知人祸福,甚悉纤毫。李生斋沐谒法师坛中,说道:"余年十八,首登乡荐,凡今四举,不得一第,未识何故,求师入冥勘之。"法师唯唯,特为上草於掌文昌职贡举司禄之官而叩焉。有一吏持籍示法师,内云:"李登初生时,赐以玉印,十八岁魁乡荐,十九岁作状元,三十三岁位至右相。缘得举后,窥邻女张燕娘,虽不成奸,累其父入狱,以此罪,展十年,降第二甲。后长安旅中,又氵㸒一良人妇郑氏,成其夫罪,又展十年,降第三甲。后又奸邻居王骥女庆娘,为恶不悛,已削去籍矣。"法师趋归语登。登闻之毛骨竦然,惶恐无以自容,终朝愧悔而死。
 
  正是:
  美色人人好,皇天不可欺。
  莫言室幽暗,灼灼有神□。
 
  再说个徐谦,为新都丞,居官清正不阿。士大夫期许他为远到之器。那(他)自家也道根器不凡,要致君尧舜,做个忠良不朽事业。常见他书一律于衙斋座右:
 
  立志清斋望显荣,滥叨一第敢欺公。
  清忠自许无常变,勤慎时操有始终。
  君亲罔极恩难报,民社虽微愿欲同。
  矢志不忘期许意,赋归两袖有清风。
 
  毕竟野有月旦,朝有公议,一日,檄充勘官,上下都仰望他秉公持正,扬善瘴恶,开释元辜,使善良各安生理。赴任之时,也不遗牌,也无头踏,清清净净,如过往客商一般,宿於境上。那店主人徐化前一夜梦见赤衣神道,到他厅堂示之曰:"来日有一徐侍郎到你家借宿,他是朝中贵臣,一清如水,守正不阿,尔可预备供应款待之。"醒来与妻子说知,叹其奇异。次日早起,洁净客房,铺设床帐,一应器具,无不全备,三餐品馔,极其丰洁。果然徐丞来到,徐化连忙小心迎接,自致殷动。徐丞见他十分恭敬,反觉有不自安的意思。无奈徐化既是梦中有应,又是现任官员,怎敢轻慢?并随行家童,一个个都去周到。徐丞过了一宵,次早称谢而去。说道:
 
  我愧在家不揖客,出路何逢贤主人。
 
  随程攒路前进。来到任所,少不得门吏健皂,齐来迎候;升堂画卯,投文放告,一应事照常行去。
 
  一日,将前任堆积的案卷取来审阅。内有未完事件,剖决如流,无不称快。但是百姓歌颂的固多,内中要夤缘脱罪的,又怨他执法严;有要谋涅人的,又恨他忒伶俐。吏书只要乘机进贡,阿谀万千;皂快只要奉牌拘拿,欺诳百出,弄得那文案七颠八倒,哄得官府头昏眼恼。一晚退衙,气狠狠说:"清官出不得滑吏手,我一人耳目,真是盘他不过,落得自己清,银子还替吏书趁去。"谁想这个念头一转,铁石硬的肠子竟绵软去了。遇这一个势家,素逞豪强,有一班乡人不知进退,逆拗了他,诬他成狱,也要在他手内覆勘,全怕露出些破绽,已约定丞行的按奈住了,正要乘个隙弄得他过去。
 
  计就钳罢一空网,话揿深冤不得鸣。
 
  谁想衙中一席话传出外边,那些衙门人,原是没缝的鸭蛋也要腌他盐味进去,既有了这个念头,怕不渗入?况又是势力极大的来头,一发容易对付。一旦早堂,清闲无事,那势家又是两衙门方出差还乡,特来拜他。为着一件诬人的事,要来智缚他。先称赞道:"下车来清廉之声盈耳。不肖别无可敬,带得惠泉六坛,衙斋清供。"徐丞初时只道是水,便说清贶自当……后来任满归家,仍游旧地,主人先一夕又梦前神告之曰:"徐公此任,受人五百金,枉杀七十命。上帝已减寿三十年,官止於此,已无足敬矣!"徐丞意谓旧主重逢,愈加隆重,及至相见,淡然毫不为礼。徐丞怪而问主人,告以梦中之事,一一不爽。徐丞闻而骇异,且思此事成狱,非我枉法,何为即注在我的名下为惭德,心中大不其然。然来到家,候部中殊擢,久之寂然,方才醒悟。平生之苦,何为便为五(下缺)。
 

猜你喜欢
  第六回 丁严宿迁投贼军 柳俊营中勘赖录·天花才子
  第十一回 疗病有奇方借花献佛 育才夸妙手点铁成金·张恨水
  第四回 触赃官张玉毙命 抗县令百容寄监·
  第三十八回博陵崔氏洗耻明冤铁木朵鲁弃世归山·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七回 妙语解愁颜红绳暗引 伤心到艳迹破镜难回·张恨水
  关于《九尾狐》·梦花馆主
  第四十八回别恨满琴书挹秀轩中成旅客吟场森剑戟消闲录上感诗人·李涵秋
  第六十三回 气味别薰莸订交落落 形骸自水乳相惜惺惺·张恨水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周清原
  第二十四回 烈女子手刃诛奸·芙蓉夫人
  第二十回 秘闺情群姬舒媚态 联宴会三美逞奇能·花月痴人
  第三十回 谭绍闻护脸揭息债 茅拔茹赖箱讼公庭·李海观
  卷十 吃新醋正室蒙冤 续旧欢家堂和事·李渔
  第十一回楚楚陰魂大報仇·
  第一回 雪泥鸿爪重证前缘 美酒良宵纵谈世故·牢骚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