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三回苏状元归宗认母
诗曰:
折三秋桂,心疑犹难通;托根虽得所,未肯即随风。
这四句诗,单说苏状元改门归宗的故事。话说苏太太让了窦氏太太坐下,茶罢,又酒,窦夫人问道:“太太年庚几何,送身体这么康剑”老太太答曰:“今午七十三岁了。”窦夫人又挑曰:“府中几位太太。”老太太此时说话,乃不留意,遂答曰:“自幼就是一夫一妻。”窦夫人说:“好,现下公子几位?”老大太答道:“就是这一个儿子,无命得多的。”二人正然说话,状元回后堂,来与窦氏夫人叩头。夫人立起身来,看着公子拜罢,便说道:“我儿,此处并无他人,坐下,我还有话问你。”公子闻言,近前作揖,尊道:“二位母亲尊坐。”
老太太见他儿子这等称呼,便问道:“我儿因何这等称呼?”夫人未及答言,公子说:“母亲不知,这原是孩子认过的母子。
”窦夫人闻言,叫道:“我儿,我今穷了,他为亲母了,你还是做什么呀?
”公子说:“小儿实不知情。”老太太在旁答道:“你这夫人好无来由,我的亲生儿子,谁说你是他本生母?”窦夫人说道:“你且莫要强辩,我且问你,你今多少年纪,他是何年何日的所生,你今日一一说来。”老太太呀了几呀,甚难应对,遂说道:“你说是你的亲生儿子,你还有什么的为凭?”窦夫人说道:“这个自然。”
窦夫人心急欲要小娇生,酒席上朱颜忽变怒气生他本是有爹有娘张门子,你今日欲带强霸万不能你本是倚官压劳强相买,想当日暪了为娘不如情现如今水落石出事情见,你还要暪心昧己将人蒙我跟前现有王婆作见证,还有他生身母亲作凭证窦夫人酒筵之前大发话,前厅内惊动知府老苏公。
话说窦夫人在后堂与老太太吵嚷,苏大人在前应陪客,听得后堂吵闹,连忙起身告别,来至后堂。见一夫人与他妻子吵闹,口口声声说是他的亲儿,急忙近前,打躬尊道:“夫人息怒,请坐,下官有话相问。”窦夫人见他以礼相劝,遂说道:“大人请坐。”两人告坐坐下,苏老爷说道:“夫人今日来与下官道喜,为因下官官礼不周,望乞恕罪。”夫人答曰:“今来取扰。”苏老爷说:“好说好说,下官一进内堂,听得夫人口中说是我的亲儿,但不知谁是你的亲儿?”夫人说:“就是这新科状元是我的亲儿。”苏大人闻言说道:“夫人说的差了。”
苏大人未曾开口自沉吟,但见他开口又把夫人称俺二老一生无有第二个,这一子就是苏门后代根至今日金榜题名有身价,无故的你来我府将儿寻你那儿何年何月何处去,咱两家并无来往无姻亲你这是想儿想的花了眼,你这是想儿想的迷了心苏老爷说长道短一番话,酒席上气坏一个窦夫人。
话说苏老爷言罢,窦夫人说道:“大人你说状元是你的儿子,我且问你是何人所生?”老爷答曰:“是我的夫人所生。”窦夫人问道:“你的夫人当今多少年纪?”老爷答曰:“七十三岁。”窦夫人又问:“状元多少岁数?”老爷答曰:“一十五岁。”夫人说道:“你夫人七十三岁,状元一十五岁,这七十三岁去过一十五岁,你的夫人五十八岁,送能生男养女不成,未闻天地间还有这等奇事!”明公这几句话,说得那苏老爷,也是无言对答,遂说道:“你这位夫人,俺的孩子,俺有来历,你说是你的自儿子,你还有什么凭证不成?”窦夫人说:“自然,我有凭证。”遂吩咐随身的使女,吩咐出去将你陈氏太太与王婆子俱皆叫来,使女不敢怠慢,出了府衙,吩咐家人。
家人去不多时,将妙姑与王婆叫至后堂,夫人叫道:“王婆,你今说那新状元到底是谁家的孩子,你可从实说来。”王婆闻言,双膝跪下,尊道:“老爷,老身与大老爷叩头。”苏大人一见王婆吃了一惊,说道:“王婆,你还未死么?
”王婆答道:“此事不明白,我还死不了。”苏老爷说道:“王婆,听说你在家难以度日,孤身一人,自今日将你留在我府,坐吃请穿,实要你今日说话,长个心眼,这状元爷到怎是谁家的儿子?”窦夫人叫道:“王婆,自用你实说,这状元爷到底是谁家的儿子?”王婆说道:“太太与大老爷,你们不用争,也不是你的,也不是他的,原是俺这位陈师父的。”苏大人闻言,大怒说:“?t!好王婆,我的儿子因何又成了他人的,是你说,是你道。”王婆说:“老爷莫要烦恼,听我道来。”
王婆开言道,老爷息雷霆。说起状元郎,惟我如其情。
本是桃花庵,师父将他身。叫我抱出来,送进苏州城。
张门进士第,太太养他生。遇着大老爷,叫我说实情。
师父嘱咐我,不肯透了风。因此说谎言,要把老爷蒙。
说是找主顾,老爷即忙应。与我银十两,将儿抱怀中。
老身难回答,免有这事情。
小夫人不知他是谁人子,可知道妙姑师父他亲生这就是起根发?m实情话,若说状元爷是谁家的子陈师父他的亲儿他自生,王三思从头至尾说一遍要把那来笼去脉说分明,苏大人又要说话把儿争不知道大人怎么讲情理,且等等下一回里说分明。
第廿四回后代根一担双挑
诗曰:
天产奇男在庵中,少年得中状元红;王婆做出弯转事,惹得苏张两相争。
话说王婆从头至尾说了一遍,苏大人心中转念,我好容易尽心尽意,养成儿子,中了状元,再把人家要去,我苏门大事,何人承挑?想到这里,??定主意,要他发愿,遂叫道:“王婆,想当年原有这一件事,只是这个小儿,一则死了,这是我亲生儿子,不是那一个了。
”妙姑闻言,急忙近前说道:“大人莫要抵赖,我养的儿子,难道我不认得不成?”苏大人说道:“你的儿子,你还有什么记认?”妙姑说:“这个自然,想当初俺母子离别之时,妾身悲切痛恨,遂将他的左手小指咬去半截,今日叫状元前来,当堂同验,若是十指不缺,就是你的儿子;若有一指伤坏,你还霸占不成?状元我儿过来,为娘的生你一场,至今一十五年,咱的子来得一见,你若念母子之情,你今日当面相认;若是竟负了生育之情,为娘的死于此处,我也不回去了。”言罢,病哭不止。
这公子一见了,急忙近前,尊道:“母亲,孩儿不得见面一十五年,今日得见亦大幸事了,惟孩儿怎敢忘你母亲恩。”
妙姑女记得左手指不全,在旁面走出新科一状元走近前开口又把母亲叫,不孝儿不得见面十五年至今朝得与母亲两相认,竟忘了生育之恩难对天后堂上母子二人情难禁,一旁里气坏苏老如府官。
话说状元认了嫡母,正在悲喜之际,苏老爷夫妻二人,惊了半刻,看看这儿子也争不得了,忽一声叫道:“状元过来!”公子闻言,急忙进前,扫地一躬,尊道:“父亲,叫孩儿有何训教?”苏老爷听得还叫他父亲,竟眼中含泪说道:“我还是你的父亲么?”公子说:“父亲不必如此,小儿方才名登金榜,今日得见生母的确,若不相认,是不孝也,若忘了父亲养身之恩,是不义也。小儿名题金榜,若做出这等不孝不义之事,就该天不覆地不载了。”正是:为人莫慢读书子,还是书中出贤人。
苏老大人闻得此言,心中略缓了一些,遂叫道:“我儿,你今日已认了嫡母,果是归宗,你还是顺名。”公子说:“此事还与父亲计议。”苏大人闻言,心中暗想:“我如叫他顺了我的姓,此时大人心里不允,我若叫他归宗,我今日苏门无子,何人承挑,只是我苏门就该绝了不成?”正是:一人难遂两家愿,俱是要个后代根。
苏老爷来至这里,不肯作主,遂说道:“老夫也不肯为主,到前厅中各大人议论何如?”公子说:“任凭父亲作主。”苏爷一同亲母,至前厅将请的府学大人、本县教授,同至后堂与窦氏太太相见,叙礼已毕,将前后事情一叙,府学大人与县学教授商议曰:“状元根出张门,天生是张门的骨肉,礼宜归宗。苏大人抚养成人,名登金榜,抚育甚厚,膝下别无承挑苏门之根,亦不可缺礼,宜受挑入赘。承相之女为苏门子媳,生子姓苏,承挑苏门基业,亦是苏大人养子之功。
张门另择妻妾,状元成婚,生子姓张,承挑张门,宜有张门之嗣,一担双挑,岂不两全其美。”两位大人言罢,苏张两家俱各欢喜。窦夫人与苏老爷拜谢不尽,当面谢了各位大人,遂与妙姑、王婆一齐回家。状元在苏府住了几天,才回了张家府第。此时同城的大小官员,又至张府前来道喜,时窦夫人一家欢乐,恭敬待客。正是:一十五年无男子,忽然来了状元儿。
张门又择昆山县徐门为婚,状元先相府入赘,后娶徐氏为妾。其后苏门生子有三,皆举进士。张门生了二子,俱以高选入官,后人有诗赞曰:张才可为风流男,忽遇窈窕陈妙禅;少年难禁原心乐,张才理当染黄泉。
妙姑虽为氵㸒荡女,一生恩爱无二男;庵中产下状元子,母子见面十五年。
苏门教子成名早,窦氏可为女中贤;志在张门留根业,得收夫骨张逐还。
可算一部勋烈传,提笔写在桃花庵。
(《桃花庵》全书完)
猜你喜欢 第五回 戒懔四知正言规友 政成百里密疏荐贤·钱锡宝 第十章 收吴·林纾 第八十二回详灵签双方工索隐论医理一味乱吹牛·李涵秋 第四十二回 索养赡师娘勒价 打茶围幕友破财·陈森 第六十九回 宽大见军威官如拾芥 风流关国运女漫倾城·张恨水 第69回 于大人替写呈词 恶刘成公堂认罪·牛瑞泉 第二回 大兴寺和尚装道姑· 第三十七回 寄花笺为明往迹·陈端生 第七回 希坏荣河厅献瓦 受屈轫关吏投缳·庾岭劳人 第8回 捉盐枭老谋深算 访恶霸微服私行· 第二十七回 夸神力猛士服黄须 受聘金拳师进丹桂·梦花馆主 第十八回 知县丢命公子避灾·临川山人 第十六回 采莲船水面欢娱 七夕节斗巧穿针·讷音居士 第76回 诉实情黄英认罪 诳赃物安九伏诛·牛瑞泉 第四回 后花园月下待情郎·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